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检察院通过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厘清电子产品翻新产业合法经营与侵权犯罪的法律界限,有效防止和减少了侵权犯罪,为产业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给电子产品翻新产业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福音。”“给我们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正向的引导作用,受到广大中小二手电子(产品)经营商户的欢迎。”10月24日,广东省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军向记者连续点赞深圳市检察院“电子产品翻新产业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
“在我们看来,这对二手3C行业来说是及时雨,为翻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使行业能更好地释放生产力,以清晰合规的创新方式来开拓市场。同时,引导公众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定位为循环经济企业的万物新生集团增值业务部负责人仇佳文这样评价。
今年10月,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全国印送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典型案例”,共30个。其中,深圳市检察机关以“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以下简称“合规指引”)推动电子产品翻新产业优化升级,成为全国检察系统唯一入选案例。
2021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接到了一起案件——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以李某平、张某兵、颜某川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李某平是一名在深圳华强北从事二手电子产品买卖的生意人。他寻找卖家收购大量二手iPad平板电脑,并购买假冒的iPad平板电脑零配件,然后雇用张某兵、颜某川等人在租来的加工窝点和仓库进行翻新处理后再将翻新电子产品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看似简单的假冒注册商标案,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却引发了“销售二手电子产品是否侵权”的争议。原来,公安机关在案发现场共查获了180台iPad平板电脑,经苹果公司鉴别,这180台iPad平板电脑中,有67台通过“维修”的方式对产品进行了翻新,包括更换屏幕、系统内存、返回键、外壳等,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产生误认。但是,其余的113台主要是通过轻微擦拭、抛光等方式进行翻新,未对电子产品进行“实质性改变”。
这个问题在法律界颇有争议。“电子产品翻新行为的法律定性,是否一律应认定构成违法犯罪;翻新信息充分披露与否,对行为定性是否产生影响;如何避免商标纠纷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等问题,应当从法律层面进行深入解读。”深圳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何勋告诉记者:“对于具体翻新行为的最终定性,我们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考虑。”
以该案为例,检察机关认定67台通过“维修”的方式对产品进行了翻新,并且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产生误认的,为假冒苹果公司注册商标商品;而另外113台因未对电子产品进行“实质性改变”,可适用商标权利用尽原则,不应认定为假冒苹果公司注册商标商品。
2021年8月16日,深圳市龙岗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依法以被告人李某平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万元;被告人张某兵犯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4万元。颜某川则因犯罪情节轻微,系从犯,参与时间较短,归案后能如实供述,自愿认罪认罚,被检察机关决定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事实上,这样的案件并不是个例。近年来,电子产品翻新商标侵权案件不断增加,情节严重的更被认定为假冒注册商标类的犯罪行为。以深圳为例,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5日,深圳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商标权类犯罪案件1418件2707人,其中涉及电子产品翻新的案件有347件640人,案件及涉案人数分别占比约24.5%、23.6%。
“这347件案子的一个显著共同特点,就是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消费者对产品来源的误认。”深圳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二级检察官助理王正中说,这对此类案件的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此,深圳市检察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课题组,对电子产品翻新的法律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课题组从翻新行为的类型与市场、商标的“识别来源功能”、“品质保障功能”、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原则”、翻新行为的定性及合法翻新的方式要求等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提出:“检察机关在认定电子产品翻新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时,须从是否影响商标识别来源功能发挥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翻新程度及方式进行判断,其中擦拭及抛光型翻新一般不认定为侵权,而‘维修及重构式翻新’则有被评价为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空间。”
深圳市检察机关办理的347起案件背后,是一个虽然市场庞大但也面临巨律风险的产业。
党的二十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强调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在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极快的今天,回收利用二手电子产品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需求。据业界预测,我国目前已经积累了10亿余部废旧手机,不但造成巨大的浪费,也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产生严重威胁。这种情况催生出了一个千亿级的电子产品翻新产业。
然而,与其他产业不同,电子产品翻新产业使用的“原材料”是已经进入消费领域、仍然标有商标权利人的商标的电子产品。尽管2018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鼓励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但由于市场上存在以翻新机充新机、以翻新机充作原装二手机、翻新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商标侵权案件不断出现。
对此,业内人士显然有更切身的体会。“之前由于合规标准和规范的缺失,侵权和犯罪界限模糊,市场鱼龙混杂,恶性竞争,行业内不规范经营的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法治意识淡漠的小作坊随心所欲,合规意识强的企业则谨慎观望,‘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非常明显,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仇佳文说,“我们迫切需要产业层面的刑事合规指引,这样一来可以塑造行业标准和规范,为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也有助于建立行业声誉和提高消费者信任度。”
在深圳,这个问题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的“心病”。李军告诉记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深圳也是我国电子产品聚集地,“电子翻新产业拥有一个巨大的千亿级市场,我们拥有1300余家成员单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合规标准缺失,侵权和犯罪界限模糊,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外界对‘翻新等于山寨’的认知误区,导致华强北商圈发展面临极大困难。”
刑事司法大都是对案件作出是否违法犯罪的负面评价,但在整个产业缺乏规范的情况下,能否作出正向引导呢?
这个问题也是深圳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正在思考的。这个成立于2021年4月的年轻团队,不满足于简单地就案办案,传承了深圳作为改革先锋的精神,有着干事创业的“雄心”。
“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工作起步晚,但我们希望向着打造知识产权标杆性、引领性司法裁判标准的方向努力。”何勋认为。
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深圳市检察院全面梳理总结近年来深圳市电子产品翻新产业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案件特点,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市场调查,起草了合规指引并征求苹果、华为、荣耀、OPPO等主要手机厂商及万物新生集团等二手电子产品回收利用龙头企业的意见。
2022年4月25日,深圳市检察院举办了“电子产品翻新产业高峰论坛”,发布了全国首个电子产品翻新产业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
合规指引提出了引导产业主动充分披露信息等15条具体指引要求,其中主动充分披露信息、显著标注“翻新”标识、限于抛光及一般维修、选用可靠零部件等必要性指引,与从严把控产品质量、规范翻新产品销售等推荐性指引,为电子产品翻新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亮起“绿灯”,起到了为合法翻新正名的作用;而禁止使用易致混淆的称谓和标识、翻新使用的零部件不得为假冒或侵权零部件、外包装及配套产品不得侵权、禁止“重构”电子产品、任何翻新行为均不得涉及商标标识本身等禁止性指引,则从反面为产业发展划定了“红线”,从司法下游为电子产品翻新产业厘清了合法经营与侵权犯罪的法律界限。
“合规指引因时应势,给指引,要言不烦;划红线,旗帜鲜明,同时也能起到为合法翻新正名的作用。翻新企业只要一册在手,领会精髓,把握要义,守住底线,合规经营,自可名正言顺,无需缩手缩脚。电子产品翻新产业,也就大有可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彭学龙如是评价。
深圳市检察院知识产权办案团队深知,纸面上的文件,只有“用”起来,才能“活”起来。
合规指引的发布,引来电子翻新产业的强烈反响。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万物新生集团等相关从业者纷纷来访,希望得到法律上的更多帮助。深圳市检察院也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加强合规指引宣讲,保障电子产品翻新产业从业主体、知识产权权利人、消费者三方合法权益,推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发展。
2022年底,万物新生集团华南总部入驻深圳华强北,并把“合规翻新”列为集团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入驻深圳与合规指引的出台是有密切联系的。合规指引在深圳首发,反映了深圳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及创新的市场氛围,让我们集团对在深圳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仇佳文说。
今年10月底,2万平方米的中国二手电子交易中心在华强北盛大开业,“合规翻新”四个字赫然出现在交易中心的招商广告上的显著位置。“合规指引是我们敢于构建这样一个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二手电子产品展示交易平台的底气。在检察机关的合规指引下,我们协会连续组织编制了电子产品翻新标准、二手手机交易标准、二手手机出口质量标准等多个行业标准,推动形成以合规经营为底色的全新产业链,为电子产品翻新产业开辟了新赛道。”李军介绍。
合规指引通过正向引导和负面清单,厘清了电子产品翻新产业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红线”,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相关案件数量显著下降。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深圳检察机关受理侵犯商标权类案件中涉及电子产品翻新案件22件,案件数量相较去年同期减少47件,降幅达到三分之二。
“成绩取得,得益于深圳市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队伍创新活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习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为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建设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贡献深圳检察力量。”深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小东总结道。
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以来,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综合履职,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知识产权案件。检察机关连续两年有工作做法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充分说明知识产权检察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的充分认可,更是知识产权检察人员专业化、职能综合化取得的积极成效。
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解决知识产权领域难点堵点问题,更好服务创新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深圳市检察机关的电子翻新产业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指引,正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深圳市检察机关从办理的大量刑事案件中,总结出对一个产业发展具有正向引导作用的合规指引,提供了更优质的检察“产品”,推动了一个产业的优化升级,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