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这句遍布公共场合,令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大生意?随着诸多公司游走在模糊地带的运营模式不断为人所知,这类商查公司也开始饱受业界争议。

  前不久,商业信息查询工具“天眼查”官方微博账号因涉嫌违规采编转载新闻而“冒充”媒体,被主管机构禁言90天。

  这让大众视野重新落在商业信息查询这门生意上。事实上,不仅仅是天眼查,同类公司企查查,启信宝等也都因为幕后藏有商业企图,被业界逐渐扒掉所谓的“中立”外衣。

  这些平台大多对外宣称自己收录了全国超几亿家社会实体信息,包含上市信息、企业背景、企业发展、司法风险、经营风险、经营状况、知识产权等300多种数据维度,属于独立客观中立的“第三方”。

  然而,伴随着商信查询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问题也不断见诸报端。在行业竞争日渐白热化的背后,这些根本性质为商业公司的平台们似乎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信息收集公开,而是开始延伸出更为复杂而隐秘的利益链。

  正如经典广告语“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所说,包括这一次被禁言的天眼查在内,企查查、启信宝等企业做的正是一门“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的生意。据公开信息报道,为宣传和推广“查公司,查老板,查关系”这一核心功能,天眼查投入了近2亿的宣传和推广资金。

  在商查领域,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毕竟,求职者找工作时需要了解面试的公司是否正规,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之前需要确定其是否靠谱,就连投资者也需要提前了解相关信息以保证其发展状况良好。截止目前,这个市场的整体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征信行业报告》按照人口规模及价格水平推算,未来几年我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至少可达855亿元,极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征信市场。

  从2014年,企查查以“国内第一家商业信息查询公司”的身份闯入大众视野,发展到行业最热闹的2016年,彼时,曾有多达40 余家同类公司共聚一堂,争抢这块可口的“蛋糕”。不过随着行业整体的不断前行,现在仍有一战之力的只剩下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少数玩家。

  据TalkingData数据,2019年6月,天眼查的月活跃用户量为990万,企查查为141万,启信宝181万。可见,以天眼查为首,企查查、启信宝紧随其后的三足鼎立格局十分清晰。

  多数入局玩家的黯然退场与三巨头时代来临背后,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商查领域的市场竞争早已从“蓝海”转变为“红海”。不论是对仍在三巨头之下苦苦挣扎的玩家来说,还是就三巨头本身而言,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盈利难度不断攀升、新业务开发成本持续上升等都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发展难题。

  尽管资本的涌入让已融资四轮的天眼查、融资六轮的企查查,以及被并购的启信宝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多了一些底气,但这也成为让它们加快市场进攻步伐、追求更高收益的压力所在。

  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不可避免,但当大家都是做的同一门生意,单纯的商业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慢慢“变质”,比如企查查与天眼查的多次诉讼争端,又甚至是因争抢市场而暴露出的行业弊病——天眼查微博官方账号因涉嫌违规采编转载新闻而被禁言。

  当前,天眼查企查查们被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说是行业通病,并且只是冰山一角。

  早在天眼查涉嫌违规采编转载新闻之前,就曾有多家企业向媒体投诉,称“天眼查、企查查利用公开信息,渲染出一些和实际不符合的结论,对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困扰。”

  在央广网的一篇报道中,天津一家企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我们公司于4月份进行了法定代表人等几项正常的工商变更,天眼查同步了具体信息,还将此整理成新闻快讯发布给合作媒体,引发了市场诸多臆想,因此,公司不得不及时出来辟谣。”

  事实上,频频有企业针对天眼查和企查查发布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等公开信息,展开回应系公司治理中的正常行为,甚至专门发文辟谣市场猜测。

  此前,天眼查信息公开途牛和飞鹤乳业的相关人员变动后,途牛相关负责人和飞鹤方面均迅速回应称,变更为正常变动。

  而在2019年5月6日,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彭翼捷变更为韩歆毅,消息还称彭翼捷已陆续退出多家阿里系公司,上海云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彭翼捷完成退出的最后一家。

  对此,支付宝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彭翼捷是蚂蚁金服在职员工,并担任首席市场官,“辟谣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工商信息变更是公司治理的正常行为,正确理解这个信息前起码需要征询一下公司的说法,如果缺失这样的环节,就得出全面退出阿里系这样的结论,便只是浪费社会公共资源多了更多的制造谣言与辟谣而已。”

  更有鞭牛士等媒体曝光显示,天眼查曾向合作的诸多媒体发布不实信息,导致多桩“乌龙案”。

  2020年5月29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变更,阿里巴巴、君联资本等8个股东退出该公司行列,同时4名董事退出。天眼查甚至向合作的诸多媒体发布快讯《如涵控股上市不足2月,阿里巴巴等8股东退出》,诸多媒体也都进行了新闻报道。

  不过事情却是一桩乌龙案——5月31日,如涵控股发布《关于部分媒体对如涵控股不实报导的澄清声明》。”

  如果在黑猫投诉平台进行搜索“天眼查”或“企查查”,也可发现多条投诉称,“未经允许公开了公司个人电话及邮箱“。

  有用户指出,“我以前注册的公司已经注销很久了,但天眼查仍然把公司及我的信息公开在其平台上,我多次要求天眼查删除,一直无果。”

  也有投诉者表示,“在天眼查搜索我的号码,出现很多关联企业,但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并不是我,甚至很多和我并无关系,是很多年前在代理记账公司帮这些公司做过申报,但后来这些公司的联系号码早就变更了,天眼查展示的还是我的号码,导致我经常接到骚扰电话。”

  公司联系信息在某些企业眼里成为了一种盈利的工具:天眼查VIP会员权益中,公司联系电话是一大重点。比如天眼查VIP会员权益2 ,每天可以免费导出5万家公司联系电话。同样,在企查查中,精准导出5万条企业数据也成为VIP会员特权之一。

  而想要成为会员,就得掏钱。其中,天眼查1年VIP价格为360元,而2年和3年VIP价格为720元。

  “他们会设置企业风险项目并以此收费!我司更名已走合法程序更名成功,他们却设置为风险项目并打马赛克,以此抓住查询人的心理来进行收费!”有多家公司陆续爆料,出现错误信息后,和天眼查、企查查多次沟通依然没有效果。

  随后,一些可删除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的商家出现了。互联网上已有不少商家声称,“可以处理天眼查等平台上判决文书的信息”,并且按照处理难度的不等给出不同的价格,价格在几千元不等。

  鞭牛士也曾报道天眼查平台上的“灰产”问题,曝光天眼查删除一则信息的价格为3000元,企查查的价格为6000元。尽管两方均公开对此予以否认,但一些错综复杂关系的第三方公司,依然打着两者旗号宣传可以提供有偿删帖的业务。

  不仅如此,虽然自己不是媒体,但是这些商业查询公司却非常懂得利用媒体。由于工作特点,媒体人经常需要查询企业的股权结构、主要股东信息、风险信息等内容。在没有天眼查企查查之前,查询公司的股权结构,只能查询公司的年报或者工商信息;查询公司的司法风险,则需要登陆法院网站;查询公司实控人的投资信息,更是如大海捞针一般,需要全网查询。

  实际上,媒体正是天眼查和企查查的拉拢对象之一。如果你是媒体人,他们会不断给你发送邮件和信息,希望你在文章中引用自己的数据。注册企查查后,你可以免费使用1年的VIP功能,天眼查更大方,没有显示时间限制。为了鼓励媒体人大量使用自己的数据,2019年,企查查曾推出过活动——为了激励媒体引用企查查数据的文章,转载量40以上,奖励200元;转载量100以上,奖励400元;普惠奖励40元每篇。

  认证后,在天眼查平台,企业将获得上传产品服务等自主信息、解释企业风险信息、发布公司公告等7项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解释企业风险信息这项功能,认证后,企业可以对开庭公告等风险信息进行解释说明。举例而言,对于已经撤诉的诉讼,企业可以增加“该纠纷已撤诉,不具有法律效应”等说明。

  不要小看解释企业风险信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公司发展或者融资进程,也会影响获得政府机构的专项贷款等事宜。一位企业主在黑猫投诉上表示,“已经结案仍显示存在司法案件,影响公司发展……我们小微企业正急需政府扶持复工复产贷款,企查查的司法案件显示已经严重影响我企业复工复产。”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曾对媒体表示,天眼查、企查查等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或失信执行人名单公示网站抓取信息可能并不及时,没有及时更新信息、仍显示之前的失信信息,但这一般并不构成名誉侵权,毕竟这些信息曾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从法律上也难以认定天眼查、企查查有名誉侵权的故意。

  不过,赵占领同时表示,“如果一些失信信息早已更新,时间间隔很久或者在相关企业或个人投诉后,平台还不处理的话,则可能构成名誉侵权。”

  近日,国家网信办召开专项部署会议,决定自7月24日起,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六个方面的集中整治。

  展开来看,将重点解决一些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片面追逐商业利益,为吸引“眼球”炒作热点话题、违规采编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散播虚假信息、搞“标题党”等网络传播乱象,促进网络传播秩序有明显好转。

  同时,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一批问题严重的网站平台、封禁一批反映强烈的违规账号。天眼查的微博被封,就属此列。

  尽管此举能迅速肃清企业风气,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变化。但于企业个体而言还远远不够,它们始终还是应该找到一条能让自己走得更长远的发展道路。

  “它们数据的来源和展现的形式等很像,都是把采集的数据做了聚合的展示。”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表示,“这些数据都是从第三方的数据来的,很轻易就可以查询到。”

  深层次原因分析,服务高度同质化,缺少核心护城河,或许正是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这三款产品陷入不良市场竞争怪圈的主要原因。

  其中,天眼查选择以合作的方式发展。在2018年1月底,天眼查APP上线了“商业头条”功能,切入信息流领域;企查查则进入相关企业的服务领域,以“权查查”“企服服”等新品牌面向用户,尝试开拓商标代理、记账代理等业务扩大商业布局;收购了启信宝的合合信息,旗下还有商业搜索沟通工具“找到”、扫描软件“扫描全能王”、名片管理软件“名片全能王”等多款产品。

  可惜的是,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实行差异化发展虽然成为了行业共识,却依然没能让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避免现有市场的同质化不良竞争。那些看起来高大上和阳春白雪一样的产品及服务,很难让广大企业主们动心,相反还不如在平台上更正、删除负面信息等需求来得迫在眉睫。

  或许,摆在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面前更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利用一手好牌,去挣那些更能够经得起推敲的阳光下的钱,并且在同一赛道之外,如何再次开辟出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