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4年4月13日以书面方式发出会议通知和会议材料,并于2024年4月25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在公司会议室召开。本次监事会会议应到监事三名,实到监事三名,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郑学君女士主持,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文钧列席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2023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经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该利润分配方案是在考虑到公司现阶段业务特点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不存在损害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况,同意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并同意将该方案提交本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公司董事会编制和审核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公司编制的《关于募集资金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真实、准确的反应了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该事项进行了鉴证并出具了鉴证报告。符合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的相关规定。

  监事会认真阅读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并对公司董事会出具的《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经审议,监事会认为:该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公司内部控制情况。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内部控制活动基本涵盖了所有营运环节。公司的内控制度遵循了《公司法》、《公司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覆盖了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保证了公司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了公司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公司按照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营业务,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

  经核查,公司监事会认为:本次公司对外担保额度预计的决策程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遵循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监事会同意本次公司对外担保额度预计事项。

  经核查,公司监事会认为:本次公司关联担保预计的决策程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遵循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因此,监事会同意本次公司关联担保额度预计事项。

  监事会认为:公司日常关联交易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公司章程》的规定,定价符合市场价格定价原则,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程序合法有效;监事会同意此项议案。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公司及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现金收益,能为公司和股东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上述事项已履行了必要的审批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监事会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自有资金适时购买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其他低风险可保本理财产品,或者在合格金融机构进行结构性存款。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进行的。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使公司关于资产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决策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监事会同意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监事会认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具备为上市公司提供专业审计服务的经验和能力,其工作勤勉尽责,能够坚持公允、客观、公正的独立审计态度,为公司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同意续聘天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4年度审计机构。

  13、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解锁条件未成就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议案》

  鉴于公司2023年度业绩未达到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行权期的业绩考核条件,及部分激励对象涉及离职、身故等情形,监事会同意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4,391,250股,注销股票期权3,719,800份。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在上交所网站()披露的《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

  经审议,监事会认为:公司董事会编制和审核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及其正文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2023年度审计报告,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4,454,873.47元,鉴于公司2023年度亏损,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长期发展资金需求,为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2023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公司是国内重要的音视频基础软硬件产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提供商,以视频科技赋能行业用户为使命,面向国内外政企客户提供包括视频会议、安防监控以及音视频融合应用类产品与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可视化沟通与管理难题。公司以完善的产品及音视频核心技术为基础,面向重点行业及核心客户提供应用软件定制开发服务,累计推出了上百种数字化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国内外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数字中国”和打造“智慧社会”的宏伟蓝图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加深。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要求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意见》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意见》同时还提出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化。加强“雪亮工程”和公安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数字化手段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联动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推进智慧应急建设,优化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全面提升应急监督管理、指挥救援、物资保障、社会动员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5G、云计算、大数据,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化成为安防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视频采集和AI分析为主的视频智能感知体系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十四五”期间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交通一直以来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智慧交管”更是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管建设为城市“交通动脉”拥堵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渠道,通过充分挖掘城市交通数据,全面、实时感知优化,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可有效为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全球数字化发展与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数字中国建设作为国家数字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规划》特别提到,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等。

  此外,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创新,激发数据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于新时期推动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统筹推进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与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抓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围绕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设置了多项主要任务,并明确提出要推进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行各业,加速各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化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的《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2023》指出,我国的数字化转型整体保持增长,全国数字化转型指数2022年一季度环比增长8.2%。随着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我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在近年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逐年增强。以智慧交通为例,其市场日益增长,行业性规模优势日渐凸显,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到2,320亿元,同比增长15.22%。

  作为重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视频数据在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不断迎来新的发展趋势,音视频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展,并与更多行业和业务相结合,催生出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应用。在公共安全领域,视频结合GIS地图的融合通信平台,广泛应用于大型活动安保;在检察院领域,互联网听证业务正不断提升民事检察工作质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在法院领域,智慧法庭实现从立案到审理、从举证到质证、从开庭到调解、从判决到执行全流程在线办理;在司法领域,通过为特殊人员提供“一站式”的远程帮教探视服务,不仅满足特殊时期的远程探视需求,更是对日常工作的一种有力补充;在教育领域,智慧教室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变革,让学习的场地不局限于学校,让学习的时间不仅止于上课。而随着AI不断实现产业化落地和多样性算力革命的到来,视频会议从传统的沟通与协作工具,逐渐发展成“视频应用+”,成为行业数字化变革的基础能力。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成为了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技术,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是音视频应用得以广泛推广的基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了4方面重点任务:推进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增强城市安全韧性能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形成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在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水、能源、环卫、园林绿化等系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了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目标,强调物联网在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其中5G、数据中心等信息类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1%,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融合类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1%。另有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规模逐年增长,2022年达1,266亿元,预计2023年达1,347亿元。其中AI算力需求巨大,AI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力工具,通过与各行各业结合,赋能各行各业。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机器人、医疗设备、智慧课堂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推手。此外,AI交互、AI创作等应用场景发展迅速,如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的问世,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而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加速发展,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持续呈现高增长态势。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达39.1%,超过全球AI整体市场增长率22.5%(含硬件、软件及服务)。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317.9亿美元(2050.6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23.2%。

  国资委接棒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以来,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智算中心,开展Al+专项行动,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使得国内各行业的音视频应用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的音视频应用场景和模式的不断涌现,未来音视频应用将更加普及和深入,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围绕“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政务信息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导意见和战略规划。这些文件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并强调了数字政府和政务信息化的重要性。2023年,公司所处的相关行业管理单位或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新的规划、管理办法及标准文件,进一步规范并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月13日,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各领域深度应用,发展数据安全服务,构建繁荣产业生态,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产业体系和能力,夯实数据安全治理基础,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旨在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完善数字安全屏障以及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等措施,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2月,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计划强调了科技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公安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该计划旨在通过强化公安实战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措施,推动公安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此外,将中央网信办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国家发展改革委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均划入了新组建的国家数据局。

  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针对电力、煤炭、油气等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急用先行、先易后难,分行业、分环节、分阶段补齐转型发展短板,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到2030年,能源系统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应用体系初步构筑、数据要素潜能充分激活,一批制约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4月11日,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共同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上述“管理办法”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提高训练数据质量,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多样性。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月13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方面,加快补齐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并强调了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化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支撑等。

  4月20日,工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ip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强调要加快推进“IPv6+”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应用,支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基于IPv6海量地址资源和高质量网络传输等能力,研究推进智慧公路车路协同网络建设,打造精准定位、高效安全的智慧交通数据网络,鼓励开展行业级自治域节点建设。

  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要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健全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该报告还提出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6月9日,深圳正式发布《深圳市数字孪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3)》,意在加强深圳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顶层规划,将进一步提升深圳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助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深圳智慧,创建城市范例。

  7月1日,最新国家标准GB/T28181--2022《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视频联网系统的联网结构、信令流程、协议接口以及相关安全性要求,对于提升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检测、验收以及设备研发、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8月,五部委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构建工业元宇宙、赋能制造业为主要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驱动,以虚实相生的应用需求为牵引,以培育元宇宙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为抓手,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自动驾驶领域重磅文件《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对相关方面的技术提出了规范。该指南立足公路工程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从更好地支持车辆在公路上进行自动驾驶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总体架构和主要技术指标,于2023年12月1日起试行。

  9月20日,交通部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公路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全面实现公路数字化转型,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通过助力公路交通与经济运行及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公路数字经济及产业生态充分发展,为构建现代化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支撑。

  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结合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了“多元供给,优化布局;需求牵引,强化赋能;创新驱动,汇聚合力;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出了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强化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算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六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10月13日,应急管理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以提升安全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为主线,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推广应用,繁荣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还明确了重点发展任务,包括加快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提升高端安全应急装备供给能力,推动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安全应急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等。

  11月7日,上海市经信委等多部门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提出重点支持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化教育教学、科技金融、设计创意、自动驾驶、机器人、数字政府等领域构建示范应用场景,打造标杆性大模型产品和服务。

  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引领带动作用。强调要协同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形成跨地域、跨部门协同发展合力,加强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等多元算力资源的科学布局,提升国家枢纽节点各类算力资源的综合供给水平。要求统筹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协同计算,东中西地区及大中小城市协同布局,算力、数据、算法协同应用,算力和绿色电力协同建设,算力发展和安全协同保障。

  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发布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通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推动数据要素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协同,实现数据流引领技术、资金、人才、物资的流动,以此突破传统资源要素的限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此外,2023年,江苏、山东及上海等多个省市均推出了建设数字政府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以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其中,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该方案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着力健全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全面推动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这些省市的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数字技术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促进公共服务的普惠均衡,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智慧,以及政务运行的协同顺畅。这将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强市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是国内重要的音视频基础软硬件产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要涉及包含视频会议和安防监控在内的泛人工智能音视频解决方案;面向重点行业数字化治理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及涵盖垂直行业大模型和基础算力设备等新业态基础设施业务。

  公司可提供全场景智能会议解决方案,覆盖高端会议厅、大中小型会议室、桌面、移动等不同场景,满足视频会议、指挥调度、会商协作、移动办公等多样化需求。产品基于云计算架构,兼顾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模式,采用软硬件媒体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支持纵向垂直类行政会议和横向扁平化办公会议应用场景。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入了中国会议文化、云、安全、智能等创新科技,可为不同行业提供差异化特性的云服务体系,并能满足最高级别的安全保密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增强了视频会议业务前后端产品的关键特性指标并注入更多的人工智能能力,帮助各地政府及不同行业客户打造数字化应用的样板;同时,公司着手开发新一代全国产化的视频会议平台和终端产品,使其具备更好的性能与更优的会议呈现效果,面向更广泛的会议应用场景。

  公司拥有前端、平台、存储、显控等近千款产品,全面支持AI应用的5G移动音视频产品以及针对不同领域的视频应用解决方案。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以算法为基础,以应用为驱动,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持续推动AI战略在不同行业的落地。依托AI+深度学习算法,公司云、边、端产品面向更广泛的行业场景进行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安防监控产品全面通过最新实施的GB/T28181-2022国家标准,支持GB35114最新标准并通过了韩国TTA安全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警达移动终端操作系统(K-PMOS)”获得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颁发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自主自研证书。公司智能安防及移动警务等相关产品频频现身于“全国两会”、“博鳌论坛”、“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现场,并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

  公司围绕音视频应用为核心,持续推进中台战略,以需求和创新为双轮驱动,结合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和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持续优化各类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以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大数据应用,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通过不断聚焦客户价值,依托在视频会议和安防监控两大领域的技术积累,公司推出了几十个解决方案覆盖各类政府部门及行业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融合通信平台帮助多地公安用户建设覆盖全局、全警种的音视频基础通信平台,可有效解决情报线索分散、指挥调度不畅、多警种合成联动难、勤务管理粗放等问题,满足相关部委关于“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和公安大数据战略部署。由公司承建的全国多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作为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公安部印发的《关于全国公安机关建设应用成效突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有关情况的通报》。

  公司拥有成熟的云计算能力基座和包括AI服务器在内的多款国产化服务器类产品,能够构建大规模的云计算平台和智算平台,为各类行业数字化应用和多模态大模型应用提供基础的计算能力。公司同时拥有完整的GIS产品体系,能够提供集数据处理与制图、二三维渲染、时空数据治理和分析于一体的全流程GIS解决方案。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GIS产品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方面具备强大的功能,有望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GIS技术应用于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可以实现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为城市治理、交通管理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推动相关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赋能更多创新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丰富了国产化服务器所能够适配的核心芯片方案,进一步完善了云计算能力基座和GIS数字孪生平台的基础能力。公司深入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AI技术,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于2023年7月正式推出了KD-GPT大模型,包括多模态大模型、AIGC图像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已经初具雏形,并已开始在实际项目中试点应用。

  公司智能云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先进的云架构设计理念,具备超大容量、多形态部署、多会议模式、灵活域权限、统一门户等特性,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更便捷的操作与管理。系统内置的语音转写引擎和图像识别算法,可为会议智能前端设备提供图像智能、语音智能等后台服务,统一管控视频会议各种智能特性,如人脸签到、人数统计、电子名牌、同声字幕、会议纪要等,满足全场景下的智能会议体验。同时可接入智能中控主机,远程实现对会议室的统一AIoT控制,为会议提供智能空间可视化管理。

  公司拥有前端、NVR、平台、存储、人证核验等20多个类别上千款产品,构建了包含前端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存储、融合通信以及云原生应用等几十种行业智能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从“轻智”逐步走向多维感知,支持机、非、人全结构化特征分析。自公司提出AI战略以来,依托多年的行业积累,公司以算法为基础,以应用为驱动,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面,不断推进AI在不同行业的实战应用。算法、算力、功能和形态等都往泛人工智能方向快速演讲,依托AI+深度学习算法,公司云、边、端产品面向更广泛的行业场景进行拓展。

  公司全域一体化智能交通管控平台旨在为交通管理部门打造面向全市域道路、贯通交警四级组织架构、涵盖各类交管业务的综合平台,覆盖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勤务管理、交通多维全息画像等16大实战应用模块,从而推进交通管理一张图作战、一键式调度和一体化运用。全面支撑公安交警在安全防控、运行管控、违法查处、应急处置、勤务管控等方面的效能提升,实现科学调度警力,提高交管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防范交通拥堵,减少事故发生,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公司围绕着应急管理部门“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以国家、应急部下发的政策文件、任务书为方向,通过与应急管理部门深度沟通、不断实战打磨,结合公司音视频、大模型、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出了众多解决方案,涵盖监测预警、风险管控、视频AI智能分析、应急大数据、应急指挥、融合通信、移动应用、通信装备等各个业务板块,形成“预警监测体系、指挥调度体系、数据共享体系”三大核心业务应用,协助应急管理部门推动应急管理的现代化与智能化进程。

  公司融合通信平台作为新一代音视频通信基础平台,通过打通SIP、PSIP、H.323、GB28181、RTP/RTSP等多类型底层通信协议,实现对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电话语音、集群对讲、移动终端、及时通信等各类音视频资源的整合,解决多制式平台的通信孤岛问题,并通过开放平台赋能第三方应用通信调度的能力。此外,各解决方案在融合通信平台所提供的基础能力上,还可结合AR增强现实、图像识别和GIS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将视频内的人、车、突发事件、警力资源等信息以点、线、面的形式,自动叠加到AR的“实景地图”上,实现“一张图融合作战”、“跨域追踪调度”等功能,达到扁平化精准指挥的实战效果。

  公司时空GIS产品体系是集数据处理与制图、二三维渲染、时空数据治理和分析于一体的全流程GIS解决方案,并可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产品支持主流国产化信创环境,多厂商、多协议设备位置数据接入,以及各类IOT数据接入,支持不同层级设备位置数据的贯通汇聚,满足私有化、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部署,并可提供全流程运维监管与数据安全保障。公司在实景三维、数字孪生方向持续创新行业应用,以交通领域为例,数字孪生引擎可对接信控、车辆、行人等真实数据,实时模拟路口的真实交通流量、行人活动和交叉口状况,帮助减少拥堵、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继而优化整个交通网络。

  公司推出的KD-GPT包含了三类大模型,分别是:多模态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AIGC大模型。其中,多模态大模型具备了基于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等的检索和思考理解能力;行业大模型,则采用了通用大模型+行业数据+训练调优的思路,可以轻松构建行业知识图谱;AIGC图像大模型,则可以生成大量训练用的图片等数据,并可以实现代码的自动生成,可有效帮助提升研发人员的代码编写效率。

  公司的经营模式较上年未发生变化,公司的组织架构呈“哑铃型”结构,以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为重心,生产环节则侧重核心、关键部件的精益生产。公司主要采用以解决方案为主的准直销模式将自主研发的音视频产品和行业应用软件提供给国内及海外的最终客户。此外,摩云视讯作为公司子品牌,由控股子公司日晷科技负责独立运营,通过设备建设、租用、运营的模式,为各级政企客户提供视频会议运营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内设立的区域分公司数量超过50个,涵盖了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及部分二三线城市,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苏州科达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坚持创新和市场双轮驱动,聚焦客户需求并持续创新投入,每年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不断探索视频应用领域最新的技术,在音视频图像处理、融合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此外,国产替代、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等领域,亦是科达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公司坚持以视频科技赋能行业客户为使命,持续推进“行业深耕”和“区域下沉”战略,主动贴近客户提供更加及时与优质的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发明专利《从低动态图像生成高动态图像的方法》获得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子公司科远软件和睿视科技均获得了2023年江苏省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及苏州市重点软件企业称号。

  公司深耕视频应用领域,是国内重要的视频应用综合服务商,是智慧城市建设和政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公司是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平安城市建设和智能交通建设的推荐品牌,也是全国公安系统警用装备的推荐品牌。凭借着优异的产品质量、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政法、企事业单位及政府对公共事物治理领域,在全国两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议和博鳌亚洲论坛等重大国家级安保活动中,均有科达产品的身影。报告期内,公司5G执法记录仪和超微光智能网络摄像机入选了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公司融合通信调度系统获得了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的人工智能科技奖等。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19亿元。公司业务类型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投资种类:现金管理的产品可以是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其他低风险可保本理财产品,或者在合格金融机构进行结构性存款。

  ●投资金额: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子公司计划使用总额度不超过60,000万元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在决议有效期内该资金额度可滚动使用。

  ●已履行的审议程序: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该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特别风险提示:尽管公司拟选择低风险投资品种的现金管理产品,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公司将根据经济形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适时适量的介入,但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为提高公司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在不影响正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拟使用部分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增加公司收益。

  公司及子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单日最高额不超过60,000万元。在上述额度内,该资金额度可滚动使用。

  现金管理的产品可以是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其他低风险可保本理财产品,或者在合格金融机构进行结构性存款。

  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负责办理现金管理的具体事宜,具体投资活动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该事项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尽管公司拟选择低风险投资品种的现金管理产品,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公司将根据经济形势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化适时适量的介入,但不排除该项投资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1、公司财务部门将及时分析和跟踪现金投资产品投向、项目进展情况,如发现或判断有不利因素,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2、公司审计部为现金投资产品业务的监督部门,对公司现金投资产品业务进行审计和监督;

  1、公司及子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公司日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不影响公司日常资金正常周转需要,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发展。

  2、通过对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适度、适时进行现金管理,能减少资金闲置,能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水平,为公司和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公司现金管理资金相应计入金融资产,具体以年度审计结果为准。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现将情况公告如下:

  为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2023年年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本着谨慎性原则,在充分参考年审审计机构的审计意见的基础上,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内各公司所属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司2023年度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人民116,420,183.24元,其中包含信用损失69,863,161.86元和资产减值损失46,557,021.38元。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对信用风险显著不同的金融资产单项评价信用风险,如与对方存在争议或涉及诉讼、仲裁的应收款项;已有明显迹象表明债务人很可能无法履行还款义务的应收款项等。除了单项评估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外,公司基于共同风险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组别,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账款划分为不同组合,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基于谨慎性原则,本报告期公司计提应收款项减值准备69,863,161.86元。

  存货跌价准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公司存货包括原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在产品等。本报告期末,公司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基于谨慎性原则,本报告期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128,498.78元。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合同资产划分为不同组合,在组合的基础上评估信用风险,本报告期公司合同资产冲回减值准备4,045,442.20元。

  商誉减值损失: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根据测算,报告期公司计提商誉减值473,964.80元。

  2023年度,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拟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16,420,183.24元,将影响本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339,062.63元(不含存货跌价准备转销部分)。

  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公司资产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会计政策的规定,本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能够更加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范围内各公司所属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对其中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相应计提了减值准备,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充分参考年审审计机构的审计意见,并获得了年审审计机构的认可。董事会同意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案。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策进行,依据充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有关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当前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使公司关于资产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同意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符合会计准则以及公司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依据充分,程序合法,有助于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同意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衡所”)在担任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3年度外部审计机构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期间,遵照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准则履行职责,顺利完成了公司2023年度相关审计和审阅工作。鉴于此,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拟续聘天衡所为公司2024年财务审计机构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本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自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生效。现将拟续聘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情况公告如下:

  历史沿革: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江苏会计师事务所,1999年脱钩改制,2013年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106号1907室。

  执业资质:取得江苏省财政厅颁发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

  服务业务:已从事二十多年证券服务业务,是中国首批获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和首批取得金融企业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2023年末,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85人,注册会计师419人。注册会计师中,222人签署过证券业务审计报告。

  2023年度业务收入总额61,472.84万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55,444.33万元,证券业务收入16,062.01万元。2023年年报审计上市公司90家,收费总额8,123.04万元;“新三板”公司年报审计107家,收费总额1,688.21万元。主要行业涉及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本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数10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截至2023年末,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计提的职业风险基金余额为1,836.89万元,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10,000.00万元;相关职业保险能够覆盖因审计失败导致的民事赔偿责任,符合相关规定。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其从业人员不存在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要求的情形。

  天衡所近三年未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自律监管措施和纪律处分,受到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警示函)6次。从业人员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1次(涉及2人)、监督管理措施(警示函)9次(涉及17人。

  项目合伙人:游世秋,注册会计师,1997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1997年10月份开始在天衡所执业,近三年签署的上市公司:苏州科达、远大控股、荣安地产、新洁能、固德威、荣旗科技、宏微科技。

  质量控制复核人:陈莉,注册会计师,自1999年开始在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执业,2004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工作;自2023年开始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或复核了13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签字注册会计师:范昭军,注册会计师,2016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2016年开始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签署的上市公司:苏州科达。

  上述人员不存在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对独立性要求的情形,最近三年内未曾受到任何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和自律监管措施。

  2023年度审计费用为105万元(不含审计期间交通食宿费用),其中年度审计报告收费75万元,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收费30万元,审计收费主要基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专业服务所承担的责任和需投入专业技术的程度,综合考虑参与审计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级别相应的收费率以及投入的工作时间等因素确定。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收费将以2023度财务报告审计收费为基础,按照市场公允合理的定价原则以及审计服务的性质、繁简程度等情况,与会计师事务所协商确定,并履行相关审议程序。

  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4年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审计委员会认为: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具备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投资者保护能力、独立性及良好的诚信状况,同意续聘,并同意将该议案提交董事会审议。

  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议案》,同意续聘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和内控审计机构。

  本次聘任会计师事务所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并自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25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解锁条件未成就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议案》,根据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及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因公司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的业绩考核指标未达成及4名激励对象已不符合激励条件,公司拟对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授予尚未解除限售/行权的4,391,250股限制性股票和3,719,800份股票期权进行回购、注销。具体情况如下:

  1、2023年5月19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的议案》及《关于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本次激励计划的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律师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

  同日,公司召开第四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的议案》,并发表了同意的意见。

  2、2023年6月8日,公司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及其摘要的议案》等议案,并对本次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情况进行了自查,未发现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存在利用内幕信息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并于2023年6月9日披露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买卖公司股票的自查报告》(公告编号:2023-042)。

  4、2023年7月6日,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并修订相关文件的议案》等议案,并披露了《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并修订相关文件的公告》等相关公告(公告编号:2023-047至051),公司独立董事对本次激励计划的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律师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

  5、2024年4月25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解锁条件未成就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对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已授予尚未解除限售/行权的4,391,250股限制性股票和3,719,800份股票期权进行回购、注销。

  (1)根据公司2023年激励计划“十三(四)激励对象个人情况发生变化的处理”的规定:“2、激励对象离职处理(1)激励对象合同到期且不再续约或主动辞职的,其已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不作处理,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除限售,由公司以授予价格进行回购注销;其已行权的股票期权不作处理,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不得行权,由公司进行注销。”

  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共3人因离职已不符合激励条件,其中限制性股票2人,股票期权1人。公司将对该部分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进行回购注销并对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进行注销。

  “2、激励对象离职处理(2)激励对象若因其他原因而身故的,其已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不作处理,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除限售,由公司以授予价格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注销,其回购款项由其指定的财产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代为接收;其已行权的股票期权不作处理,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不得行权,由公司进行注销。”

  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何林海因病身故不再符合激励条件,公司需对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按授予价格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注销。

  (2)根据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八、获授权益的解除限售/行权条件”的规定:“解除限售/行权期内,公司为满足解除限售/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行权事宜。根据公司层面业绩完成情况确认公司层面解除限售/行权比例(X),激励对象当期计划解除限售/行权的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因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原因不能解除限售/行权或不能完全解除限售/行权的,则该部分限制性股票由公司以授予价格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回购注销;该部分股票期权由公司注销。”其中,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鉴于公司2023年度业绩考核完成情况未能达到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规定的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公司需对第一个限售期不能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按授予价格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之和进行回购注销并对第一个行权期不能行权的股票期权进行注销处理。

  (1)因离职不符合激励条件的激励对象和因身故不符合激励条件的激励对象所持有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97,900股;因业绩未达标,不能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共计4,293,350股,合计本次需回购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4,391,250股。其中因离职而回购的价格为授予价格,即3.85元/股,因身故及业绩未达标而回购的价格为授予价格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之和。公司用于支付回购限制性股票的资金为自有资金。

  (2)因离职不符合激励条件的激励对象所持有的股票期权为17,200份;因业绩未达标,不能行权的股票期权共计3,702,600份。合计本次需注销的股票期权为3,719,800份。

  公司将在董事会审议通过上述回购注销的事项后办理限制性股票回购过户手续及股票期权注销手续。

  本次回购注销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公司本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与取票期权,亦不会影响股东的权益。

  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及股权期权注销事项涉及的决策程序、信息披露符合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规定和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安排,不存在损害激励对象合法权益及债权人利益的情形。

  公司监事会认为本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及注销股票期权事项,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规定。本次回购、注销的原因、数量及价格合法、有效。上述事项不会导致本公司股票分布情况不符合上市条件的要求,不会影响本公司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的继续实施,不存在损害本公司及股东利益的行为。同意本次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及注销部分股票期权。

  上海东方华银律师事务所认为:截至本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本次回购注销的相关事宜已取得现阶段必要的批准和授权;本次回购注销的依据、数量和价格及资金来源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的规定。公司尚需就本次回购注销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股份回购注销登记及变更注册资本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