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中关村大街,是北京最集中的电子产品大卖场和集散地。张风 摄

  1977年4月,DJS-050微型计算机问世,成为第一台国产微型计算机。

  彼时,计算机对于老百姓还是陌生的铁盒子;而在40年后的今天,人人都在谈“互联网+”、人工智能。“电脑”这个词汇的含义,更加宽泛与立体。

  在过去的40年里,如果问什么技术最为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脉络,计算机技术首当其冲。我们甚至可以说,电脑的40年发展史,也是人们生活的进化史。

  电脑渐渐进入个人生活,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而一些作家,似乎更早地成为了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先行者。著名作家陈建功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一次聚会中,发现了 “新玩意儿”——一台类似后来所谓“286”水准的电脑。电脑的主人,则是当时美国驻华大使洛德的夫人、美籍华裔作家包柏漪。

  “见到电脑没多久,我就听说马识途、徐迟他们用上了。”看着比自己大上二三十岁的作家都学会了电脑,陈建功决定自己也要用电脑写作。可想要在市场上找到一台电脑并不容易,满街只能看到“中华学习机”。听说中国实验话剧院的编剧刘树纲买了台电脑,陈建功连夜赶到他家,在书房里摆弄了一宿。

  “对作家来说,那时电脑可以把稿子改来改去,还能更便捷地分类整理保存作品,真是神奇得很。”陈建功回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用电脑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多了。

  及至1992年底,北京市便有了一场轰动全国的“作家换笔大会”,所谓“换笔”,说的就是用键盘鼠标代替传统书写。大会上,作家赵大年现身说法:“我的体会,用电脑创作,限制速度的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手,更不是电脑……”

  “换笔实际上展现了人们通过科技改变生活的意愿非常强烈。”换笔大会后,电脑写作名声大噪,六七千块的价格都挡不住人们的热情,陈建功回忆找他帮助选购电脑的朋友多了起来,“那时买一台电脑并不容易,还需要找企业专门设计页面、文体类别,还要上门安装,甚至一步一步教给你如何操作。”

  代买的多了,陈建功戏言自己因此成为了作家们的“拥趸”。时不时就有人给他半夜打来电话,“问我关机热启动按哪三个键之类的问题。”

  换笔20年,陈建功至今感慨,电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书写方式,甚至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文学的发展本来就和书写、传播方式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学的简洁,难道不是和甲骨、钟鼎乃至竹简的刊刻之难度有关吗,当然那也成就了伟大的语言传统和特质。随着传播方式的演变,中华语言也在不断地演进中……网络语言也是带有时代特色的语言,是时代发展、开放进步的结果。”陈建功相信,科技发展终将给文学创作带来福祉,“远不只是书写工具的革命。”

  四号线中关村站一出来,迎面便是海龙、鼎好、科贸,对于诸多国人来说,这里是时代的缩影与精华,对于创业者而言,中关村便是那流淌着机遇与梦想的理想国。集中于此的万千梦想之中,也有张戈的一份。

  1999年6月,国务院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也正在此时,还是清华学生的张戈,成了一名创业者,与几名同学一起成立了“小猪仔电脑俱乐部”。

  “最火的时候,我们一天能攒六十多台电脑,日盈利就上万元。”上世纪末,即便是对于清华、北大学生,“电脑”也充满着神秘色彩。背靠高校学生资源,深谙学生心理的张戈等人,把攒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然而七八年过去,张戈发现中关村电子卖场的业态并没有随着时代升级,一张配置单,几家柜台比价,最终付款拼装,一台电脑利润只剩两三百元。

  2009年,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电子卖场、餐饮等被列为“不鼓励发展业态”,取而代之的是鼓励科技型和创意产业落户。2011年6月,太平洋数码电脑城关门停业,被视为电子卖场的历史拐点,小猪仔电脑俱乐部也撤出市场。

  “当年在我们这里攒机的大学生,许多成了青年教师和创业者,我们的客户也开始转型为企业客户,主要服务于高校实验室和创业公司。”公司楼下的标语从“打击消费欺诈”、“净化市场环境”换成了“创业、创新、智能”,张戈的身份也变成了北京泓葳博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与个人客户不同,张戈如今售卖的是“整体方案”,产品也不限于个人电脑,还有平板、投影、服务器。“只要是客户需要的,我们都要销售。有时候我们还会针对客户的需求,推荐新的产品。”

  与此同时,城市新业态与中关村固有资源的融合,也给企业带来了大量便利条件,“中关村汇聚了各种产品,可以随时拿货,高效物流能最快地将产品发到客户手上。”在张戈看来,中关村的转型给自己的企业带来了危机,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大量创业公司的兴起,给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户:“如今办公室越来越小,企业越做越大。”

  在朋友眼中,刘乐多少有些拼命三郎的劲头。已经“奔四”的他,还维持着“996”的工作状态。

  就在三年前,刘乐从传统的互联网公司,跳槽到了“互联网+”的创业公司。身边人大多不理解他的想法,原本的公司是业界知名的500强,薪酬待遇令人艳羡,职位也对得起刘乐的付出,跳到“朝不保夕”的创业公司,图的是什么?

  “有朋友说我就是想‘找块下雨的云彩’,我没有那么功利的想法。作为一个搞技术的,只是想跟着技术的前沿走。”2003年本科毕业的刘乐,并不是什么高材生,刚入职场,可谓一片茫然。还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工作之余学习了编程技术,走上了IT的职业道路。

  “我很幸运,赶上了互联网兴起的风潮。”半路出家的刘乐进入了知名的互联网公司,“那时候最火爆的还是搜索引擎、门户网站这些,因为上网条件有限,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刚刚发展起来。”回首那十年,刘乐笑言最初的“高科技”,如今已经成了“传统行业”,而他的目标,也转向“互联网+”。

  “十年后,很多延续百年的行业、职业都会消失,人们的生活会有革命性的变化。”对于未来,刘乐有着无限的畅想,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一系列技术落地实际应用,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之前的互联网时代只是铺路搭桥,未来的几十年,才是开车上路的时代。”

  写作是一种形象思维,一种倾注感情的创造,不是机械地打字,怎么能把驰骋中的想象转换成ABCD之类的符号呢?

  《北京晚报》经济广角栏目,记述了京城作家面对电脑的众生态。著名作家史铁生从最初对电脑的抗拒,到兴趣盎然地试用,最终成了“电脑专家”,发出“买了电脑后悔一阵子,不买电脑后悔一辈子”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