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摄影师林恩的镜头,我们得以一窥自然界中常被忽视的微小生命:从细致入微的昆虫,到神秘莫测的蛇类,再到形态各异的菌类。在今天这篇文章中,林恩不仅分享了他在技术上的精进,更重要的是,他展现了一位艺术家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摄影历程:作者从2013年开始接触摄影,经历了从数码相机到单反相机的升级,最终专注于微距摄影,特别是昆虫、蛇类和菌类的拍摄。

  #微距摄影技巧:作者强调控制焦平面的重要性,建议先从远处拍摄再慢慢靠近,以及利用高像素相机进行后期裁切。

  #蛇类摄影:详细介绍了寻找和拍摄蛇类的方法,包括观察蛇的情绪、选择最佳拍摄时机,以及安全问题等方面。

  我是一位热爱生态摄影的微距摄影爱好者。在年少时,机缘巧合中接触了几天单反,发觉摄影是一件非常酷的事。可惜囊中羞涩,相机是公司的,只能在工作中使用,后来也常常借用朋友的单反记录生活,从此,热爱摄影的欲望默默地在心中发芽了。

  直到2013年,我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数码相机。从此它成了我随身携带的物件,用以记录我的所见所得。但又苦于性格比较内向,在人群中不敢拿出来拍照,只限于热衷于花花草草。无意中发觉在花丛中拍拍蝴蝶瓢虫也是不错的选择。

  半年后,我发觉数码相机已经满足不了我了。2014年,我又花“巨资”买了单反相机,配了一支600元的二手手动镜头。就这样,我开始了长达11年的微距摄影之路,摄影也成了我现在所做的工作。

  我一直以为自然是治愈的,它的一切,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我享受在大自然中慢慢行走,跨过山川,踩上青苔,聆听虫鸣鸟叫,夜寻蛙声蛇迹。山野间的微风总会带走我一身疲惫。长期独自行走于自然之间,让我学会坦然接受孤独,坦然接受大自然中所发生的一切,越发地平静去感知自然。

  我喜欢平等地去看待自然之中的事物,以人类的角度去欣赏不一样的小生命,用相机去赋予它们另一个生命。

  器材只是工具,但好的工具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微距摄影来讲,器材也没太多的特殊性,无非是微距镜头的选择。从早期使用的低像素单反到现在的微单都可以使用。不过对于我而言,我更喜欢使用高性能的器材来进行微距作业。

  自从 X-T3更新到X-T5、X-S20、X-H2,体验过4000万像素带来的好处之后,我就偏爱高像素的相机。同时,我也时常使用1亿像素的中画幅富士GFX100S拍摄蛇类、两栖动物等。

  很多人会好奇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微距镜头,其实在我的拍摄需求中,不同的场景都会使用到不同焦段的微距来表现不同的需求。

  比如短焦镜头 XF30mmF2.8 R LM WR Macro,我大部分时间都会用它来追求细节,或在拍摄极小物体时使用。它的最近对焦距离是1厘米,这意味着我几乎可以贴近被摄物以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与更丰富的细节展示。甚至在拍摄蛇、蛙等动物时,我可以直接将镜头怼到它们的脸上拍摄,以表现动物的冲击力与镜头感。而且短焦镜头在夜晚拍摄时布光更为方便。在日常扫街记录生活时,这个镜头作为我的挂机头也极为轻便,从远景近景或由大变小都能应付自如。

  在自然光条件好的情况下,我会使用 XF80mmF2.8 R LM OIS WR Macro或 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进行拍摄。中长焦镜头通常我会在比较杂乱的自然环境中使用。利用大光圈虚化不必要的背景,它能够让我更突出主体,获得一张干净而又唯美的画面。同时,这个焦段的镜头在我独自一人夜晚拍摄作业时,也能够简单地布光,利用闪光灯等人工灯光进行拍摄。

  XF150-600mmF5.6-8 R LM OIS WR的出现,让我有了一个不错的长焦选择。富士X-H2配 XF150-600mmF5.6-8 R LM OIS WR成了我理想的组合,在短期拍鸟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它是一支非常出色的超长焦变焦镜头,而且手持一天都不觉得累。

  我的工作场所一年四季会更换不同的花海,在拍花时,我会通过相机屏幕,调整变焦镜头焦段,不停去寻找理想的花朵画面。同时也使用富士胶片模拟,常常会得到意外的惊喜,同时也省了后期处理的时间。

  微距摄影很大的魅力在于能够展示更细致的纹理与精美的细节,可以把不起眼的昆虫或者令人恐惧的物体在镜头前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因为微距镜头本身景深比较浅,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控制好焦平面。不管是使用大光圈还是小光圈,理想的焦平面会让细节更丰富与立体。

  拍微距的人大部分都很“贪心”,总想与昆虫靠得越近越好。但是在很多自然条件下,我们并没有办法捕捉到最佳的距离。比如受地形限制,或者面对一些容易飞走的昆虫。这种情况下,我习惯于在远处先拍一张,然后慢慢边拍边靠近。如果昆虫飞走了,这样至少还能保留一张照片。

  得益于富士X-H2的4020万像素和富士中画幅GFX100S的1亿200万像素,即使后期随意裁切一下,依然能够保证我的正常商业图库使用需求,更不用说发朋友圈了。

  如果我不在拍昆虫的路上,那我肯定是在拍蛇的途中。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昆虫拍摄后,我发现自己越拍越痛苦。往往会因为题材的局限性而无法获得摄影带来的欢愉,渐渐变得乏味。这种乏味在腐蚀我对摄影的热情。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决定暂停拍摄。在半年的时间里,我独自一人去大自然中静思,观察自然的风吹草动,直到我鼓起勇气去尝试多年来想拍又不敢拍的蛇类。

  为了了解蛇类,我开始频繁地独自开车进山寻找并观察蛇类。每次寻蛇,我都会记录今晚看到几条蛇,它们的品种如何。根据天气来总结自己对蛇类生存习惯的判断。这几年来,我也开始收集本地蛇类品种的图片。

  对蛇类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习惯在晚上8点出发,9点左右到达一些山脚悬崖、河床、山涧、灌木丛等地方寻找蛇的踪迹。按照平时的观察经验,每晚都能看到一些蛇类,多时一晚能见到20多条不同的蛇。

  对于看到的蛇类,我不急着拍摄,而是会先观察蛇的情绪是否平稳。有些游蛇比较怕人,我也是能拍就拍。大部分的剧毒蛇看到人时,都会进入攻击状态一动不动,这个时间段,反而是我的最佳拍摄时间。

  如果拍摄出来的效果不错,我会从多个角度去拍摄。其实蛇在我眼中,就像看人一样,也有美与不美的区别。蛇的皮肤也因老嫩、大小、粗细的关系而直接影响其油润度和色泽。特别是下雨天,蛇在爬行过程中容易粘上泥土和烂叶等杂物。如果是少量可以在后期处理干净的还好,如果过于脏或者有些蛇是有伤的,我就不会拍它。毕竟重新找一条比繁重的后期去污要来得轻松。而且每次找到蛇,都会有不同的角度、机位、品种让我选择。

  本地蛇类中我最喜欢的是竹叶青。每次看到我都会拍一拍,喜欢它的色彩,特别是它每个角度都很好看。而且大部分时间竹叶青在树枝上等待猎物时,都是攻击的状态,慢慢靠近拍摄都比较安静容易拍到。在拍摄过程中,动作一定要缓慢,不能有过激的大幅度动作,因为在它面前,我们人类就像一团火焰,它也是非常紧张的。

  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形态多样的小型菌类。起初,我以为菌类只是常见的大型蘑菇,或者一些奇特的菌类只有在云南这样的地方才能找到。但当我花了很长时间进行菌类拍摄后,我发现了不少形式多样的小型菌类。

  当亲眼看到这些小菌类时,我惊讶于它们的微小,小到几乎不易被发现。它们就像森林中渺小的灰烬,如同尘埃。但透过微距镜头,这些微小的生命又像是在废墟里绽放的自然之花。

  在梅雨季节,很多潮湿的阔叶密林、农村里堆放的柴火堆、菜田中的篱笆桩,都是我寻找菌类的目标。在森林的落叶堆中,我会一点一点地翻找,因为在黑暗中,常常会有一些透明的小菌类隐藏其中。

  在拍摄菌类时,我会根据需要在 XF80mmF2.8 R LM OIS WR Macro和 XF30mmF2.8 R LM WR Macro两个镜头之间切换使用。当光线允许时,我会使用 XF80mmF2.8 R LM OIS WR Macro配合自然光拍摄一些干净唯美的画面。但在雨季的森林中,光线往往昏暗而复杂,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使用闪光灯。

  在拍摄超小型的菌类时,XF30mmF2.8 R LM WR Macro能够非常贴近被摄物,获得我想要的放大倍率,而且对焦速度快。考虑到在梅雨季节的密林中,一天可能需要进行十几个小时的拍摄作业,XF30mmF2.8 R LM WR Macro的轻便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拍摄菌类前,我都会仔细观察它的形态,寻找细节丰富或者形状独特的部分作为切入点。特别是当多个菌类同时出现在一个区域时,我会尽量让焦平面照顾到整体效果。拍摄手法其实与其他题材类似,关键在于多拍多看,不断积累经验。

  在一次冲动之下,我连续花了三个月时间疯狂收集菌类的生长过程。从户外到室内,再从室内回归野外,我在山中搭建防护棚,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移动电源问题,尝试各种地点和方法去记录菌类的生长,在不断的失败中也在慢慢积累经验。

  微距摄影让我得以深入探索自然的奥秘,发现平凡中的非凡。无论是昆虫、蛇类还是菌类,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对生命的礼赞。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摄影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欣赏和尊重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我的山野之旅虽然孤独,却也因此而自由,让我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诉说大自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