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镜头频道12月12日话说,各家的镜头昵称也为大家介绍两期了。之前的两期介绍,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的关注。更有热心网友留言,希望本编辑在写下一篇文章的时候为他介绍一下,他所使用品牌的镜头。既然广大网友这么热情,本编辑也没有理由再“太监”下去了。

  应广大网友的要求,也为了让大家可以看的更过瘾,所以这次本编为大家把剩下的其他带有昵称的镜头整合到了一起,一次性的带给大家。

  在剩下的这些镜头中,还有一些上文中没有提到过的通用昵称。所以我们要在文章开始继续为大家介绍一下,剩下的通用呢称。

  适马AF 100-300mm F4 APO EX DG HSM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叫做“大黑”。这款DG版(DG指无手动光圈设计,光圈调整必须由机身来完成,同时支持3D矩阵测光的镜头。)的适马“大黑”发布于2005年9月9日。但当时仅有尼康和佳能卡口的产品问世,宾得与索尼卡口的DG“大黑”在2007年1月27日才正式上市。

  这枚镜头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枚具有50-500mm变焦范围的镜头,几乎横跨了日常大部分经常使用的焦距。由于其变焦范围广,体积、重量以及滤镜口径都相对较大,因此获得了“BIGMA”的外号。在这款镜头推出后的几年内,受到了众多国外摄影师的青睐,拍摄题材主要集中在野生动物和鸟类。其照片之精美,几乎达到了一些专业长焦镜头的水平,由此可见这款镜头成像质量非同寻常。但就是这样一支优秀的镜头在国内却受到了冷落,关注和购买它的人寥寥无几。

  适马的这只大长焦镜头,采用了最新的镀膜技术和镜片结构,有效减轻了“鬼影”的产生。镜头的前组结构采用了两块ELD(Extraordinary Low Dispersion:特殊低分散)镜片,良好的修正了色差,有效的提升了画质。对焦系统采用的是HSM超声波马达,人们对这枚镜头最大的好感就其对焦的时候安静而又迅速。

  2007年PMA数码影像器材展的第一天,适马发布了一枚震惊世界摄影圈的200-500 f/2.8恒定大光圈长焦镜头。这枚镜头的参数非常惊人,在500mm端能够全开F2.8的大光圈,应该会有一种非常神奇的摄影体验。绿色的镜身是这枚镜头的标志,这也导致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一支军用镜头,但它确实是一支民用神镜。

  腾龙在2008年4月,推出了这枚中长焦恒定大光圈镜头。这枚镜头001的编号,足以显示其在腾龙家族中的至高无上地位。该镜使用了3枚LD低色散镜片,通过使用“内表面镀膜”的方法来将镜片表面反射现象抑制到最低程度。在整个变焦范围内,最近对焦距离均为0.95米,不仅适用于小尺寸影像传感器DX格式的数码单反相机,而且也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全画幅的FX数码单反相机上。

  腾龙AF17-50mm F/2.8是一枚设计轻巧、紧凑的大光圈镜头,F2.8的恒定大光圈适用于整个焦段。这枚镜头是专业级的Di-II系列镜头之一,采用了三片XR(高折射率)镜片,两片混合非球面镜片和一片LD(低色散)镜片,确保优越成像品质。

  近十年来宾得在135市场能够立足,靠的不是功能强大的机身,而是镜头。老牌旭光学几十年的功力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名镜,其中多为定焦镜头。而在众多定焦镜头中,有三支堪称艺术品的牛头被人誉为“三公主”。这三枚镜头不仅外观典雅复古,制作精美。而且成像出色,宾得味十分浓郁。在设计时就贯彻了“人眼视感”的理念,而不是刻意追求测试得出的数据。这三枚镜头因为是Limited版本,每年只是限产经常是一镜难求。所以拥有“三公主”之一就成为了所有宾得用户的梦想。每每谈及“三公主”都会有宾得用户表示:“只为此头入P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很多宾得用户都是手里捏着钱,犹豫了两三个月,却还是难以决定先入哪一枚“公主”。

  “长公主”97年面世,虽然年份最早,排名老大,但FA43却是小巧玲珑,俨然一副端庄淑娴的美女形象。“公主”绰号由此而来。看起来怪异的43mm焦距,却和全画幅的对角线长度相等,所以它也被称为“标头中的标头”。“长公主”的对焦环非常柔滑,手感异常舒适。对焦行程长以便于精确对焦。最大光圈虽然偏柔,但收至F4则是完全不同的锐利表现。镜头的色彩表现力较好,色彩浓郁饱满,且富有立体感,实拍效果非常讨人喜欢,让人不得不佩服宾得的SMC镀膜功力深厚。

  “二公主”99年面世,它继承了“大姐”的所有优点,并在成像上更富有粘稠润滑的质感,焦外迷人自然。而此头的外观也正如其成像,无论是银妆素裹还是一袭黑衣,都是那么楚楚动人。

  “小公主”2001 年面世,有人说它是浓缩了宾得全部光学技术的镜头。在胶片上,这是一枚不错的小广角,在APS画幅上,这又是一枚绝对好用的标头。在“三公主”中,它虽然年龄最小,但是身材却最为高挑,而素质也超越了她的两个“姐姐”。做工、光圈、成像、色彩、近拍距离等等参数,几乎都是现在宾得镜头中的优异配置,很多宾得用户评价它为“光学奇迹”。

  在摄影全面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宾得开发了APS-C画幅的DA(DA是宾得针对数码机身,重新推出的新一代经过数码优化的自动镜头)绿圈镜头。据说DA头针对数码成像的特点做了优化,使光线的摄入更加垂直于传感器,增强了照片边缘的成像。在为数不多的DA头中,宾得仍然独树一帜的发挥着其“小既是美”的理念,却又“丧心病狂”的开发了三款薄到极致的定焦镜头。因为它们实在是太薄了,以至于装在厚重的机身上面更像机身盖,所以“饼干”的绰号就此得名。

  镜头设计的非常小巧,在镜头内部还设计了内陷式的遮光罩。解析力非常出色,色彩也很好,成像锐利通透,对焦迅速。唯一的不足就是光圈小了点,毕竟那么小的镜身,还要容纳自动对焦系统,光圈确实是大不了。

  它是全球最小的具有自动对焦能力的数码单反镜头,也是三饼干中最便宜的镜头。这枚镜头拥有“三饼干”中最少的镜片结构,这也就意味着它拥有很好的透光率,可以让照片呈现一种通透的感觉。

  “饼干”中的中长焦镜头,有人说它的成像直追“二公主”,可见表现力非同一般。而且这枚镜头还被证实,可以使用在全幅的机身上面,其性价比非常之高。

  看过了“三公主”和“三饼干”之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的宾得牛头。除了以上的六枚镜头以外,宾得另外三枚比较有名气的镜头,就是被称作“星星组合”的金氏一族。第一枚“小小金”28-70mm,它是非常杰出的宾得镜头。在胶片时代它和“小金”、“大金”,组成了宾得全焦段“星星组合”。即使在数码时代,“小小金”的焦段仍然非常实用,而且在数码相机上延续了胶片时代的画质,照片表现仍然锐利,色彩也是一如既往的浓郁。这对于一枚老胶片镜头来讲,实属不易。

  “小金”的成像一直都以色彩浓郁、边缘锐利著称,广受宾得用户的喜爱。甚至在与同焦段的竞争对手“爱死小白”和“小钢炮”相比,成像素质不相上下。但是因为“小金”要沿袭宾得兼顾锐度和色彩的镜头传统,所以用了较多的ED镜片(超低色散镜片),牺牲了部分边缘成像。在重量上,拜老式的Power Zoom电动变焦系统所赐,“小金”的重量也是出奇的重。而价格上,又因为“小金”拥有一片萤石镜片导致产量比较稀少,所以价格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小金”在2004年停止了生产。

  这只250-600mm焦距恒定光圈F5.6的大长焦镜头,被誉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自动变焦长焦镜头。虽然它离我们已经比较遥远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极少数使用过这枚镜头的摄影爱好者口中,依稀看到它辉煌时期的影子,那就是:锐度极高、色彩完美、对焦迅速、至今在宾得镜头中的实力表现,都难以被复制。

  在宾得用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用宾得,你可以不知道‘三公主’都有哪些,但是如果你说没听过宾得“杯子”的话,那你可就真的孤陋寡闻了。”说实话,身为数码影像时代的宾得用户,如果不知道“杯子”为何物的话,那简直就是要被骂死的节奏了。这个大名鼎鼎的“杯子”就是宾得的FA* 85mm F1.4 IF,因为其型号标示中的“* 85”有着“星巴舞”的谐音,因此也常被称作“杯子星巴舞”或者“跳星巴舞的杯子”。其“杯子”之名的由来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它配备着一个异常精致的杯状遮光罩而已。

  又一位镜头界“七武器”的成员,在七枚传说级的镜头中,被冠以“离别钩”的响亮称号。它是宾得唯一一枚被封为世界优异摄影器材的镜头,它的故事至今仍然被宾得用户所津津乐道。这枚微距镜头之所以被称为“离别钩”,是因为传说中其成像画质实在是太传神了,以至于人们看到用它拍摄出来的照片,都会触景生情,心随所往。

  “七武器”中的第四枚镜头,也是奥林巴斯唯一一枚拥有昵称的镜头。而这唯一的一枚镜头,确是如此的具有“分量”。奥林巴斯90mm F2这枚镜头被誉为,中距离焦距镜头的不二之选,号称画质最好、光圈最大的日产微距头,它也是“七武器”中的“孔雀翎”。

  作为美能达为数不多的几枚高素质镜头之一,“大G”的成像画质可以用“卓越”来形容。“大G”是美能达专业级摄影产品中,最被信赖并引以为豪的高素质镜头,也是众多摄影发烧友梦寐以求的镜头,成像质量丝毫不逊色于尼康、佳能。

  与“大G”一样,“小G”同样也是美能达G系列专业级镜头,“小G”有着严格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在当时“小G”与“大G”一样,都是在美能达“超级图象质量”计划下被生产出来的高素质光学镜头。

  “七武器”中的第五枚镜头,也是美能达最辉煌时期的标志性产物。相信不用多说大家也应该知道,能够拥有“七武器”称号的镜头,无一不是变态的存在。STF是英文 Smooth Trans Focus (影像平滑)的缩写。这支镜头拥有F2.8的光圈,却只有T4.5的进光量。在镜头内,装有名为“Apodization optical element”的变迹光学元件(使镜头中心部分的通光量较多,而越趋向周边时通光量越少。),官方把它称为“变迹滤镜”。该滤镜中心薄而透明,往四周逐渐变厚,从而实现特殊的散焦效果。

  “七武器”中的第六枚镜头,也是最强光学品牌徕卡家的镜头翘楚。“长生剑”据说是徕卡的第一支民用APO镜头,最初是由徕卡设计师Walter Mandler在70年代初,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军用镜头,所以对无限远的成像画质进行了优化。1975年这枚镜头,在位于加拿大的徕卡制造车间开始了批量生产,一直到1998年才停止生产。之所以会叫它“长生剑”,是因为它的拍摄方式与剑的攻击方式如出一辙,剑锋所指,一击命中。

  “八枚玉”的名号,也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它是徕卡所有镜头中,唯一一款使用8枚镜片M35mm F2镜头,是公认的层次和影调最丰富的徕卡镜头之一。由于其产量较低,让它一度成为徕卡用户们最梦寐以求的镜头。

  徕卡50mm F1.0是传统135相机的光学产品领域中,第一支达到F1.0通光孔径的镜头,其通光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的瞳孔。它在还原点状光源时几乎没有耀斑现象,彗差(经光折射后,在被射面无法结成清晰的光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彗星形光斑,则此光学成像误差称为彗差)和漫射光控制能力亦无人可及,灰阶的丰富程度和质感的描写力度至今也是业界难以逾越的标尺。

  可以说徕卡作为很多人心中贵族摄影器材的代名词,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在Photokina 2008展会上,徕卡发布了一颗光圈达到令人吃惊的F0.95光50mm标准镜头。和很多超大光圈镜头一样,这枚50mm/F0.95 ASPH也被莱卡冠以了拉丁文“NOCT”夜之镜的称号。

  它是“七武器”中的最后一枚镜头,同样也是卡尔蔡司的“人像镜王”。 在蔡司公司众多的故事里,Planar T* 85mm F1.2无疑是中的。它共有AEG的50年周年纪念版及MMG的60周年纪念版两个版本,全部在德国本土生产,是卡尔蔡司为Contax高级会员专门打造的优异镜头,集合了蔡司最顶尖的制造技术及最好的玻璃材料与工艺,而且是限量发售。

  蔡司100mm F2微距镜头,是一支具有较好近摄刻画效果的镜头,其镜中的纤小主体细节明锐,生动清新,最大光圈时也绝无边缘失光造成的画质下降。然而,蔡司100mm F2在专职于微距摄影的同时,又是一款“不务正业”的典范。一些人像摄影师尝试利用它迷人的焦外渐变效果去拍摄人像,最后的结论是蔡司100mm F2所营造的柔中透锐,锐中含柔的独特效果深深打动了摄影师的内心。

  到目前为止,所有本人知道的镜头昵称,已经全部为大家介绍完毕了。也欢迎大家在文章的最后给我们留言进行补充,让我们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