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浙江瑞安东源村,至今仍然有一群匠人坚守着制作家谱的工作。在电子排版和印刷盛行的时代,他们用时间打磨手艺,亲手在书页留下墨香,也让整套木活字印刷术在这里完整地保留下来。

  略泛黄的宣纸上,大气隽秀的“老宋体”字,工整的红色支系线……这样一本厚厚的家谱清晰记录了一个家庭的血脉故事。

  如今,木活字印刷技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我们走进东源村,聆听木活字传承人的故事和心声,探寻木活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以及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农业银行的金融助力。

  东源的王氏家族用木活字印刷术做了近800年的家谱,在由王家祖宅改建而成的“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东源木活字印刷协会会长、第24代传承人王法仔向我们展示了东源木活字印刷的工序。

  在一个约1厘米的浅黄色小棠梨木块上,王法仔先写上老宋体反字,再用自制的刻刀一点点凿掉多余的部分,15分钟后,一个带“温度”的木活字呈现在众人眼前。

  从上万个木块中,王法仔迅速筛选出其余的字,将它们逐一放入黑漆发亮的木框印盘中。

  排版完毕,王法仔给印盘刷上清水进行润版,将墨汁均匀涂抹在印版上,铺上宣纸,再用刷子按压。

  “经过这样印刷而成的纸张,色泽稳固,只要保存得当,可以几百年不褪色。”王法仔骄傲地说。

  王法仔15岁就跟着父亲学做木活字印刷,40年来,他用一双布满刻痕和墨迹的手,完成着传递老祖宗手艺的使命。

  “以前修谱是件大事,谱师常常挑着十几斤重的字盘走村过户,为了方便交流,有时候谱师就住在祠堂里,一住就是大半年。修谱结束后,族人们还会在祠堂里举行隆重的圆谱仪式。”王法仔说。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脑排版和激光印刷抢走了大部分修谱生意,木活字印刷曾经的繁华不再,传承人难以凭借这项技艺获得足够的收入保障。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使用现代印刷技术,只有把修谱的工作继续下去,才能让木活字传承。

  现代印刷需要使用到机器。然而,面对动辄数十万元的大型印刷设备购置费,王法仔犯了愁。

  就在这时,农行温州瑞安市支行关注到了东源村这群谱师的金融需求,经过深入了解,王法仔获得了农行30万元纯信用贷款。“有了这笔资金,我立马购买了印刷设备,利润提升了,也更有底气去承接更多的修谱业务。”王法仔感慨地说。

  令王法仔欣慰的是,这两年找他用木活字来修订家谱的人多了起来。“虽然木活字印刷的价格贵很多,但他们认为纯手工制作出来的家谱,每个字都有‘灵魂’,更适合传世收藏。”

  2015年,为了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惠农金融政策,农行温州瑞安市支行在偏远的高楼镇设立了惠农金融服务点。5年前,林世智主动请缨,申请从市区调往惠农服务点工作,东源村就在这个惠农服务点的服务范围内。

  “刚来时,全村500多户,我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都跑遍了。”林世智回忆起当年的事,仍历历在目。“每到一户,只要有人在家,我就跟他们聊天,天南地北什么都聊。”这些年来,一次又一次走村入户,让林世智和当地村民越来越熟络。“东源村有哪些人在从事木活字印刷相关工作,他们有没有金融需求,我都一清二楚。”

  林世智熟悉的当地人王法万,是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东源木活字传承人。在林世智看来,他已经跳出了印谱的老套路,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刚开始,王法万尝试把自己制作木活字过程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互联网带来了流量,也为木活字的推广带来了新的可能。

  2017年,王法万第一次把木活字带到省外,在河南的一个景区建设了木活字研学馆。随后,他相继在北京、银川等城市开出8家木活字印刷旅游研学体验馆。

  有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之后,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陆续有企业联系王法万,希望把木活字元素植入到建筑装饰用的背景墙和展示馆中。

  潘燕翔的家与王法万的工作室,就隔着一条街。潘燕翔是个80后,10多岁时跟着村里的老人学做家谱,刚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没想到后来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就没有离开村子,将谱师作为一份事业坚持到了现在。

  “好的宣纸价格不便宜,最近几年还要用到印刷机器,特别贵。”当时潘燕翔算来算去,手头的钱不够。

  转折出现在2021年春天,林世智在走访时,了解到他的资金需求,很快制订出一套20万元纯信用贷款方案。不到一周时间,贷款批下来,钱凑足了。“农行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手续简便,贷款利率也优惠,我可以安心干活了。”潘燕翔十分感激。

  “像王法万和潘燕翔这样既坚守传统又做好创新的守艺人,他们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到哪里。”林世智说。

  除了传承人在守正创新,东源村也在努力擦亮木活字印刷术这块金字招牌,力争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东源村党总支书记吴魁胜指着东源村规划图胸有成竹地说,该村将以“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为主,串联7个民宿的研学点来打造旅游村,发展以体验为主的文旅研学营地。

  2020年,在瑞安市文广旅体局的支持下,瑞安旅投和温州顺达旅游公司投资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全面负责“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运营。展馆展示了珍贵的历史物件、文史资料和非遗制作技艺等,游客来到这里就能真切感受到木活字印刷术的魅力。

  如今,这里已成为瑞安的网红“打卡地”。木活字书签、冰箱贴、盲盒、月饼……公司将文化创意和传统非遗融合,产品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传统的技艺就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用木活字印刷打造而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婚书,这样“别出心裁”的礼物,不仅让木活字“出圈”,也吸引着更多年轻人来东源村浸润墨香。

  然而,运营展馆需要资金,文创产品的研发也有些“烧钱”,资金从哪来?农行人看在眼里,全力帮助和支持。

  “我们和农行的感情是很深的。前几年,公司的运转遇到了一些困难,农行第一时间给予我们160万元贷款支持,帮助我们减轻了财务压力。”活字在文化传播公司负责人陈安娜说。

  接下来,陈安娜还计划打造一个大型“木活字非遗旅游研学基地”,投入资金高达5000多万元。“一直以来,农行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助力,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合作,让木活字这个文化产业做得更好,带动东源村实现‘村民共富’。”陈安娜说。

  “木活字印刷是瑞安传统文化的瑰宝。2021年,我们与东源村签署‘非遗复兴和乡村振兴’合作协议,推进整村授信达7000万元。其中,支持木活字印刷相关产业已投放贷款600多万元,20多位从业人员因此受益。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东源村的合作,以普惠政策服务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做好木活字印刷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帮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农行温州瑞安市支行行长陈炜炜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