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印一般分为地图制版和地图印刷两个过程。河南省地图制印主要有拓印、雕印、石印和胶印4种技术方法。其中拓印、雕印法较为古老,主要是古代采用的方法;石印法优于拓印、雕印,近代多用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一般采用胶印,拓印、雕印和石印已很少见。

  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就有鲁班将《禹九州图》刻于洛阳城宝石山东北岩石上的记载(梁、任昉:《述异记》)。明万历癸己年(1593年),河南省登封知县陈国章刻立《登封县图》碑。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河南巡抚胡宝瑔在永城县西巴河南岸三里道口村刻立《开归陈汝治河图》碑。从这些永久保存的刻石上拓下来的地图,用的即为拓印法。

  清同治九年(1870年)河南省巡抚李鹤年令刘恂绘制的《河南全图》是用雕版印刷出版的,幅面36厘米×26.5厘米,全图分为28页,装订成册,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分页合订雕版印刷图册。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巡抚李庆翱请陆纲绘制《河南省舆图》一幅,并由陆纲刻镌,制成60厘米×60厘米正方形木雕图,刻艺精湛。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河南陆军参谋处石印所印制1:5000《河南省城地舆图》。河南陆军测量局制图科1913~1933年以石印法共制印了河南省的1∶2.5万、1∶5万、1∶10万单色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少量多色舆地图。制图科的主要石印设备有速刷石印机1部,一号手摇石印机1架,二号手摇石印机3架,一号石版4块,二号石版34块,三号石版4块,裁纸机和练墨机各1架。当时,河南地方官办和私办的石印所、石印馆也较多。1930年后,河南省地方政府编制的省、市、县、乡、区、镇图都普遍采用石印的方法制印出版。

  地图制版工艺流程通常有地图的复照、翻版分涂、制版打样、印刷等作业步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感光材料的发明和运用,河南省地图制印工艺也随之不断改进,逐步引进全国的先进制印设备和技术。地图复照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湿版照相发展为干版照相,到80年代已采用软片照相。地图的翻版分涂,已由60年代的多次照相分涂,改为铬胶翻版分涂,到70年代初软片翻版的撕膜分涂法得到广泛应用。地图的制版打样由60年代的蛋白制版发展到树脂制版法,70年代起聚乙烯醇(PVA版)在地图制版中得到大量应用,80年代已有制版方法简单、又能提高耐印率和印刷成品质量的预制感光版(PS版),逐步代替旧的制版法。地图印刷由60年代的低速手摇单色胶印机发展为自动输纸机,70年代后已有了双色高速自动胶印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河南省地图制印工作发展较为缓慢,没有专门的地图制印工艺技术,只能进行少量简单的地图印刷工作。1953年,河南省营第四印刷厂制印了张汉洁编制的1∶90万《河南省新分县详图》,幅面为66.6厘米×89.8厘米。1961年新乡印刷厂制印了《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地图集》,幅面为29厘米×36.5厘米。

  1964~1969年,根据国家测绘总局制定的有关省(区)、县、市地图编制技术要求和地图出版管理的有关规定,河南省地理研究所和省、地、市、县有关单位合作编制的部分地、市、县区域性普通地图,因省内没有专门地图制印机构,多送往上海、北京、天津和西安等地的印刷厂进行制印。1970年,河南省新华一厂和新华二厂开始承印地图,制印了省地理研究所编制的《河南省兵要地志》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