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2023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榜单。其中,TikTok/抖音、微信、华为成为进入榜单前十的中国科技品牌,而微信的母公司“腾讯”品牌也同时上榜,位于第13位。

  作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代表性品牌,TikTok/抖音、微信和华为成功上榜,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品牌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也为其他中国科技品牌出海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一方面,中国科技品牌拥抱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共识。

  从第一波走出去的华为、微信,到被誉为“非洲之王”的传音控股,再到估值突破千亿美金的SHEIN,再到全球下载量居首的TikTok,国产厂商全球化扩张从未停歇并不断提速。

  据埃森哲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超过四成的中国企业计划拓展海外市场,这一比例高于2019年的两成和2020年的三成,而在2023年,这一比例仍将上升。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互联网流量增速见顶,国内部分市场趋于饱和,品牌出海也成为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部署。

  以游戏行业为例,根据Sensor Tower公布的2023年1月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当月41个中国游戏厂商合计吸金近22亿美元,占全球Top100手游发行商收入的40%,而在2022年中国自主研发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73.46亿美元,可见出海产品在海外仍有相当可观的竞争力。

  从硬币的另一面来看,中国科技品牌TikTok/抖音、微信、华为,能进入“2023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榜单前十,也意味着对其认可和信任。

  而出海品牌获得信任后,不仅意味着拥有更高的盈利能力,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还可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容错率、降低试错成本,为品牌出海远航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主动出海、被动出海还是偶然出海,虽然初衷不同,但具有前瞻的互联网大厂早已暗中扬帆远航,探索出出海路径。

  早在中国企业集中出海的大潮前,腾讯就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有所布局,业务涉及游戏、云服务及各种实验室等。

  更是在 2006 年,腾讯就已经在美国建立了办公室,近几年更是加大了海外投资并购的力度。

  腾讯在海外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游戏、教育、金融、社交、医疗、农业、电商、餐饮、机械制造等各行各业。

  仅在游戏上,近三年来腾讯至少在全球发起超 141 起相关投资并购:2020 年 37 起、2021 年 92 起、2022 年 12 起。

  这背后,既有基于网易(《暗黑破坏神:不朽》《永劫无间》等)、米哈游(《原神》)、阿里(《三国志·战略版》)等竞争对手加大游戏领域投资布局的对冲;也有提前培养产品“嗅觉”,以防再错失爆款的审慎。

  和腾讯出海路径不同,阿里巴巴以电商业务为抓手,自营+收购模式扩展海外市场,布局全球跨境出口B2C平台速卖通AliExpress、土耳其电商 Trendyol、东南亚电商Lazada、巴基斯坦电商Daraz等。

  字节跳动则多元布局,除了此前上市的Top buzz、Tiktok、Musical.ly外,2022年还上线了快时尚独立站IfYooou覆盖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华为进入海外市场的选择则有三种:一是跟着国家外交路线走,进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等;二是拓展周边和近邻,如东南亚国家等;三是复制国内“农村包围城市”成功战略,去中东、非洲、拉美等的经济落后国家。

  现阶段,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出海给了中国科技企业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扩张机会,而这些抢先一步的“领路人”已经打好了样本,这也势必启发更多的优秀中国企业,借鉴其模式,更稳健的扬帆出海,从而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扮演更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