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鄣吴村昌硕路121号”,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小屋正上方挂着一块略显斑驳的招牌——“古鄣照相馆”。1987年春天,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村民王光法退伍回村,开了这家照相馆,一开就是37年。

  今年70岁的王光法个子不高,身材微胖,说话爽利,走路带风。坐在照相馆的柜台后,他弯腰伸手,抓出一摞硬盘放在玻璃桌面上,里面都是他拍的照片:“我积累的素材有7000多个G了。”随后,王光法又拿出一本红色挂历:“这是村里做的年历相册,印的都是鄣吴村新旧变化的对比照片,老照片都是我拍的。”

  翻开年历相册,一张张泛黄的胶卷照片和高清数码照片拼接在一起,鄣吴村的岁月变迁跃然眼前。在其中一张2006年拍摄的老照片里,归仁里老街拥挤杂乱,半空中电线挂得像蛛网,路面满是泥土坑坑洼洼,居民自建房各式各样,衣服和床单随意晾在街边;在2023年、同一地点拍摄的照片中,归仁里老街面貌焕然一新,古朴而清爽:石板路平坦宽敞,两旁的徽派民居墙白瓦黛、错落有致,碧绿的藤蔓爬满墙壁,凌乱的电线蛛网早已消失不见。

  上图为2006年王光法拍摄的鄣吴村归仁里老街;下图为2023年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拍摄的归仁里老街。

  照片对比留下村庄变迁印记。新中国成立以来,鄣吴村一直在变:村路从泥巴路到柏油路,村民住所从泥土房到小楼房,村庄面貌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乡村古建从构造腐烂到系统修复……而在这当中,“千万工程”带来的变化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基础设施升级,人居环境改善,留住古村气韵,富民产业蓬勃发展,让鄣吴村这个历史悠久的浙北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王光法拍摄的照片里,村路经常出现。泛黄的老照片中,村里几乎都是土路,一到雨天,总是泥泞不堪。而再往前数几十年,在那个鲜有照片记录的年代,鄣吴村山里的路更是寸步难行。

  80岁的村民王金娥,是20世纪60年代来到鄣吴村的下乡知青。回想起几十年前上山砍毛竹的情景,王金娥直摆手:“那个山上的‘毛毛路’,我走不来的!那么窄,天黑走夜路,用竹篾点个火把,有一次我不小心摔到桥底下,把腰都摔坏了!”

  而现在,王金娥再也不用发愁走“毛毛路”了,村里归仁里老街的石板路平坦宽敞,出村的柏油路一直通到她家。“每天早上4点20分起来,开水和早饭烧好,我就去走路锻炼了。街上环境也好,空气也好,一天走1万多步没问题的。”王金娥说。

  穿村小溪也是王光法喜欢拍的。这条人工开凿、贯流全村的水渠,因为年代久远,连村里老人都说不上来是何时开凿的。小溪总长2000余米,清澈的溪水沿着条石砌筑的帮岸,曲折地流淌于村民门前,成为鄣吴的一道别致风景,为古村落增添了几许灵气。

  “溪水有段时间可不是这样,脏着嘞。”鄣吴村村委委员张贞慧记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靠着村里的竹扇产业,村民们腰包越来越鼓,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以前上厕所用的简易粪缸,也随着老房子同步升级,但又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新房的厕所就是挖一个坑,垫些石子泥沙,但这样污水就都渗入地下水了。有人干脆接个管子,把污水直接排到穿村小溪里。慢慢就没人敢吃井水和溪水了。”张贞慧说。

  不只是溪水,那段时间,村里到处都是垃圾,有的地方甚至难以下脚。和鄣吴一样,“垃圾堆里数钞票”成了当时浙江不少村子的痛。不尽快改变农村“脏、乱、散、差”状况,城市发展得越快、搞得越漂亮,城乡的反差就越大。在2003年的“千万工程”启动会上,习同志提出,五年内要将浙江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的1万个进行全面整治,其中1000个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要想改变老百姓的习惯,很难啊。”鄣吴镇退休干部王先国回忆道,“村民乱扔垃圾,村干部就跟着去捡。一次两次,村民还觉得无所谓,可是时间一长,大家就都不好意思了,很多村民就会多走两步,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后来,鄣吴镇成立了保洁公司,保洁员都是当地村民。“自己人做自家事,大家都很上心,运营费用低、质量好,还能给村民增加收入。”王先国说。

  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是做好“千万工程”的必然要求,而想方设法激发村民热情,引导大家积极建设自己的村庄,也是鄣吴村一直以来所践行的准则。

  2014年,“五水共治”行动在鄣吴村全面展开,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一系列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落地并不容易,鄣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顾先方告诉记者:“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污水桶没合适的地方放,只能放村民家门口,谁都不愿意。于是村里大胆创新,把污水井盖设计成古铜钱的模样。大家一看,出门见财,寓意很好,慢慢就接受了。”

  鄣吴村的污水井盖设计制作成了铜钱模样。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漪婕 摄

  就这样,在村庄越来越整洁美丽的同时,村民们也对村里的事越来越支持和上心。正如王光法所说的,“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精神风貌也不一样了!”

  空闲时间,两鬓微霜的王光法会坐在归仁里老街边,看人来人往。“我是土生土长的鄣吴人,这条街陪伴了我一辈子。”王光法说。几十年来,他用镜头记录了老街由脏乱到整洁的巨大变化,也记录着鄣吴村的“不变”:“整个村庄的肌理,一些古建筑、古街道,包括穿村小溪,都被保留得很好。”

  王光法带着记者走在归仁里老街上,抬手一指:“这就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居,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走进吴昌硕故居,古朴别致的四合院里,青砖、黛瓦、石径、翠轩相映成趣,清净雅致。有着千年历史的鄣吴村,不仅有吴昌硕故居、修谱大屋、双进士门楼等多座徽派古建筑和4条古道,村里还分布着八府九弄十二巷等景点。曾任鄣吴镇文化站站长的王季平介绍:“鄣吴镇有明清时代古建筑30余处,正是这些古建筑,凝结了鄣吴的气韵。”

  然而曾经一段时间,作为鄣吴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吴昌硕故居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环境杂乱不堪。王光法拿出一张拍摄于2001年的老照片指给记者看:“屋子很老旧,里面住满了村民,衣服到处晾,院里还有不少后来搭建的建筑物。”

  上图为2001年王光法拍摄的鄣吴村吴昌硕故居,下图为2023年夏鹏飞拍摄的吴昌硕故居。

  修缮保护好古建筑,才能留住古村落的历史风貌,留住古村文化的载体依托。而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要想让古建筑更好地融入现代乡村,光靠“修旧如旧”还不行,需要引入现代的科学规划理念。

  “有了现代规划,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路径才更完整系统、合理清晰。为此,我们委托专业团队制定了鄣吴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等一系列规划。”曾在鄣吴镇工作过的镇干部肖建峰告诉记者。

  然而,规划从纸面落地并不容易。为了抢救修缮好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需要一部分村民从住了几十年的老宅中搬出,迁到统一规划的安置区。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保护古村落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关键。

  “其实,老房子的很多构造已经腐烂,安全隐患很多,生活设施也不完善。组织居民搬出老屋,既能保护修复好古建筑,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可很多已经住习惯的村民,尤其是老人,一开始不愿意搬走。”肖建峰说,“我们花了很多财力和人力成本,平均每户大概投入40万元左右,同时干部们一户一户地到村民家去,讲清楚搬迁的必要性和好处。”

  即便当时搬迁改造已经迫在眉睫,鄣吴村的村“两委”都始终坚持一个原则:群众不理解的,暂缓干;群众不同意的,不蛮干;归根结底,坚决不能干老百姓不答应的事。

  苦口婆心地劝说和真金白银的保障,最终让古村落保护修复项目顺利落地。2015年,鄣吴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吴昌硕故居遗址修复项目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鄣吴的历史文化、古风气韵,在现代得以保留呈现、大放异彩。

  在鄣吴村的搬迁安置区,一排排融汇了现代设计风格与传统民居意蕴的小楼整齐美观。谈起现在的生活,住在安置区的炒茶店老板鲁永华十分满意:“屋里生活条件和城里一样,家旁边就是卫生所、超市和银行,我还搞了个店面做生意,生活越来越好了!”

  如果说环境整治和古村落保护是“千万工程”在鄣吴落地生根的体现,那么产业转型升级,则是鄣吴人实践的深化。

  竹扇制作是鄣吴村的特色支柱产业。鄣吴镇有“中国竹扇之乡”之称,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制扇产业,年产竹扇3000万把,国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

  王光法经常会被村里的制扇企业邀请过去,拍摄宣传照。照片中,手工文玩扇讲究骨架,选材考究、精雕细琢,浸透了素雅的古韵古风;工艺品扇则讲究画面,图案丰富、色泽鲜艳。不过扇子虽美,加工过程中却存在废水废渣难以处理的问题。为了治理水污染,给村庄留下绿水青山,鄣吴人必须做出舍弃。

  2013年,鄣吴镇关停了21家小型竹扇加工厂,并对30多家企业提出整改意见,要求水资源长期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可制扇是县域特色产业和地方支柱产业,企业一律关停绝非出路。在反复论证后,同年,鄣吴镇政府投资800多万元,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厂区。3800平方米的厂区承担起了全镇制扇行业打磨、蒸煮、染色等涉污环节的生产,污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曾经低技术、低利润、高污染的制扇方式走到了尽头,如何转型?鄣吴人在古村文化中寻找答案——将制扇工艺同昌硕文化的“诗、书、画、印”深度融合。

  “工厂解散后,我就自己开工作室专做手工文玩扇,卖得很好。”峰義制扇工作室的项峰良告诉记者。近年来,鄣吴依托吴昌硕大师故里的独特书画优势,大力发展集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收藏性于一体的制扇产业。

  在鄣吴的村庄规划中,发展目标十分明确:构建以古村落旅游为主题、以昌硕文化为核心的古村落旅游格局。如今的鄣吴村,制扇产业和乡村文旅、电商直播等新业态融合,舍去单一粗放的发展路径,鄣吴制扇产业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夜幕降临,记者漫步在归仁里老街,沿街的一家家手工制扇店铺内,店主临窗而坐,或拿着锉刀制作扇骨,或提着画笔临摹扇面,专注而沉静。他们中不少人面前还立着一部手机。“我们村很多人都在做直播,基本都是年轻人。”鄣吴村后备干部黄金是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大学教师编制,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近年来,鄣吴村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成为“扇二代”“扇三代”。

  “以前卖扇子要自己拉进城里去卖,价格也不高。现在我有不少自己的客源,线下游客越来越多,网上订单供不应求,扇子从古镇卖到了北京、天津和上海。”福扇堂制扇工作室负责人胡满根告诉记者。这几年,鄣吴村的创业氛围越来越好,村民你追我赶,做扇子、开民宿、搞休闲产业,谁也不想落后。

  如今,鄣吴村的文旅融合业态遍地开花。“文化+”咖啡馆、汉服馆、美术馆、研学的消费新业态,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半日邨艺术家村落”也已与6位知名艺术家达成了入驻合作意向。

  古朴建筑、多元业态、和美乡村,王光法的拍摄素材越来越丰富了。他告诉记者:“只要我身体允许,以后争取再多拍一点,记录我们村里的新变化!”

  村庄面貌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乡村古建从构造腐烂、杂乱搭建到系统修复、面貌还原,乡村产业从粗放单一到绿色发展、业态多元……照片中的留影,不仅记录了鄣吴村外在样貌的变化,更折射出鄣吴人几十年来的生活和观念变迁。

  照片中留下了人的变化。曾经的孩童长成大人,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留在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用上快速流畅的网络服务、装上清洁舒适的厕所……屋内生活便捷,屋外环境宜人,住在鄣吴村,就像是住在一座美丽的大花园里。走到外面的,始终有个绿水青山的乡愁故园。从外面回来的,在街边开起精品民宿、制扇工作室,做起直播带货,给鄣吴村带回了新的希望与生气。

  照片中留下了村的变迁。村庄越发古色古香,文化气息越发浓厚。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缩小,鄣吴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屋内硬件设施齐全,屋外还有山清水秀、清新空气,生活幸福感更强。而创造这些村庄变化的,是积极投身乡村发展建设的鄣吴村干部群众。村的变迁与人的变化交织共振,村变美了,人变得更自信了,更有建设村庄的主人翁意识和热情了。别的不说,王光法给村里拍照片,不正像给家里老房子留念一样吗?

  照片中更留下了城与乡的相融。“千万工程”落地鄣吴,让乡村更像乡村,也让乡村与城市更好地融合。在这里,好山好水好风光,好品好物好文化,是乡村的财富,也滋养着城市和乡村。乡村的价值被更充分地看见、挖掘、利用,城与乡不只是单向保供或单向支持的关系,而是全域互动的命运共同体。

  鄣吴影像留下的不只是一个村的记忆,更是中国广袤乡土大地上乡村嬗变的共同历史。相信未来,我们将留下更多精彩的乡村影像,记录更为动人的振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