规划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蓝图,是历史与未来对话的桥梁。在快速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如何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市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本报特别邀请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建筑首席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规划师宋晓龙做客新闻“汇”客厅直播间,介绍规划实践案例和理念,分享用规划留下“城乡记忆”的故事。
中国建设报:今年8月,您带领的团队设计的“草原印记·大地图腾”规划方案,在蒙古国新哈拉和林总体规划国际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请谈谈此次竞赛的背景和意义。
宋晓龙: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面积仅占全国领土的0.3%,但承载了全国50%的人口,超前的过度城市化导致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的增加。为了解决乌兰巴托市面临的交通拥堵、空气和土壤污染等问题,2022年,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宣布“重建古都哈拉和林”的第230号法令;2023年,蒙古国议会大呼拉尔通过决议,在鄂尔浑河谷复建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2024年3月18日,蒙古国政府举办国际竞赛,为“新哈拉和林”建设选择全面的总体规划。通过集中全球智慧和优秀力量来制定清晰的城市规划,利用规划明确目标、原则、任务和愿景,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首都。这是此次竞赛的背景。
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54个国家的428个规划设计团队参与。蒙古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波兰、土耳其等18个国家的36支团队进入决赛,多位规划设计领域的国际大师同台竞技。最终,评委会评选出前5名获奖团队,中国团队首次获得此类具有首都功能定位新城规划概念设计国际竞赛冠军。
本次实践充分展现了我国中央企业在规划设计领域的国际水准和一流水平。为深入落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技术与海外文化有机融合、以规划设计引领带动中国建造走出去创新了模式、打造了示范、提供了经验。同时,对于向海外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城市规划成就、提供城市开发经验、提交城市可持续发展方案、提升中国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设报:“草原印记·大地图腾”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及创意点?
宋晓龙:“草原印记·大地图腾”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城市愿景、目标、原则,制定空间发展框架,提出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策略,制定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首都功能的措施,构建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引入新能源利用思路,建设智慧韧性、宜居宜业的未来城市。
城市愿景方面,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草原游牧部落的主神),在蒙古人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由天神“长生天”授予一位地上的首领。“成吉思汗”的含义就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长生天”承载着蒙古人的文化、宗教和哲学观念,象征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草原印记·大地图腾”反映了蒙古人与神权融合、与自然融合的精神追求。
文化传承方面,蒙古民族是东亚地区主要的游牧民族之一,骑马、射箭、摔跤、畜牧、音乐、舞蹈、蒙古服饰、蒙古包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辽阔的草原、广袤的国土成为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方案传承蒙古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现代设计理念重新诠释传统的蒙古文化元素,力图表达这样一个美好愿景:新哈拉和林是蒙古草原上镌刻的一枚“壮美印章”,是蒙古大地上生成的一个“精神图腾”,让人民依恋,让民族自豪,让世界瞩目。
生态保护方面,哈拉和林与其周围景观已在2004年成为蒙古国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称为“鄂尔浑峡谷文化景观”。这就要求方案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和低影响城市开发原则,减少人为建设对自然的破坏。
空间布局方面,采用“十字引领、中心放射、指状组团”的空间结构,以“城市原点”(zeropoint)为核心,放射生成指状空间结构,形成草原与城市楔形融合的空间形态,保留用地弹性,能够较好适应未来发展扩张需要。为应对当地冬季极端气候挑战,方案打造“新哈拉和林地下空间系统”,建设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地下城,可同时容纳5万人使用,满足市民四季公共活动需求。
产业布局方面,聚焦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构建“GDP(国内生产总值)+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情况,重点发展科技农业、健康科技产业、科技服务业、文旅产业、创意产业、专用设备、新能源、数字产业、绿色轻工、总部经济十大产业,建设七个职住平衡的产业园区,助力哈拉和林成为蒙古国未来的经济中心。
绿色低碳方面,针对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水资源短缺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方案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水系管理方案,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景观,也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对整个水系分4个区域进行管控,实现雨季有水、旱季植草、冬季堆雪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哈拉和林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充分运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交通运输方面,将建设国际空港国际陆港枢纽和铁路枢纽,打造立体对外交通体系,实现1小时飞抵亚欧、4小时覆盖全国公路网、1小时双城高铁联动、30分钟城区通行圈的绿色交通网络。
中国建设报:您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在您看来,规划工作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重要性?
宋晓龙: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强调,在城乡建设中,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确保各时期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保护对象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以及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不仅要保护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更要保护近现代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要明确保护重点,严格拆除管理、推进活化利用、融入城乡建设,从而弘扬历史文化,健全管理工作,完善保障措施。
以上这些都要依靠规划工作的支持,通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才能科学合理地实施行政管理和监督,保障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
中国建设报:您认为和一般的城市规划相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什么不同呢?当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效?
宋晓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规划,主要侧重于协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以明确保护对象为核心,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制定管理规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986年公布了38个,1994年公布了37个。通过后续增补,截至2023年,已有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先后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和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制定了名城申报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标准,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分会、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全面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建立了专家评审论证的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加强日常监督,实现名城保护规划全覆盖,极大地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中国建设报:您提出的“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理论在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哪些实践?
宋晓龙:2000年,结合北京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针对20世纪90年代城市大规模危旧房改造,我曾撰写论文提出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的保护理念。微,就是小规模、小范围,以传统院落边界为保护整治的对象;循环,就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反复的保护整治行为。“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理论认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以“院落”为基本单元,对院落内的房屋、环境开展价值评估和质量鉴定,采取一个院落接一个院落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修缮,克服粗放式、成片化、快速化拆除和更新的模式,把最真实的历史信息保存下来,把完整的历史风貌保存下来。这一理论强调,保护修缮更新是一个长期化、周而复始的过程,是微循环、微保护、微整治、微更新的过程,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化的保护管理。
2018年,习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20年,习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突出地方特色,更多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
“微循环式保护与更新”和“微改造”提倡的“绣花”功夫不谋而合,当前正在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开展实践,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与利用,大规模拆除历史文化街区的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政府和百姓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中国建设报:您在规划领域深耕近40年,创立了中建设计大规划业务板块。那么,请您谈谈,什么是大规划?大规划中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如何推动大规划事业更好地发展?
宋晓龙:在我看来,大规划是指以城市规划业务为基础,孵化培育出与规划相关联的细分规划业务,比如风景园林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市政道路规划、文化旅游规划。
关于大规划业务,我们形成了几大策略:一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牵引,发展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乡村规划、专项规划的能力。二是以文化遗产保护为牵引,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区域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能力。三是以风景园林为牵引,发展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文化旅游规划设计能力。四是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牵引,实现规划引领下的各专业一体化服务能力,培育具有规划、投资、设计、建设、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目前大规划业务已经成为中建设计的特色品牌优势业务,是推动全院生产经营工作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中国建设报:您刚才所提到的大规划板块中包括乡村规划,请问在乡村振兴领域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宋晓龙: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2017年,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下,我带领青年规划师深入湖北省麻城市石桥垸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以村党支部为引领,以村民需求为核心,以村庄规划为指导,建设村庄美好环境,得到村民的高度评价。最终“湖北省麻城市石桥垸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推广示范村”。
实际上,乡村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属于详细规划范畴,是指导村庄未来发展的法定蓝图。乡村规划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耕地不被侵占;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村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通过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范围,明确村民的生活宜居空间;通过特色产业导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通过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对村容村貌的建设引导,实现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活和建筑风貌;通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乡村规划必须以村民为中心,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未来发展。
中国建设报: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设计、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理念以及技术革新。在规划领域是否也有新科技的应用,有哪些具体实践?
宋晓龙:如今新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工作与生活的面貌,也深入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比如智慧能源管理、智慧环境监测、智慧安防系统等。AI(人工智能)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都给城市规划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还有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分析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全面提高了规划工作的效率。无人机拍摄建模技术则能帮助我们快速获取大范围区域的高精度信息,提升我们对城市、区域的理解和认识。
新技术的进步对城市规划领域的促进主要有三个方面:城市规划中计量模型的应用、城市规划的分析与表达、城市规划管理手段的提升。中建设计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开发建设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面向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200余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运用基于GIS的3D模型、倾斜摄影、激光点云、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结合物联网预警监测、古城人流热力分析等技术构建“两端(PC端和移动端)+四平台(PC管理端、门户网站、移动管理小程序、公众号)”的系统,建设了覆盖城乡全域全要素的历史文化遗产动态管理的数据库,该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数字化管理水平。
中国建设报:当前规划领域越来越注重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您认为应当如何推动我国规划品牌更好“走出去”?
宋晓龙:我认为,我国规划品牌更好“走出去”需要做到以下五点:一是紧跟国家国际化发展战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将规划设计融入海外作为重要战略性工作来抓。二是紧随央企走向海外的步伐,参与海外重大建设项目,实现规划、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运作。三是积极参与海外规划界的学术活动、重大规划竞赛或招投标工作,树立中国规划品牌。四是积极推动中国规划技术标准走出去,实现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五是大力宣传中国优秀规划师,不断增强本土规划专家的国际影响力。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8部门联合制定《青岛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打通跨部门工作堵点,实现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一次性高效办成。
2024年9月23日,工程数字化大会2024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局指导,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软件(BIM)生态联盟主办,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重庆市梁平区都梁大剧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4亿元,总用地面积约40.3亩。目前,项目正加紧幕墙施工、室内装饰装修、室外管网施工等,预计今年12月完工。项目投用后,将成为集大剧院、文化馆与非遗展览于一体的文化艺术综合体,成为梁平双桂湖畔文旅新地标。
据报道,为让业主更好参与小区日常管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行住宅小区“固定投票日”制度,每月选取5个小区开展“固定投票日”活动,以点带面,进而覆盖所有市场化物业管理小区。
四川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近日,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组织开展以施工动火作业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持续至2024年12月底。
风里雨里 我们坚守在这里——台风“贝碧嘉”过境 上海、苏州环卫系统全力做好环境保障工作
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人居设计、绿色建材与低碳制品等本科专业,拟新增535个!
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