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宝贝tri》世界观延续初代,但人设等多方面有了显著变化事实上,《数码宝贝》系列在2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全年龄大众向”的IP向着“小众向”IP的演变过程。而在此过程中经历了粉丝沉淀后,数码宝贝的IP拥有者万代南梦宫最终选择了目前较为稳健的高龄向路线,围绕初代的企划战略。

  而如果我们详细回顾,却会发现万代和动画的制作公司东映也绝非从一开始就准备靠初代“吃一辈子”,只是曾经的“血性”和“野心”在商业上遭受挫败后,不得不转而回到更为保守的动画策略。曾经“昙花一现”的辉煌,和走向大众的初代动画初代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因为动画引进等时代原因,在中国国内曾经作为一代青少年的童年情怀而存在着,其主题曲《Butter-Fly》在国内动画迷中几乎家喻户晓。在日本本土以及欧美也取得不错的反响和商业成绩。

  而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人的情怀,很大程度上和《数码宝贝》最初的市场策略有关:《数码宝贝》最初选择了“全年龄大众向”的动画策略,使得在90年代12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对这一IP很熟悉。

  这一动画企划获得了成功,虽然对原作设定大幅删改,却也同时将动画推向了大众,引发了广大青少年受众的共鸣,真正打开了知名度。这一动画路线基本贯穿了前四代动画。

  “去初代化”与“开拓新观众”的失败在《数码宝贝》昙花一现的几年中,万代和东映并没有真正地选择守着初代动画变现,而是采取了相当积极的进取策略,希望不断开拓新观众,将《数码宝贝》打造成新一代的“大众向”动画。从2001年之后,他们就开始了“去初代化”的商业行为,比如最知名的三代动画《数码宝贝 驯兽师之王》(2001)。

  初代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 平均收视率 11.2% 周边收益 160亿日元二代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 02》平均收视率 11% 周边收益 144亿日元三代动画《数码宝贝 驯兽师之王》平均收视率 9.9% 周边收益 79亿日元四代动画《数码宝贝 无限地带/最前线亿日元 无论是“有口皆碑”的《数码宝贝 驯兽师之王》还是延续了“去初代化”商业策略的第四代《数码宝贝 无限地带/最前线)均在收视率和周边收益层面,较前代有不小的下滑。

  反而是在爱好者群体当中“千夫所指”,口碑不佳的二代动画《数码宝贝大冒险 02》(2000),由于继承了初代动画的世界观而商业反响不错,几乎继承了初代90%的收视率和商业业绩。

  《数码宝贝》的老东家——万代,正是靠动漫周边、玩具起家的公司,随后才开始对ACG领域上游进行布局,包括制作动画。

  《数码宝贝》的收益中,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玩具。 周边销售额和商业业绩的大幅下跌,真正刺中了《数码宝贝》系列的“命门”。这一挫折让制作团队不得不暂时停下手来进行“反思”,甚至于对后面的商业策略进行调整。而虽然《数码宝贝》在短短四年之中从一个可以冲击准一线的大众动画一落千丈到停播的原因,一直都在被讨论。但是,不论原因是因为整个IP管理和运营混乱,还是制作团队频繁变动,亦或是主旨丧失对新一代青少年的吸引力,客观事实都指向了开拓新用户的“大众化”商业策略。至此,“开拓新观众”和“去初代化”的策略逐渐开始转变。

  同时该系列在游戏上也开始摸索出针对高龄群体、以“成人化”剧情为卖点的游戏。近几年来圈内不少人好评的游戏《数码宝贝 物语 网络侦探》,在日本的分级为“Cero:C”,即建议15岁以上游玩的游戏。

  无论系统再老旧,只要是适应市场的需求,都可以是积极的元素。尽量为这些“高龄玩家”,已经工作的“大龄驯兽师”们降低游戏操作学习成本,基本成为了《数码宝贝》目前的核心思路。 当然,无论是《数码宝贝tri》也好,还是《数码宝贝》新作电视动画也好,还是各个平台的游戏也好,从制作团队到声优,早就是全新团队了。然而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依旧还需要“高举初代旗帜”,以争取到老玩家,即整个系列基本盘的好感和认可。

  结语综上所述,今年播出的《数码宝贝》新作背后,其实是《数码宝贝》一部20年来的“血泪史”: 曾经辉煌一时,踌躇满志,渴望扩展用户群体,做成大众向动画,结果铩羽而归,损失惨重,入不敷出,留下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痛定思痛,转向较为保守的策略,围绕初代,勾起情怀,稳定自己的基本盘,但是旱涝保收,虽然低收入但是也低风险;

  资本逐利,商业策略无关是非对错,然而只希望新作动画能够不被过多绑架,体面地重归大众视野。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