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海盗,原文标题:《聊下互联网出海人常出现的三个误区》,题图来自:AI生成
互联网技术的本质:信息技术的一种,也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本质是解决信息的处理和存储问题,信件邮政是信息技术,书籍印刷是信息技术,报纸发行是信息技术,电话传真也是信息技术。
而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其实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运作的企业们。但这个定义其实非常不严谨,比如最依赖信息资源的金融二级市场,以1801年成立的伦敦证券交易所为例,经历了从信件下单,到电报下单,再到电话/传真下单,最后是互联网下单。如果按照此类定义,伦敦证券交易所也能被称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份子?
光看这两幅图表,其实不难看出,电商零售比起线下虽然在逐年迅猛增长,但现阶段还远非最主流的渠道。电商大哥亚马逊,至今流水还未赶超沃尔玛,而top10企业里,除了亚马逊是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外,其他都是传统的零售企业。
1. 如果我是一个跨境零售电商从业者,抛开“跨境”和“电商”两个修饰词不谈,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我就是干零售业的。
2. 如果我是一个干铺货电商的,在美国,我的竞争对手可能是潜在客户家10公里外的沃尔玛,一脚油门就到。如果我是卖小五金的,在the home depot出售的竞品有专业的销售人员帮忙选购各种不同规格的五金件,以及进行安装指导。在德国,我的牛仔裤可能5公里外的Aldi就有同款,还能试穿和随时售后。我最大的竞争对手并不一定在亚马逊上,也并不一定在线上,对于消费者而言,怎么方便便宜拿到心仪的产品,就是最核心的产品交付,才是关键。我的“跨境”和“电商”两个标签对于消费者而言完全无感,这是我自己的业务形态罢了,而且这两个标签还带来了很多消费者体验上的劣势。
而且以上所有传统零售企业,现在都有自己的电商平台且都在蓬勃发展,假以时日,当在线销售额超过线下的时候,是否就成了互联网企业了?别忘了,现在被称为互联网企业的Netflix,从1997年到2010年主营业务都是通过邮寄出租DVD光盘,除了要在网站上下订单和内容库量级外,业务模式和20多年前中国大街小巷常见的VCD出租摊业务没有太大区别,Netflix很津津乐道自己1999年创造了月会员费订阅出租模式,但那会儿我老家的VCD店其实都有这种业务。
有多少互联网公司,大家都是+互联网罢了,流媒体也就是把DVD出租业务搬到了线上。
也正是这个道理,人口超过两亿人,中等收入的巴西,Online dating的盘子一年也不过5000多万美金,但头部平台就有6~7个,也就相当于100家小型夜店的流水,而巴西当地夜店的数量是上千家,实际人们用在dating上面的花费是这个数字的上百倍。小开发者去巴西做Online dating现阶段看来成功率大概率不如去当地开夜店。
由此在我看来,只有必须依赖互联网上的网状信息分发关系(多对多的信息分发)才算纯粹的互联网业务。
同类逻辑就有许多变种,比如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这种大DAU产品,但从游戏品类上可以说一个是TPS一个是MOBA,也有完善的电竞赛事,看起来和其他游戏没什么两样。但其实这种大DAU全民游戏,本质上已经成了一种半熟人社交平台,大家开黑就是熟人社交,游戏内容本质是在提供社交话题。这两者的存在已经堵死了很多社交新产品存在的可能,但同时又塑造了陪玩等新生态。
很常见的情况,出海人用一句话概括/判断一个国家市场的整体情况,老海盗不能说这样是完全错误的,毕竟一个国家维度的判断代表着当地的经济、文化、营收环境等很多东西。
但多少人做全民服务性产品?而且全民服务型产品其实也就满足的是一个或大或小的需求,而不是用户的24小时。大家的业务在地理纬度上无非服务一个国家的一小部分人罢了,或者一大群人的每日5分钟,在这个情况下,单纯用一个地理纬度进行概括判断其实是很偏颇的。
举个例子,一般认为全世界整体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北欧,北欧人口大致就是2756万。中国14亿人,前2%就是2800万,我可以不用任何数据就下结论,中国财富的前2%持有者,整体物质生活水准肯定比北欧强。如果我是奢侈品行业从业者,或者任何服务有钱人的业务,大概率中国市场远大于北欧。
继续切片,买断制单机游戏,日本是美欧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市场,1.2亿人口,人均GDP 3.3万,一年买断制游戏(不含硬件)大概是35亿美金的市场,算下来ARPU 30美金。中国前10%财富的人群有1.4亿,购买力其实比日本还强,只要培养出消费习惯和版权意识,这个市场只会比日本大。这次黑猴子(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也是在教育和激活这个市场,说实话,年初的时候我把黑猴子终身销量看到500万,已经觉得自己很乐观了,毕竟对于我们这一代玩家而言,大部分早就对国产买断制单机游戏的未来绝望了。
世界永远是动态变化的,消费意愿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变化是一天天的,永远不是突然转向。1960年日本才刚开始可以自由进口咖啡豆,60年代末雀巢带着速溶咖啡杀进了日本市场,到了1982年,日本已经有超过16万家咖啡厅,并成为了亚洲最大的咖啡市场。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印度,之前普遍认为印度非电商业务难以盈利。但疫情激活了整个印度招聘市场的在线化,领英印度分站,不知不觉中年营收已经超过了2.2亿美金,净利润超过了2000万美元,印度企业服务的闭环已经打通了。这是人群维度,商务类人群,可能只占印度的10%,但已经养活领英印度了。
从时间切片维度来说,truecaller这个老牌全民型工具软件,在印度地区的年收入也来了1.26亿美金,对于一个工具产品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所以“印度互联网服务没办法赚钱”这种只基于地理要素的判断是很有失偏颇的。
一个是还没有进入市场的预研中,极容易给潜在用户打上了xxx语言用户的标签。
家庭背景:霹雳州怡保市一个广东裔小业主家庭的长子,家里人平时用广东话/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育背景:3~6岁和7~12岁,分别就读于私立卫理幼儿园和圣母玛利亚华小,同学里90%都是华裔,教学语言主要是普通话,另有专门的英语和马来语课,Kevin chen和同学之间用华语沟通。
13~17岁,就读于公立SMKJJ中学,同学里华裔占1/2,数理化科教学用语是英文,其他科目为马来文教学,Kevin Chen在这里第一次有了马来裔和印度裔的朋友,Kevin和他的华人同学之间用华语沟通,如果有非华裔在场,大家就用英文沟通。
18岁~22岁,就读于吉隆坡私立sunway大学,教学语言为英文,同学大部分是华裔,少部分是其他族裔和国际学生,Kevin也在这里第一次有外国朋友和不会讲华语的华人朋友,为了方便,Kevin的朋友圈子都是用英文沟通。
23岁~35岁,一直在吉隆坡某私营零售企业从事图形设计工作,是个典型的多族裔公司,公司的工作语言为英文。
早上8点下楼,从马来人阿姨那里买来了椰浆饭(说的马来语),并在华人饮料档口购买了白咖啡(说广东线点到公司后,基本都在开会(英文),期间在茶水间遇到相熟的同事,相互之间闲聊了五分钟(华语)。12点和同组同事去附近吃福建面,之间一直闲聊公司八卦(英文为主,夹杂华语和广东话),吃完饭顺便去邮局交了交通罚单(说的马来语)。五点下班后,开车去和中学同学吃饭的路上接到了老家表妹的电话(华语),之后表妹把电话递给了妈妈(广东话)。女朋友是个不会华语的英文家庭背景的女生,所以约会全程都是英文,包括保龄球馆和餐厅也是全英文服务。9点约会结束后,Kevin回家打开了HBO GO,看了两集《权力的游戏》后沉沉睡去。
(华语/英语,主要是联络长辈和学生时期的朋友,熟人关系链),Instagram(英语,主要是工作后的朋友和半熟人关系链),小红书(华语,陌生人关系链)。
游戏:Kevin长期玩的游戏有三个,分别是《战地1》亚服,WOW台服,以及《无尽对决》。《战地1》在马来西亚属于相对小众的游戏,Kevin主要是和线上陌生人一起用英文玩,《无尽对决》是和学生时代一起打dota的老朋友们一起开黑,是英文圈子就讲英文,是华语圈子就讲华语,但大家都用的英文界面。而wow的话,Kevin其实一开始玩的是澳大利亚服,但发现自己难以融入当地的公会,所以转战和自己同文化背景的台服,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会。
马来西亚并不是特例,这个地球上,日常使用超过一门语言的人,其实是超过一半的,像中日韩这种相对单一的语言环境其实是少数。但对于大多数多语者而言,语言并不是均匀使用的,而是像Kevin一样,面对特定的人和场合使用特定的语言,而且对于每个语言的掌握能力也不是均匀的,所以单个语言标签并不适合,必须要在特定场景下,才能打语言标签。
总之在多种文化/语言中切换,是一个连续的光谱,并不是一个0和1的与非门。而且文化和语言也是相互影响的,50年前我相信没人能预言taco会成为美国主流饮食文化之一。
看起来也是很不错的英文用户对吧?但哪怕这群人,也很少去听音乐,印度spotify 每周top 50,我就没见过有非印度本土音乐出现过。去到夜店,无论高中低档,西化的还是本土的,放的也全是本土音乐,印度在本土音乐太强势,哪怕有这么多讲英文和世界市场绑定在一块儿的人群,但他们也不会被美国唱片公司裹挟。印度的英文用户,在大众文化消费上,其实还没有只讲汉语的中国人“美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