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了,大家翘首以盼的性癖考栏目堂堂复活!很明显,这次的主题就是“福瑞”(furry)。

  你知道的,咱们这个栏目一直致力于发掘人类多样的性癖,前两天易碎老师也跟大家探讨过有关“宝可梦色色”的话题,不过这种特殊的爱好让他有些难以理解,这也是性癖考没有写过furry的原因之一。

  至于为什么突然要写furry,也是因为前两天易碎老师在“宝可梦色色”的话题上,把宝可梦归结为了furry,而我作为编辑部唯一的原教主义furry控,马上纠正了他的错误。除此之外我还发现,编辑部里对furry的基本概念有误解的同事不止他一人,看来不好好解释一下是不行了。

  “福瑞”,即英语单词“furry”的音译,本义为“覆盖毛皮的、毛茸茸的”,引申义则为亚文化名词,经常出现在泛二次元领域。

  其实“furry”是有翻译成汉语的专有名词的,即“兽迷”,只是大家习惯了音译,导致“兽迷”的叫法出圈度没有那么高。

  其实很多人都对furry的定义有着非常严重的认知偏差,认为只要是“有着动物元素的人”就算furry,殊不知这种观念在本质上就是错误的。

  说到“拥有动物元素的人”,想必大家脑海里已经冒出很多个形象了,这里我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明日方舟》举例,毕竟这游戏里大部分都是“拥有动物元素的人”。

  有狼耳有狼尾,也不能说跟动物毫无关系,但……这确实不能算furry,因为“拥有动物元素的人”本质仍然是人,这种应该被称为“兽耳娘”;而furry是“拟人化的动物”,本质是动物。(主语都不一样)

  拟人化的动物,即为拥有语言能力、能直立行走、拥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独立思考、穿着衣物、出现其它人类特质等的动物(人类尽管属于动物,但不包括在此列)。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定义为furry的拟人化动物至少包括以上两项。因此,判断一个角色是不是furry,最基本的一点即为“是不是动物”。

  顺带一提,欧美奇幻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半兽人”并不是furry,因为他们不是动物。

  其实“动物拟人”这种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已经这么干过。在公元前2600年苏美尔人制作的金牛头竖琴上,就有着许多动物双足站立、进行人类活动的画面:

  在著名的儿童文学《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就是因为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兔子洞,从而展开了一场奇遇。

  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讲述的也是一群“会说话的动物们”所经历的故事。

  俗话说furry控要从娃娃抓起(没有这种俗话),仔细一想,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很多都是“动物拟人”。经典的比如《黑猫警长》、《蓝猫淘气三千问》、《虹猫蓝兔七侠传》,这些动画里的动物形象都是标准的furry。

  而furry文化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是指这些看起来毛茸茸的动物拟人化了,那些没有毛的鱼类、虫类、蜥蜴类、甚至是幻想生物的拟人化,也是一种furry。

  如果细分的话,不同种族的furry也有着不同的名称,最常见的哺乳类叫作“anthro”,爬虫类、龙类叫做“scalies”,鸟类叫做“avians”,鱼类叫做“aquatics”,半机械类叫做“protogen”。当然,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追求细分,都统称为furry了。

  讲了这么多二次元中的furry,也是时候提到三次元中的furry了。什么?你问三次元怎么搞furry?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兽装。

  或许在外人看来,“兽装”就跟玩偶服差不多,但它和玩偶服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形象都是兽装装主自己设计的,也就是所谓的“兽设”。

  由furry爱好者们组成的兽圈并不排外,任何人都可以喜欢furry,加入furry,不过圈子里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兽设”。

  兽设是由个人想象出来的furry形象,它不论种族、不论毛色瞳色、甚至是半机械兽也无所谓,只要没有剽窃抄袭,它就是你在兽圈中的形象,是你在其他“毛毛”眼中的模样。

  找到兽装师按照兽设画出三视图,然后用三视图来制作兽装,一整套流程下来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但却可以让你梦想中的自己化为现实。

  或许很多人都听说过furry画师的定价总是很高,但furry控们似乎完全不在意,安然接受了这种比一般向稿件昂贵的价格,以至于让外人觉得“furry控钱多到可疑”。

  我并不否认兽圈里确实很多有钱人,但这不代表所有furry控都是有钱人。他们或许只是学生,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或是压岁钱,才能去找心仪的画师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样子,这跟想买东西的普通人并无不同。

  如今提到furry,不少人都会联想到“男同”,包括我的一些非furry控亲友也这么认为,而我也因为在《最终幻想14》中玩了大猫种族,多次被人误以为是男同。

  furry控里有很多的男同的说法我也不否认,但盲目地把furry控跟男同划等号,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偏见,不论性别、性向,每个人都有喜欢furry这种毛茸茸形象的权利。只是有些个例扰乱公序良俗,在互联网上被无限放大,导致外人对兽圈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到底为什么会喜欢furry呢?这和每个人不同的经历有关。就我而言,这或许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动物。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动物世界》,最喜欢的书籍类型是动物小说,喜欢去动物园,曾经梦想当饲养员,养过兔子养过仓鼠,无师自通撸猫撸狗手法,甚至小时候的一大爱好是学各种动物的叫声……

  我承认,自己很享受跟动物相处时间。比起跟人类社交,跟动物相处要单纯得多、简单得多,不分高低贵贱,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最原始的的生物本能;指尖传来的毛茸茸触感也总是能让人放空大脑,身心都被柔软治愈。

  这种对动物的喜爱也反映到了我的“furry观”上:每只“毛毛”都是单纯的动物。我也不太想称furry为XP,或许爱好更为合适。而且只要不扰乱公共秩序,任何XP都有存在的权利,不必戴着有色眼镜去揣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