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款产品,一是为了拍摄,毕竟极寒天气,单反的可靠性还是要高于无反相机。其次就是为了试用一下最新的佳能EOS 5D Mark IV,说实话,对于新机器的高像素、操作性还有一些新加入的功能都是比较期待的。
镜头方面呢,广角负责记录大场景,对于我来说11-24mm镜头过于广,而16-35mm则可以兼顾风光和日常的一些拍摄,其余剩下的照片自然交给70-200mm搞定。其实来到像俄罗斯这样的极寒区域,对于摄影师最大的考验并不是能否看到美景,而最大的敌人则是天气。很多去过寒冷地区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些地方,电池电量会消耗的非常厉害,就算不怎么老使用,电量也会减少。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总共带了4块电池,EOS 5D Mark IV和EOS 5DS R两台相机分别都有备电。这样的组合应该够一天下来的拍摄,晚上到下榻的酒店再分别充满。平日携带电池也很有讲究,在车内或室内,尽量将电池放在暖和的地方。而在室外的话,尽量将电池放在内兜里,利用体温对它们进行保护。
列宁同志指着远方说,去吧,大胆的去吧,哈哈。过年,在这个大部分人都选择去海岛的季节,我们选择去了西伯利亚。
不少人会诧异,但作为一个南边的人,一年也不一定能看到一次大雪,却是很希望去感受那片冰天雪地。刚好女儿也喜欢下雪天,那就一家人去贝加尔湖看蓝冰咯。
杭州没有直飞的航班,查了下北京有飞伊尔库兹克的,上海有飞海参崴再飞伊尔库兹克的航班,机票是上海的便宜,想想还能多去个地方就定了上海出发的。在过年期间3300的机票该满足了。
来回都是转机海参崴,当时定的匆忙,没有仔细攻略,觉得海参崴是个大地方就在回来的时候多停留了一天,后来发现比较失误,其实海参崴也就路过一天就够了。
因为在海参崴当天是没有住宿直接转机的,所以就考虑在海参崴租车自驾,早上机场出发,晚上回机场还车,一晚没睡觉,有个车还能方便休息下。
出发前搜索了个大平台,发现只有携程有海参崴的租车,估计是过年期间原因,平时300左右的租车价格在我们那天已经是快500了。
很多单子要签名,还好是俄文和英文一起的。老婆还能看懂些英文,看不懂的,租车大哥也会耐心解释。不过刷卡的单子就是全俄文了。除了付款当天的车费还要刷比保证金,但保证金的刷卡短信银行也提醒是扣款,手机拍照翻译也翻译不了,后来用中文输入翻译成俄文再去对照单据上的单词,感觉能对上了几个也就算是放心了,3天后,短信提醒预授权取消。
因为是新闻记者出身,入行就开始使用佳能EOS相机,所以对相机的操作按键比较熟悉。此次使用的EOS 5D Mark IV相机在机身操作方面依然延续了佳能前作EOS 5D Mark III的风格,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无法快速调节的问题。除此之外,新加入的触摸屏也很好用,回看放大还有一些MENU菜单的选择方面,触摸屏可以更方便的对机身进行调整。
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距离莫斯科9288公里。在火车站里面有一个蒸汽机车头,还有一个西伯利亚铁路终点标志的9288纪念碑。站台上有实物蒸气火车头,它是为纪念二战时期英勇的铁路工人设立的实物纪念碑。火车头由俄罗斯人设计,在美国制造,通过太平洋运抵这里。
在二战期间,这台机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多铁路工人在空袭中壮烈牺牲。这里有块碑石,上面雕刻的碑文是:献给1941年——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英勇的远东铁路工人们。还有一个标志物,顶端装饰着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中部有一行数字:9288。表明从这到莫斯科的距离是9288公里。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拍摄风光的线mm更广么?岂不能拍摄出更好的照片?对于镜头的选择,大家还是要在出行前考虑清楚。在此行之前,我已经做好攻略,除了贝加尔湖外,我们还会去一些城市、博物馆以及广场等地。
在这里利用16-35mm的35mm端,可以直接拍摄一些人文作品,省去了换头的烦恼。当然,如果大家体力好的线mm这样的组合,不过对我来说,冰天雪地再带这么多镜头可有点吃不消,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能适应多题材的EF 16-35mm f/2.8L III USM。
海参崴火车站没有售票口,也没有检票口。旅客不用在火车站买票,和我国的公共汽车站一样,人们径直从天桥上上车,然后在车上买票。所以候车室几乎没有人。
19世纪末俄国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实施蚕食亚洲的“远东政策”,沙皇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1890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发命令,决定首先从刚从清政府手中夺取的最东端的海参崴动工。1891年5月,皇储尼古拉(即后来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亲临海参崴主持铁路奠基仪式。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充满了极大的艰险和困难。西伯利亚密布河流湖泊与山脉,还有面积辽阔的永久冻土层,此外恶劣的气候成为最大的障碍。西伯利亚冬季温度达到骇人的零下50℃,而盛夏又经常出现近零上40℃高温。巨大的温差经常造成钢铁脆裂、设备损坏。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成千上万俄国贫苦农民以及服苦役者参与了施工。俄国为铁路修建几乎要倾尽国力承担惊人的费用。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1904年7月13日,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始通车,收尾工程则延续到1916年。它穿越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将莫斯科和海参崴连接到一起,几乎跨越了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
在市区瞎晃荡到了傍晚时候,也就出发去机场了,要赶去往伊尔库兹克的飞机了。随意的逛了一天感觉海参崴可拍可玩的不多,有点后悔在归途的时候多安排在这里停留一天的计划了。不过机票都出了,也就听天由命了。
当天的气温零下10度左右,不算太冷,看了看相机的电池,一台少了一格电,一台还全满。本来还蛮担心去贝加尔湖相机的电池会吃不消,这样看来应该问题不大了。
在海参崴逛完一圈后,来到了胜利广场,这里可以是一个出片的好地方。城市的人们喜欢在这里休息,配合上广场的鸽子,形形色色的人们组成了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里,我将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换到了EOS 5D Mark IV机身上,主要想试一下新机器的对焦和抓拍性能。实际拍摄过后,EOS 5D Mark IV果然没让我失望,3040万有效像素+全像素双核对焦让其在实时取景下的对焦能力有质的飞跃,最后提高到7张/秒的连拍也能很好的进行捕捉。
从伊尔库兹克回到海参崴也是一大早,考虑到在海参崴也跑不远租车意思也不大就还是公共交通了。
在机场吃了点早餐,等到快九点才坐上去到市区的火车。大巴车也是有的,但问讯处问来的班次时间好像都不靠谱,等待的时间也没发现机场大巴,问讯处还搞不清楚火车的价格,只知道进站买票,而且给看的时刻表上第一班应该8:00多点就有了,结果等到快九点,而且后来还是主动去问了才知道可以进站买票了。
火车票要200多卢布,其实我们3个人打车到市区讨价还价也就1000还能直接到酒店,失算了。后来在火车站出来打车到酒店2公里不到还付了200卢布。这次行程走下来发现,在这里打车短途会比较贵,还是长途比较划算,再近的地方打车基本也要200了,但跑到机场50公里,最后那晚从海参崴到机场酒店给叫的车才920卢布,当时反复和总台确认了价格,还有点不敢相信。(我们在俄罗斯期间的汇率大概是1人民币兑换8.6卢布左右)。
平日使用中,EOS 5DS R主要是进行一些商业拍摄,它的高像素是很好的武器,可到了履行过程中,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室内、室外、高光和暗光环境复杂,在这些限定因素下还是要EOS 5D Mark IV出马。
在博物馆中,密闭的环境让光线的情况下,照片中噪点情况控制的非常不错,颜色还原很正,细节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再加上大光圈辅助,很容易保证快门速度。同时,3040万有效像素在后期可以提供更大的裁剪空间,广角拍摄,后期裁剪,省去了拍摄中不少麻烦。
第二天在地图上找到一个海洋公园,貌似新开的,GOOGLE地图上都还没有。里面的设施也没有完全建完,海豚馆还没有开放,有些鱼缸里东西也较少,不过好在丰富了我们的行程。不然在海参崴就没事干了。
别看海洋馆的光线充足,但另一个考验又来了,那就是白平衡。海洋馆内大多数都是蓝色元素,想要保证照片白平衡准确,这是对相机的一个很大障碍。还好EOS 5D Mark IV中加入了新的“白色优先”模式,它可以排除白炽灯等光源的影响,尽量还原白色的新模式,可以得到干净的成像效果。
这个功能这次只是在室外进行了尝试,在我看来,它对于影棚中的拍摄也会有很大帮助,例如人像、静物以及环境拍摄等题材,都可以有稳定的白平衡保证。
总体来说,海参崴走的紧些一天也够了,城市不大,能玩的地方也不多。也就适合过路下。这次的行程安排看来前期功课没做好,其实时间上完全还可以去另一个目的地看下极光的,下次安排行程的时候要改正。
由于盼望着早早的到达贝加尔湖,行程安排上从海参崴到伊尔库兹克后,酒店住一晚,第二天就直接奔下奥利洪岛,半夜到达酒店后向前台订了第二天出发的座位。
第二天司机会一个一个酒店来接,然后在一个类似车站的地方很多车一起聚集后,大概10:00左右出发。中午12:00左右会在一个休息区午餐。
下午一点多,车子就到了陆地和奥利洪岛的接口处,不是冬天的时候 ,在这里就需要渡船去对面的岛上了,现在整个贝加尔湖都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已经可以开车过去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伊尔库兹克来的车只开到这里,然后就需要你去对岸坐岛上的车继续到你的目的地胡日尔村。所以,在这里就需要卸下你的行李了。
气垫船只有一条,那么多人同时到达运力明显不够。后来听说有些事先预定了气垫船的人等了5趟以上才坐上船,比我们走路过去的晚到了很多时间。冰面很滑,拖箱子倒是不累,就是走路开始有些不适应,发现周围有很多人纷纷拿出了冰爪装在鞋子上,看来我们准备不充分啊。
从码头坐上车到胡日尔村 也要一小时左右。司机会给你们送到酒店,到酒店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村里没有高楼都是小木屋。我们将在这小房间度过4晚,看看太阳还没有下山,赶紧放下行李奔向湖边。幸好我们定的酒店里湖很近,离那个著名的萨满石也很近。
这个就是著名的萨满石了,总算踏上了贝加尔湖的冰面了。太阳快下山了,阳光斜斜的照耀在湖面的碎冰上,泛着美丽的紫色,也看到了贝加尔湖的日落了。落日的景色非常漂亮,拍摄过后,我回来在RAW中进行了简单的调整,EOS 5D Mark IV的CMOS相比于之前的产品来说,在宽容度方面有了提升,以前那种暗区域拉回偏色或者过爆溢出的情况很少出现。
奥利洪岛上的贝加尔湖游玩线路分南线和北线,胡日尔村正好在整个岛的中间,出发往左就是南线,出发往右就是北线了,南线有气泡冰可以看,北线可以看到蓝冰。
本来想先定北线去看蓝冰的,但旅店老板说没有位置了,所以只能先走南线边都要走的。不过我们去的时候价格貌似都涨了,南线会到旅店门口来接,司机都不会一点英文,旅店的老板会在门口告诉你上哪个车。
然后就出发咯车子的第一站会先到村子外面的一个山头,这里可以看到整个胡日尔村。只是山上风很大,风吹到脸上和刀刮一样。
车子下了山头,就一路往下应该开到 了整个岛的最南端。在这里,司机会在结冰的湖面上给你找点一处可以看到气泡冰的地方。刚看到气泡冰,稍激动了下,下车就狠狠的摔了一跤,幸好相机结实,只摔坏了遮光罩,后面走路就不敢大意了,一直小心翼翼。
当天的气温显示周边的一个城市负29度。湖面上应该是过负30度了。也是我们整个行程中最冷的一天了。下车10分钟不到,手指和脚趾就冻的麻木了。流着鼻涕趴在冰面上找各种形态的气泡冰拍摄,全靠对摄影的热爱支撑了。
看完气泡冰车子就在湖面上慢慢往回的方向开,然后一路上会停靠在各个岩石边,看各种沿着岩石想成的冰柱和冰洞。
无论是冰柱还是气泡,想要更好的表现他们就要利用到广角镜头的夸张视角。使用广角进行拍摄的时候,远距离的风景还好,直接用超焦距就可以,但近距离的气泡可需要准确的对焦。
EOS 5D Mark IV在对焦系统上虽然看似没有改变,但覆盖范围确确实实增大了,对焦覆盖面积增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选择画面边缘的物体,省去先对焦再构图的操作。上面几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工作状态,这样极限的动作下,利用广角最近对焦近的特点,选择边缘对焦,可以很容易拍摄出更具张力的照片。
中饭就在车上解决,司机会给大家分面包和土豆烧鱼,加热茶,非常简单,不过能吃饱就行了。在这冰天雪地的你还指望大餐?
趁着午餐的时间,给我的两台相机来张工作照,事实证明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之前在冰上拍摄的时候,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30左右,相机的续航依然坚挺,轮换拍摄一天的照片可以达到500张甚至更多。除此之外,单反的可靠性也让我更加踏实。之前刚刚上冰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顾虑,一下子人直接摔在了冰上,好在我自己和相机都比较结实,没有出现大问题。这里也提醒各位摄友,想要拍摄好照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首要还是保护好自己和器材的安全,不然出现意外就划不来了。
一路景色虽然比较单一,但像我们这样没见过冰天雪地的南边人来说,已经够小小的激动一把了。女儿更是看到小洞就钻,然后在里面臭屁的自拍。车子基本会在下午4:00前回到村子,没玩够的可以自己乘着日落前继续到湖面玩耍。
我们回到酒店,喝了杯热茶就赶紧的又到了村口,村口冰封了不少船只,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女儿的睫毛上已经结上了小小的冰珠,玩的那么专心,这时候问女儿冷不冷,她全然不知道冷是什么了……
对于高像素来说,数毛自然不在话下。陪女儿玩耍的时候,看到这个小家伙睫毛上已经有了冰碴都没察觉,赶快记录下这一时刻,纯洁的眼神还有洁白的冰渣别有一番韵味。其实下面这张照片是用EF 16-35mm f/2.8L III USM镜头的35mm端进行拍摄,后期我进行了剪裁,就算如此,3040万的像素还是可以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他每一跟眼睫毛,这样强大的表现力还有什么多说?
本次的行程刚刚开始,这也是我踏上贝加尔湖的第一天。在未来,我也会继续进行更新,为喜欢这片神秘国度的网友提供一个参考。另一方面,关注佳能EOS 5D Mark IV的小伙伴也不要错过哦,接下来可是更加严峻的极寒挑战,想知道EOS 5D Mark IV的表现如何?持续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