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示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有线亿户,其中有线亿户。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流失趋缓,但拐点仍未出现,有线电视在中国家庭收视的市场份额不断降低。

  2022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要求国家文化专网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省域中心和区域中心要依托现有有线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这是国家继推动全国有线G牌照之后,支持广电网络行业改革发展的又一重大政策红利,将为国内广电网络企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3月,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全面开展中国广电5G网络建设运营。通过与中国移动600941)共建共享,截止2022年12月,中国广电5G核心网已接入4G/5G基站超过360万,其中4G基站约234万,5G基站126万。2022年6月,中国广电正式启动广电5G网络服务,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开通,广电网络步入了“有线G”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2年底,中国广电“192”号段开通用户数超550万。“中国广电”“广电5G”“广电慧家”三大品牌标识发布,广电5G、中国广电手机应用、网上营业厅、小程序等官方线上渠道,全国上万家广电网络实体营业厅等线全国统一客服热线也已在全国范围启用,整体实现全国一体化经营。

  作为深圳地区的智慧广电网络运营商和智慧城市服务商,公司网络覆盖用户规模已达400万户以上,数字电视市场占有率处于第一,宽带接入业务居于市场前列,目前正积极发展政企客户,努力拓展IDC、云计算等新业务,推进公司“文化+科技”的战略转型。在有线行业,公司一直保持着较强的技术研发、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受用户视听消费习惯变化、IPTV等互联网视听服务运营商的冲击,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公众业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公众业务实现营收8.1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数字电视终端流失率由去年的8.12%下降为7.04%,宽带终端出现净流失,流失率为3.8%,由于公司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的大带宽用户,宽带业务收入和ARPU值均实现增长。

  (1)积极开展光纤大带宽产品升级推广,城中村业务、融合业务等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城中村宽带正常缴费终端净增长5,127个,增长率为2.91%;光纤大带宽用户从2021年底的9,808个增长至约40万个,大带宽用户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宽带用户数下降的不利因素影响,宽带业务收入稳中有进,全年实现收入31,156万元,同比增长1.31%;宽带业务ARPU值从41.77元增加至43.52元,增长4.2%。

  (2)持续推进平台升级和内容产品创新,不断优化业务体验:公司技术体系向光纤化、IP化、超清化全面演进。

  来,完成了百万级电视用户向融合平台迁移;完成企鹅TV订购集成,实现全部SP业务的统一订购。策划上线“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二十大宣传专区;积极开展智慧家居建设,上线家庭智能组网产品并在全市开展试点推广,完成天威智家项目建设并集成5大类32款智家终端产品上线销售,家庭安防、家庭健康等天威智慧家庭产品逐步丰富。

  (3)以服务质量管控为抓手、智慧服务转型为推手,服务运营能力持续提高:一是以“用户服务感知”为中心加强服务管控,总体用户服务满意度达99.5%;二是智能化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外呼和在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三是公司以优异客服工作获得政府和行业认可,荣获2022年度中国客户联络中心“卓越服务奖”以及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工人先锋号”称号。

  2022年,公司政企业务拓展难度加大。为应对挑战,公司全力突围、危中寻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政企品牌和产品服务体系,紧贴政企信息化建设新需求,推动公司政企业务结构从资源型向集成型升级,增强政企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入挖掘智慧政务、应急管理、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酒店、智慧武装等智慧城市建设需求,推动市区两级应急广播系统、5G+智慧养老项目、“深爱学”智慧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政企项目取得新进展。努力推动公司政企业务结构从资源型向集成型转变,政企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完成政企业务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7.44%。

  (1)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深汕威视数据中心已完成一期楼体土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备案;清湖云中心完成机电设备安装,正在开展外电接入和联调准备工作,计划2023年一季度启用;南山云中心完成楼层加固和基础装修,正在加快建设进度,计划2023年二季度投产;福田云中心完成立项审批,计划2023年四季度投产。

  (2)5G业务方面,积极响应全国广电5G一体化建设,192移动通信业务顺利落地深圳。报告期内成立广电5G工作领导小组,设立5G办公室,统筹推进5G各项工作,确保5G业务开网试运营,为提升广电5G业务用户体验,及时开展终端适配、业务系统配置、营销客服人员培训等基础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节目传输业务保持平稳发展;宜和公司全面向“直播带货”新零售、新商业、新服务转型:打造基于电视购物的“1+N”深圳直播带货官方台及生态圈,积极试水电商直播;与社群电商、MCN机构、头部网红开展合作。同时,深耕本土消费市场需求,策划并完成深圳海鲜年度盛典直播销售、炎陵黄桃原产地直播等有一定品牌效应的专场营销活动。

  物资采购方面,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内部采购制度,采购主要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预选供应商、跟标采购等方式。

  公司的有线数字电视基础收视及有线宽带业务按终端按月或者包年收费,主要销售渠道包括营业厅销售、社区推广、上门销售、电话销售、代理商销售、集采客户销售。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主要以套餐产品组合和单个产品零售的模式向客户销售,按终端按月收费或单产品一次性收费,主要销售渠道包括营业厅销售、上门销售、电话销售、线上销售和代理商销售。

  政企业务聚焦文宣党政领域,以服务+集成的模式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一方面利用新基建支撑政企业务构建新能力、开辟新赛道,打开业务发展新局面;另一方面聚焦优势细分垂直领域,强化面向智慧城市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能力。

  视频购物业务的服务与销售模式为在电视频道、数字电视平台及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通过直销的模式向客户销售。

  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盈利模式为按终端收取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此外还有网络覆盖工程收入、节目传输费收入、设备安装费用、机顶盒等设备销售和租赁收入等。有线宽带业务的盈利模式为按户收取互联网接入费用。

  政企项目的盈利模式为通过项目化服务,向客户收取产品开发、建设及运维服务费用。

  其他收入有按用户收入与合作商分成结算的增值业务产品收入、视频购物收入和工程项目收入等。

  为保证公司产品的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公司引入并通过了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ISO/IEC27001:2013以及ISO/IEC20000-1:2018五标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制定了1份管理手册、123项程序文件及275项作业指导书,确保公司产品服务有效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覆盖全深圳行政区域,具备较高的到户率和通达率。作为深圳唯一一家宣传文化系统的上市企业,公司是政府的重要宣传抓手,是国有传媒市场化运营的代表。公司聚焦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深圳市、区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项目接连落地,主营业务结构和客户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公司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在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全力推进FTTH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具备规模化部署千兆业务能力,为有效承载4K/8K、AR/VR等高新视频业务以及智慧家庭、智慧城市业务夯实网络底座。

  公司的运营能力与服务质量一直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公司始终坚持客户导向,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针对不同年龄段用户差异化的需求,精准定制产品与服务内容,及时响应用户需求。2022年,公司荣获年度中国客户联络中心“卓越服务奖”以及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工人先锋号”称号。

  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都是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公司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兼具互联网和文化传媒属性,同时公司坐落在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深圳“双区”叠加发展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22年,面临行业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围绕“向领先的智慧广电运营商和智慧城市服务商转型”总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扎实开展生产经营,数字电视用户流失率有所减缓,大带宽用户大幅提升,传统主业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政企业务危中寻机逆势上扬,加快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底座基础进一步夯实。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的有线万个;高清交互电视用户终端数为105.88万个,较2021年减少2.70万个;付费频道用户终端数为7.82万个,较2021年减少1.51万个;有线万户。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493.92万元,较上年度177,947.90万元减少27,453.98万元,减幅15.43%;实现营业利润10,595.43万元,较上年度13,620.51万元减少3,025.08万元,减幅22.21%;实现利润总额10,720.25万元,较上年度14,110.63万元减少3,390.38万元,减幅24.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83.02万元,较上年度14,203.34万元减少3,220.32万元,减幅22.67%。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三线下地为政府阶段性工程,本年大幅减少;电视购物行业整个大环境的下滑及网络直播购物冲击的影响,宜和公司商品销售收入较大减少。利润总额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司三线下地为政府阶段性工程,本年利润大幅减少;宜和商品销售利润减少。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公众业务保量提质,力争数字电视用户数企稳,数字电视终端流失率控制在3%,全面普及光纤宽带,宽带用户数增长3%,光纤宽带订购占比达到80%,新增固移融合用户数不少于7万个;政企业务收入突破3亿元,政企项目利润保持20%以上的增长;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全面投产,新业务初具规模并形成利润增长点;宜和购物紧抓消费复苏机遇,开源节流,实现扭亏;持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千兆光网建设计划、加强数智化业务服务能力储备。

  公司2023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55,000.00万元,较2022年营业收入150,493.92万元增加4,506.08万元,增幅2.99%;实现利润总额11,800万元,较2022年利润总额10,720.25万元增加1,079.75万元,增幅10.07%;实现净利润11,750.00万元,较2022年净利润10,679.43万元增加1,070.57万元,增幅10.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50.00万元,较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983.02万元增加966.98万元,增幅8.80%。(上述经营目标并不代表公司对2023年度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股东的实质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深汕威视数据中心一期2,000个机柜正式投产;市区三个云中心全年实现950个机柜投产。

  打造定位于服务垂直领域的行业混合云业务,完成行业云一期搭建,推出自主产品“天威云”,实现商业化服务能力;积极争取成为深圳市边缘计算业务的主要建设实施单位之一,计划全年完成4个MEC试验节点建设,机房节点的规模为

  20-50个机柜,形成与市区级的IDC联动的基础条件,完成云电竞业务试点建设;建设一张快速响应、灵活部署、差异化承载、安全可靠的新型城域网,计划全年完成20个以上网络节点的建设,具备与深汕数据中心、市区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基础条件。

  全面实施广电“铜转光”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年底实现宽带用户网络全面光纤化;推动IP城域网的优化升级,实现网络平台及后台支撑系统具备支持80万户FTTH大带宽用户量级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广电5G192移动通讯产品优势,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固移融合产品,带动电视业务企稳回升;持续推动视听内容服务超高清化、融合化发展,为用户提供3-5套4K超高清直播频道,实现90%以上的基本视频节目包直播频道高清化,进一步丰富全景、云游戏等沉浸式视频内容;精耕细作增值服务市场,深度布局智慧家庭应用产品。以智家安防、家庭存储、家庭语音等主流产品为基础,开发、升级约20款智家产品;开展“全屋智能”的智慧家庭示范项目建设,提供“电视+宽带+通讯+应用”的家庭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

  4、政企业务聚焦文宣党政领域,以“服务+集成”的模式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

  以公司数字底座能力为基础,以文宣党政为重点业务拓展领域,以安全高效为特点,以视讯类业务为抓手,以差异化服务为突破点,强化政企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重点瞄准网络通信、文化安全领域相关的产业方向,紧紧围绕政府的政策导向和产业部署、紧跟行业头部企业的生态链规划,主动策划并积极研发自主能力产品、开发优势合作产品,形成市场痛点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打造政府公共服务、智慧教育服务、数字健康服务、文体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示范标杆,推动重点项目产品商用落地与持续优化迭代,形成可快速复制和推广、具备商业模式的专业产品。

  5、加大技术研发,围绕业务发展需求持续提升系统平台支撑能力,实现公司数字化转型

  在基础能力方面,建设融合平台灾备系统,完善CDN节点部署,以满足规模部署的光纤化、IP化网络的运行性能需求、完成私有云平台版本升级和资源池扩容,保障平台的可持续运行;在产品服务方面,积极研究未来电视业务发展趋势,拓展视频服务的应用场景,丰富产品形态、优化操控体验,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升用户分类运营的能力;在技术应用方面,根据政府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行动计划,对融合平台面向终端服务的CDN等模块进行IPv6改造,提升IPv6流量占比,研究SRv6、随流检测、新型组播等IPv6相关技术并试点应用。

  宜和公司找准方向冲破发展困局,一是要实现电视购物和直播电商双轮驱动,加快实施以技术为基础,以体验为驱动的直播电商战略转型;二是要加速供应链升级,探索直采专供模式,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三是要加大深化改革力度,探索引入具备战略资源的合作方和行业经验的职业经理团队。

  精简优化总部管理职能,聚焦专业化产业,构建“小总部、大产业”的组织架构,建立精简高效、适应市场、激发活力、管理有效、监督到位的体制机制;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新业务人才储备,识别新业务关键岗位人才需求,科学搭建岗位体系,精准实施人才引进策略;完善公司人才培养配套制度及方案,制定内部培训制度及常态化学习方案,多举措赋能员工,激发组织活力;多手段补齐资质牌照短板,突破制约业务发展的政策性瓶颈问题,提升市场竞争力。

  受到有线电视行业总体下行趋势、用户收视习惯转变、新媒体和IPTV等竞争对手挤压等影响,尽管公司实施了增值产品营销推广和终端升级换代、丰富产品内容与应用引入、积极推进传统有线电视与互联网头部视频内容融合发展、探索新型智慧家庭终端应用等一系列“保留存、促新增”的举措,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但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高清交互电视用户终端数、付费频道用户终端数仍然处于流失状态,有线电视业务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压力不断加大,亟需扭转电视用户流失态势。同时,宽带业务受国家“提速降费”政策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市场占有率提升较为缓慢。

  应对措施:以稳存量、促增长为发展目标,以补短板、智能化为工作方向。充分把握中国广电192放号的重大机遇,实现广播电视网和通信网优势互补联合覆盖,适时推出“移动通信+有线电视+宽带光纤+视听内容”富有广电特色的融合产品;针对宽带运营商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找准客户群体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宽带服务品质,实现用户体量稳定增长。

  公司努力推动新基建、新政企、新商业和新文化业务的战略转型,大力建设和发展新基建和新政企板块,着力整合提升新商业板块资产效率,努力寻找新文化投资机会,但转型升级能否顺利实现,能否达到预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应对措施:公司组织内外部力量对业务转型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论证,制定详细周密的实施规划,识别风险点,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符合行业要求的管理规范制度和灵活机制,提供符合行业要求的激励措施以引进和培养人才,全力以赴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和运营效率,不断研发测试新政企的应用场景,优化整合新商业板块的资源,探索创新新文化投资模式,努力确保各业务板块转型达到预期目标。

  超高清、VR/AR视频业务,互动化、IP化的业务新形态发展趋势对网络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司基础设施能力平台还存在短板;广电5G全国一体化发展也对公司业务平台、支撑平台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需建设系统化、互联互通的基础能力平台系统。

  应对措施:紧抓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数据中心、千兆光网等新基建建设,夯实文化专网、数字底座基础。加速数据中心、MEC边缘云建设,争取尽快投产达效;推进千兆光网建设,全面实施广电“铜转光”网络升级改造工程,实现广电宽带用户网络全面光纤化,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内容支撑能力和运维管理能力;推动IP城域网的优化升级加大技术研发,围绕业务发展需求持续提升系统平台支撑能力,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

  广电5G、云计算、IDC等前沿技术对技术支撑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在公司业务转型过程中存在前沿技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队伍储备不足的风险。

  应对措施: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识别新业务关键岗位人才需求,科学搭建岗位体系,精准实施人才引进策略,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复合型人才、“专能多才”型人才的培育,积极培育及储备网络通信、数据应用、信息安全、产品开发、产品运营等领域的人才,制定内部培训制度及常态化学习方案,多举措赋能员工,激发组织活力。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