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先生宣布,由北京印刷协会牵头制订的《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以下简称指导工价),经过长达1年的调研和多方讨论,目前已基本成形,该指导工价将在4月20日正式对外公布。 】

  【中华印刷包装网】印刷工价低,印刷企业不挣钱。有关印刷工价的话题在印刷行业已经讨论了N多遍了,如今,这个讨论终于可以落到实处了。2009年4月1日,北京印刷协会组织包括慧聪印刷网在内的8家在京印刷主流媒体座谈。会上,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先生宣布,由北京印刷协会牵头制订的《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以下简称指导工价),经过长达1年的调研和多方讨论,目前已基本成形,该指导工价将在4月20日正式对外公布。

  印刷工价是困扰印刷企业的一个大问题。据任玉成理事长介绍,目前北京地区的书刊印刷企业,一直沿用的1994年发布的指导工价。从1994年到2009年的15年间,虽然书刊印刷使用的各种原辅材料价格发生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书刊印刷的指导工价却从未进行过任何调整,而实际的工价,甚至比指导工价还要低。

  为了能够真正掌握印刷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北京印刷协会以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为时限,对北京市的书刊印刷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发出了23份调查表,实际收回17份。这17份调查表填写认真,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任玉成理事长表示,这17家企业中,既有注册资金和年销售额均过亿的大型印刷企业,也有注册资金数百万、年销售额不足千万的小型印刷企业,既有国企。也有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各个企业执行的实际工价也是参差不齐。北京印刷协会采用边际效益分析法对的调查进行分析,结果令人感到触目惊心:除了多色印刷部分印刷企业能够通过主业实现运营利润,其他如单色印刷、骑马订、胶订等加工的边际效益基本是负数。

  “现在,北京绝大多数书刊印刷企业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的状态,不仅是国有企业,而且包括很多私营企业。很多书刊印刷企业是主业亏损,由副业为主业提供支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北京市的企业技术设备生计改造没有必要的资金积累,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购置新的设备了。这也直接导致了书刊印刷质量的下降。2005年举行的全国图书评比,北京地区的出版物在全国的排行居然是倒数第2、3名的水平。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改变,不仅影响北京印刷企业的生存与形象,而且影响北京地区书刊出版的声誉与形象。现在,很多出版单位也已经意识到了低印刷工价带来的恶果,因此愿意支付合理的价格,以保证出版物的印刷质量。”

  任玉成理事长介绍,本次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进行调整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企业的竞争,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指导工价,为规范市场提供必要参考,同时促进印刷企业的提高与发展。“这次推出的指导工价,既不就高也不就低,更不是一个限制性的保护价格。我们是在1994年书刊印刷工价的基础上,保留基本合理的价格,适当调整不合理的价格。指导工价的制订原则是以大多数企业在能够消化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提供合格印刷品的价格并且能够实现边际效益。指导工价一是合理,二是出版单位能够接受。对于印刷企业来说,指导工价出台之后也不可能帮助企业解决所有问题,企业要发展,还需要自身的努力。”

  由于指导工价征询意见尚未最终完成,所以座谈会未向与会代表提供《指导工价》的最后版本。但据任玉成理事长称,这次调整,印刷部分的增长幅度在10%以内,印后加工的工价调整幅度略大,而印刷和装订的启始数量将统一按5000(印/册)计算。

  作为《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调研和起草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北京印刷协会张仲元副秘书长和鲁澎副秘书长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并就前期工作中的心得和指导工价制订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与媒体代表进行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