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统筹规划支撑防疫防控、复工复产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疫情期间,在市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充分依托“我的常州”APP、“常州政企通”等公共服务平台,陆续开发上线多项服务功能,为防疫防控、复工复产提供助力。

  其中“我的常州”APP上线“返常职工直报”、“常州健康码”,通过部门数据联动比对,及时了解企业复工人员状况,生成“健康码”超过400万人,为企业复工复产分级分类防控提供支撑。“常州政企通”微信公众号上线“复工通”“快贷通”“企业口罩预约”和“助企发展政策服务指南”等功能,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其中,“复工通”提供企业复工相关政策和服务,日均访问量超10万人次;“快贷通”吸引19家银行入驻,为600多户中小企业争取5.06亿元的初步授信;“企业口罩预约”上线万余家企业提供复工防疫物资;“助企发展政策服务指南”汇编金融、税收、就业等14类共150余个服务事项,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落细,点击量近100万人次。推出“抗疫人力资源调剂平台”“返常包车”,推动企业复工防疫物资、资金、劳动力、交通等资源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

  2、市卫健委大力推进防疫防控、复工复产“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和支撑工作

  紧急建立“云视讯”应急指挥体系,卫健委(局)、定点医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心血站、急救中心等抗疫机构间采用多点视频会议形式进行在线信息交流和工作部署,在显著提高防疫防控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抗疫人员的有效隔离,避免了交叉感染隐患。组织和发动医院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开展网上发热咨询,通过方便快捷的预约挂号、网上问诊减少患者在旅途、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的暴露时间;配合市大数据局,提供“我的常州”互联网医院功能支持。按市政务版要求,提供电子政务“一网通办”所需数据。同时,为常州健康码以及防疫防控、复工复产工作提供相应的诊疗和检测数据。

  3、市应急管理局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集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重点打造提升了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全市3.6万多家各有关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数据,基本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各个方面的信息。系统与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市人社局共享了部分企业信息,打通了互联互通渠道,实现了市、辖市(区)、镇(街道、开发区)、村(社区)四级均可在同一平台根据不同权限对企业进行精准监管。依托常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集中开发了覆盖2.6万多家企业的“冶金等工贸专项整治”“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模块。通过视频培训、电视电话会议,引导企业开展系统模块使用,鼓励在家利用网络上传专项整治、疫情防控、复工筹备等工作情况,成效较为明显,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4、市交通运输部门强化指挥调度,打通交通物流环节,保障应急物资运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大力推行数字化政务服务,推进不见面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实现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业户、车辆网上年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二是贯彻落实《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以“互联网+”引领交通物流转型升级,畅通物流循环。目前我市已有5家货运平台取得了网络货运许可,另有3家平台正与省交通运输厅进行系统对接。平台运营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资源,提供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三是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系统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应急保障队伍,配齐人员、车辆和设施设备,并开展经常性演练,确保应急响应期间拉得出、打得响。

  5、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精准、可控、有序”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依法依规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企业陆续平稳复工。

  一是迅速制定出台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市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做到“四个到位”,辖市区政府落实“八个一”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指导意见的宣传引导,及时公布申请流程、咨询电话,在新闻联播、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宣传我市企业智能制造、稳步复工、援助武汉等优秀事迹,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力度,有效缓解企业对复工复产的疑虑。

  二是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帮助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制定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助力企业恢复生产的意见》,实施“金融支持畅血脉,稳岗就业定心丸,降本减负纾困难,服务精心更精准,财政扶持组合拳,确保企业信贷增量,提高企业融资获得率”等20条惠企政策。市工信局和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疫情防控应急融资工作机制,提供专项融资额度50亿元;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对相关项目按技改设备投入的12%提供补贴。市工信局充分发挥软件和信息化手段在人员健康管理、创新诊疗模式和远程协同办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征集到6家企业的7个免费用于疫情防控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保障生产物资配套。市、区工信部门为加强应急物资保供,派出专门队伍,实行“驻厂员制度”,督促帮助重点物资企业满负荷生产,同时积极动员纺织服装企业转产防疫物资。口罩生产、消杀用品企业全力生产,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此外,还对外地需常州紧急配套的115家企业进行了复工生产协调。

  总结提炼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先进做法,完善不足之处,将代表的有益建议运用到工作中。

  发挥“我的常州”APP、“常州政企通”两大平台作用,汇聚更多部门涉企服务,积极发挥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快实现各类涉企政策的精准推送,深化涉企服务的部门联动,为建设常州五大明星城市提供坚实助力。根据《常州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9-2022年)》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推动实施“常州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常州市级应急指挥中心智能化建设、业务应用支撑系统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和数据治理。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监管+应急调度”,建立“线上”监管与“线下”现场执法协同机制。整合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各业务系统,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移动应用等应用服务,形成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业务平台;汇聚地震等部门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为防范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建设集约式预约挂号平台和一站式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常州市“智慧健康”服务体系,为市民(患者)提供优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推动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诊疗、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设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综合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发热病例、流感样病例、住院肺炎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信息,以便早期发现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及时规范处置相关疫情。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着手全市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按照优化设计、提升功能、完善方案、分期建设的要求有序推进,做好各类物资的储备和区域布局工作,加快建设适应储备管理和保障要求的基础设施。市本级规划筹建 “三大物资中心”,即新建公共卫生物资保障中心、提升建设应急救援救灾物资调运中心、共建民生救济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含国防综合保障中心以及红十字会应急保障中心)。加快建设物资储备综合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应急储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物资储备设施建设、保管、动用、轮换和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地方储备物资全过程、自动化监管能力。建立各类物资储备主管部门间物资储备信息共享公用和协调机制,实现全市储备物资的动态调节,提升资源统筹利用水平、物资调配效率和协同保障能力。

  积极开展推进常州数字经济发展相关课题研究,加快我市产业数字化,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全新生态。拟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一是在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切实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在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四是在发展数据融合新业态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大力发展具有产业比较优势的行业平台经济,积极发展应对疫情催生和推动的线上消费、无接触配送、智能化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五是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完善提升政务数据,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