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几年,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二手市场乘着春风,走上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之路。如何让人们手中的闲置物品流转起来,物尽其用,成了各大公司青睐的一片蓝海。

  《2016分享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闲置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在巨大潜在市场的诱惑下,腾讯联合58旗下的转转、阿里旗下的闲鱼等,都在闲置二手交易领域加大力度布局。看似不起眼的平台,现在已经成为互联网大佬们争夺的新高地。

  然而,对于二手商品交易来说,如何确定交易物品是否为正品成了消费者苦恼的事情。有不良商家将假货、次品取名“渠道货”“海外货”在平台上进行销售。更有有不法分子打擦边球,在平台上销售违禁品。有消费者质疑:“面临鱼龙混杂的二手物品,总是担心物品存在质量问题,一旦买到‘次货’该如何维权?”

  东北的刘先生在淘宝旗下的“闲鱼网”上出售了一台相机镜头,标注价格1万元。很快就有买家询问,并且爽快地付了款。刘先生原本以为这单交易很顺利,但没想到这才是一系列麻烦事的开始。

  刘先生寄出货物两天后,忽然接到了一个退货申请。原来是买家收到货后,拒绝收货。对方说,相机镜头有破损,并且拍了照。刘先生一看买家发来的照片,心里立刻打了鼓。“买家说这个镜头,镜头码都模糊了,都掉了。镜头的防水圈也缺了一角,说了一些毛病。他提交的照片显示,镜头码被磨掉了,和我发货之前拍的镜头码有很大差别,当时觉得是不是被买家调包了。”

  刘先生遇到的买家是深圳华强北的一家二手镜头店,虽然担心自己的镜头内部零件已经被更换,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无奈之下,刘先生只能找到闲鱼网投诉。闲鱼网的小二查询到刘先生遇到的这个买家产生过很多退货订单。而一般正常买家是不会有这么多退货的。但基于闲鱼网的交易规则,如果刘先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的镜头在买家手里出现问题,平台方也没任何办法。

  刘先生说,“闲鱼客服说这种案例比较常见,他们不能接受理赔,可能就给我500块钱,如果我不接受,就走法律程序。我问他法律程序是什么?他说你上法院起诉它。我现在有点动摇,我想要这个买家负责,但是现在利用这种交易规则,可能谁也拿不出证据。”

  另一位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用户詹女士看中一款苹果手机,商家备注“必须北京同城交易”。起初詹女士觉得很靠谱,“毕竟是当面交易,可以避免很多风险。”交易的时候,手机没问题,詹女士于是通过网银当场支付了货款。没想到,卖家此时表明,手机还要另充1800元话费才可以拿走,否则不退款也不给手机。最终詹女士现场报警,警察来后卖家才退款。

  据了解,二手闲置平台在外国起步较早,发展模式也趋近成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二手闲置交易是80%的家庭常用消费模式。但在中国,二手这个词其实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接受。

  电商行业独立观察员鲁振旺分析,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认为用二手东西是不好的,就想去买新东西。中国跟美国相比,首先美国对二手产品的使用习惯已经形成,而在中国这还是部分人想法。其次,中国市场不规范。比如,手机买回来用一段时间突然出问题了,怎么退还?这里没有明确的第三方法规。

  二手货交易不同于一手货,尤其在网络上交易更容易出现纠纷。各种陷阱、潜规则也很多。无论买家还是卖家遇到纠纷都非常头疼,有什么办法能尽量规避事情发生?

  中国民商杂志执行社长张立栋表示,无论在成熟市场还是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市场,二手商品交易的交易成本都比较高,问题也比较多,因为它基本上属于一种非标准产品,完全是根据买卖双方的认可进行定价和交易。如果想避免或规避这种纠纷,在各个交易环节,证据的留存都非常重要。另外在买家收货之后,也应该有完整的资料记录。二手货的交易实际上和商业信用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商业信用环境比较差的市场中,这类纠纷会尤其多,所以大家需要依靠更严格的法律引导守信的商业氛围。

  最新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万452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03%。随着市场体量加速扩大,围绕分享经济监管的博弈也越发激烈。

  从旅游短租房屋到网约车,从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从跑腿带咖啡到陌生人帮你订制饭菜……如今,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分享、共享的概念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