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mm焦距的镜头被称为标头,可能是最为普及的镜头种类了,虽然它相对结构简单和比较廉价,但却也是出现超大光圈镜头最多的一个门类了,在50mm焦距上,F1.0甚至都算不上是最大,光圈更大的变态数不胜数,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佳能在1961年为旁轴的Canon7配套的50/0.95(下图第一个),但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更牛的还有Rodenstock(罗顿斯德) 的 Heligon 50mm/f0.75投入过小规模量产(下面的那个蓝眼睛,机身是尼康S3),如果加上特制型号的线年为NASA专门设计的Planar 50/0.7镜头(下图第三个),它搭载在阿波罗计划中的绕月探测卫星上用于拍摄月球背面的地形和地貌,因此在用料和制作上不惜工本,得到的成像质量也是相当惊人的,可以说远远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力极限,嗯,还没完哦,尼康曾经也出品过定制的Nikkor 50/0.7,最后,还有蔡司给NASA单独做的50/0.65,不过这个是给哈苏机身用的。

  好吧,上面这些镜头基本上都属于有钱也买不到的,看看就行了,还是回到人间来吧。

  目前市场上还能看到的50mm超大光圈镜头中,佳能在1987年配合EOS系统的第一代EOS650发售而推出的EF50/1.0L无疑是能用钱买到的最大光圈的单反用50标头了,但佳能开发它的主要目的其实是炫耀研发能力,佳能最早将萤石镜片用于光学系统中,对于设计大口径的镜头有一套成熟且先进的技术,造就了这支到目前为止135单反可更换镜头中相对口径最大的怪物。说它是个怪物一点也不假,72mm的口径(对比一下,EF 50/1.4 是52MM口径,著名的佳能小白是77mm),接近1KG的重量(985g),镜头后部还特地做了个收口,否则根本没法塞进机身卡口里面去。以炫耀为主要目的开发出来的这支镜头也属于天价之列,售价折合人民币17000左右,在市场上流通数量很少。

  而且就成像质量来说,50/1.0在最大光圈下的锐度远不如它的同门师弟EF 50/1.4,实在有负它脑袋上挂着的红圈和“L”。但是,F1.0的超大光圈使得这支镜头的营造气氛能力和在弱光下拍摄的能力绝对无出其右者,很多时候也许你就差那一档光圈就可以记下最后一抹微弱的余辉吧。

  佳能在前年末的时候又发布了EF 50/1.2,新品售价达到了人民币13000块,果然是黑死人不偿命的价钱,但是,研磨非球面镜片和改进的新玻璃材料的应用使得这支镜头的光学表现达到了完美的极致,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点贵,可以忘记那只50/1.0了,半档光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