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分钟内,要用黄、品、青、黑4色和冲淡剂油墨调配出色卡上的丰富颜色。

  选手们抽取色卡后,都凭肉眼判断出颜色配比,选取基础色油墨,搅拌、混匀、增减、微调,一气呵成。最快的选手十分钟就调好了。

  最终,选手们的作品经过测色仪检测,色差值都非常小,冠军龙大友的色差值在1以内,这是肉眼看不出来的差值。这个赛段不仅评价是否调色准,还要评价油墨是否浪费多。调色准且耗费少的选手胜出。

  评委、武汉技师学院印刷教研室副主任李景鹏告诉记者,“虽然智能化设备可以检测颜色,但目前还无法替代人调色。所有的颜色都是由基础色按照不同的配比混合出来的,不同基础色比例多一点或少一点,最后的结果差异都很大。精准调色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实践和推敲琢磨”。

  在第一赛段脱颖而出的前十名选手进入第二赛段,任务是印刷《匠心临空港》宣传册,每名选手须在一小时内用印刷的方式还原精致的数码彩稿。此环节主要考核选手装版、校版、校色的操作速度和水墨平衡控制水平。

  能走到这一阶段的,都是印刷业的“机长”或“副机长”。评委告诉记者,“至少十年,才能培养出一位机长。优秀的机长堪称包装印刷业的工艺美术大师”。

  在上机操作中,每位选手拿到《匠心临空港》样品后,都要先分析它的颜色、材质、工艺,然后开始预打墨、选材、上版、走纸式印刷、上下套准、调色、正式印刷等多个环节。

  每个流程都需要精益求精,“任何一个环节的细微差距,比如走纸不正、温度变化等,都会导致大量废品。”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工作,印刷机开启“刷刷刷”后,选手还要时刻巡视机器的运转情况,“听”印刷机有没有异常的声音,不断抽取印样“看”成品效果,通过对比观察随时调整水墨平衡和走纸情况,并“闻”是否有怪味、异味,预防印刷事故。

  “比赛标准严格参考国赛标准,选手的整体水平很高,有的选手已经达到省赛获奖选手的水平。”评委表示。

  “印刷行业看似传统,其实近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行业标准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户的奇妙构思、设计师的精巧设计,最终都要通过我们的工艺来实现。我们不是简单印刷一个盒子,而是以打磨工艺品的工匠精神来要求自己。我们检验成品的标准不是肉眼可见,而是拿着十倍放大镜检查细节处的油墨是否均匀、毛边是否匀称等。”

  武汉艾特纸塑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秋芳介绍,公司为客户提供设计、制作一体化服务,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公司不少年长员工具有丰富的实操经验,但是学历不高,此次技能大赛将为员工带来很高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并有望让员工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司不少员工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