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们发布的《12款稀世经典老单反竞猜》上半部分,非常受读者们的欢迎,大家都对原作者能将相机从产品,到品牌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如此系统的进行阐述而感到非常钦佩,并且这种竞猜的形式也非常吸引人。从中我们确实可以学到相当多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把原作者从个人收藏中挑选剩下6款老单反的竞猜题目提给大家,形式不变,依然先PS掉机型LOGO,然后在文章最后公布答案,并有详细的讲解。如果您还没有看过上半部分的文章,点击顶部的链接去瞧瞧吧。
提示一:这一台相机有一项世界靠前,知道是那一项吗?
提示二:这是某大厂设计(但不是自己生产)的普及(或说是廉价)机种之一,虽然同系列的其他机型有些生产时间比较长,但这一型号却很短(约一年左右)。不过此系列中不论哪个型号的销量都不十分理想。而该厂的下一个一普及型则十分成功,甚至成为了行业的经典。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的什么型号?(答案将在第7页公布)
这个型号的相机在135底片的SLR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可以说这一型机种是今天SLR的先驱。
许多对老机有相当认识的朋友从外观就知道厂牌,但重点是机型您知道吗?不过,这部相机是同型号的稍晚第二代,最早那一代产量太少,非常难找到。
十几二十年前,这个机型与另一部相机相互竞争(提示一中的世界靠前), 不过目前尘埃落定,这一型的确是世界靠前。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的什么型号?(答案将在第9页公布)
提示二:生产这部相机的厂家十分有名,但这部机型却是普及版,另一家生产的类似机型是高级版,不过两者(不论谁先谁后)对后来类似机型的影响都非常大。
提示三:这部相机的快门既非镜间叶片快门、亦非帘幕快门,而是一种很特殊但后来不再使用的快门机制。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的什么型号?(答案将在第11页公布)
提示一:这部相机虽然没有抢到最先发表某种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以今天的目光而言,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却是有此功能而最先上市的SLR机种。第一个发表有这种功能相机的厂家反而落后推出。不但如此,该厂家还放弃了原先的设计!
提示二:提示一中两个厂家的不同设计,已经变成现在两个SLR相机设计该功能的主流方式。
提示三:设计这部相机的厂家已经退出相机生产相当长的时间。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的什么型号?(答案将在第13页公布)
提示二:这部SLR的快门机制在SLR阵营中也是少有的,虽然在非SLR世界中也曾经有厂家用过这种快门。
提示三:这是一部没有用五稜鏡眼平式的SLR,虽然这不是创举、但也是最先几型不用五稜鏡的SLR(见第七篇的Nikkorex Zoom 35),此后这种设计就不多见了(但并不是没有了)。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的什么型号?(答案将在第15页公布)
这是SLR自动对焦史上史前的机种,看看它的镜头就不难了解;上面前三张照片的相机都装了卷片马达与资讯机背,第四张是把镜头取下的样子。这套设备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
照片中是50mm的标准镜头,与所有早期生产自动对焦SLR机型的厂商一样,另一个自动对焦镜头是35-70;例外的是Nikon F3AF,它只有80mm与200mm。
当然,这是一部在市场上失败的自动相机,自动对焦的SLR要到Minolta的Maxxum 7000(在日本叫做Alpha 7000、在欧州是Dynax 7000)出现才算成功。
这家厂在当时生产的机型都很类似、不太容易分辨,不过照片中的是最优异产品。请问这是什么厂牌的什么型号?(答案将在第18页公布)
这是Nikon的Nikkorex Zoom 35,大约从1963年2月开始生产了一年多到两年的时间。它是世界靠前台装了不能更换的变焦镜头的135 SLR(其实相当于今天的高端DC),下面是两张保留了商标与厂牌的照片:
Nikon在1959年3月发表了Nikon F,并于同年6月上市。Nikon F很快就席卷了专业SLR的市场。虽然Nikon F没有创出什么世界靠前,但却是把当时科技集大成的系统。系统这两个字加上高可靠度与相对完整而且高品质的镜头群是Nikon F成功的主要关键。当时另一部流行的机型是Asahi Pentax S、K、H等,但走的是轻量化的大众路线,同时期的Canonflex则并不很成功。
但是Nikon却非常期望能够插足中低端市场,于是在1960年3月推出了Nikkorex 35。Nikkorex 35是一部不能换镜头的135规格SLR相机,它的镜头是为50mm f/2.5,使用Citizen(西铁城)生产的镜间叶片快门(1s~1/500s与B门),不过没有快速归位反光镜片(rapid-return或instant-return mirror)。 这部Nikkorex 35没有用传统的五棱镜,而改用由四片镜面模拟的porro棱镜。不但如此,机顶镜头上方还装了与光圈快门连动(使用Selenium)的测光表(但没有自动曝光功能)。这部机器是Nikon设计、外包给它厂生产,不过上市后问题不断而且销路不佳,于是Nikon不得不在1962年推出改良版Nikkorex 35 II。
Nikkorex Zoom 35的机顶相当简单(见下面的第一张照片),只有上片扳手、快门钮、闪光灯座与倒片旋钮,闪光灯座旁边的小窗是曝光正确的指针(观景窗中也有一个)。因为Nikkorex Zoom 35是基于Nikkorex 35 II开发出来的,所以也没有快速归位反光镜片,而且用由四片镜片模拟的porro棱镜取代五棱镜,于是Nikkorex Zoom 35的取景器较暗而且像RF机身般地偏一边(见下面的第二张照片)。
Nikkorex Zoom 35的操作完全集中在镜筒上(见下面的照片)。镜头最前方是对焦环(从1.2米到无限远),接下来是变焦环(标了43、50、60、 70、86等焦距段)。再下来的是快门速度环,可以用的快门速度与Nikkorex 35的相同,从1s~1/500s加上B门,选定的快门速度会在小窗口中显示。另外,在镜头底部还有V、X与M的设定。最接近机身的是光圈环,光圈值从f3.5~22,光圈环底部还有一个扳手用来设定ISO值(见照片中最接近机身的长型窗口)。所以,Nikkorex Zoom 35的操控全在镜筒上,很像早期德系使用镜间快门的镜头(比如Hasselblad 500 C与C/M的蔡司镜 头),好不好用就看个人习惯了。
除了上面介绍过的Nikkorex 35、35 II、AUTO 35与Zoom 35之外,Nikon也在1962年推出了可以换镜头的Nikkorex F,就是简单型的Nikon F。这一型号的相机也没获得多大成功,于四年后(1966)停产。所以,Nikon在日系SLR萌芽时期(1950年代中到1960年代中)在中低端市场一直没有多大起色,虽然在专业市场上Nikon F一支独秀。在中低端市场上,是Pentax的天下。在Nikon方面,一直到1965年7月推出Nikkormat机型后才算是扳回一城;Nikkormat从1965年起一直生产到1970年代末期,算是相当成功的中档机型。
虽然1912年4月起Ihagee就开始生产相机,但使Ihagee真正在相机历史上留名的是1933年2月在莱比锡春季展览中推出的Exakta(在国内曾被译作:爱克山泰 )Vest-Pocket(简称VP Exakta),不过据称VP Exakta在1932年底就已经上市(待考证),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台小型SLR。不过这个小是相对于当时的SLR而言的,在1930年代的SLR差不多都是第六题(点击进入)Miroflex那个尺寸,不过大小会随底片的片幅而异,但至少都有2英寸3英寸大小,另外Leitz在1925年,Zeiss Ikon在1932年都已经推出了135片幅的RF机型。
这部VP Exakta用的是当时流行的127底片,照片大小约略是65mm x 40mm,比目前的645格式稍小一些。下面两张照片是1935年到1937年份的VP Exakta,它的特征是机身右侧三个给闪光灯用的插座(这是Ihagee的创举)。VP Exakta是一部外型简单、但内部却复杂的相机,在那个年代就有了焦平面帘幕快门,速度从1/25秒到1/1000秒,加上B与T门(后期机种更可以长达12秒,这个12秒到1/1000秒的快门速度要到1970年代初期才被赶上)。请注意,这个时代快速归位反光镜的技术还没出现。
随着Leica与Contax开始普及(不过仍然是有钱人的玩具),Ihagee当然也要踏入135片幅的领域,而且当时各大镜头厂为了在1936年柏林奥运展现实力都纷纷研发长镜头(Zeiss的Olympia Sonnar 180mm f/2.8就是最有名的产品)。不过,RF机使用长镜头对焦有困难,通常135mm是极限,要不然就得加装额外的设备,从这个角度来看,SLR就有绝对的优势。
在大家都不认为可以把VP Exakta缩小到135片幅的前题下,Ihagee的工程师在1936年莱比锡新年展览时推出了Kine Exakta,即VP Exakta的135片幅改良版。这是世界上的第一部135底片(36mm x 24mm)SLR!下面照片是Kine Exakta的顶部,在左下角部份可以看到上片扳手,这项功能要到二次大战后才在其它机型上出现。上片扳手下方的转盘是底片计数器,右上方(见照片)是只能设定1/25秒到1/1000秒、 B与T门(德文是用Z)的第一个快门速度旋钮。照片右上角是设定1/10秒到12秒的慢速快门速度旋钮,上片扳手旁边的扳手是控制上片(V)与倒片(R)用的。Kine Exakta的底部就是倒片旋钮与脚架孔,所以就不多说了。
Kine Exakta前面很简单(见下面的照片),机身右侧的三个孔是承袭VP Exakta的做法,挂闪光灯用的。机身左侧靠近中央银色面板的是快门钮。看到这里必然发现Exakta的操控方式与今日的机型完全不同,主要的操控机制全在左边,必须用左手操作(上片与按快门等等),当然底片也从右向左卷!另外,机身的型状呈梯型,这是Exakta机型的特色,而且镜头也在机身正中央,这要到Contax S出现后镜头才开始移到左边(点击进入),也就是今天常见的造型。
Kine Exakta并不是第一台用爪式结构交换镜头的机身,但它却是最简单的系统之一,在此之前Zeiss Ikon Contax(1932)的爪式机制就相当复杂、 而且较长焦距镜头的装着方式还不相同。Kine Exakta前方靠近镜头处有一个扳手(下面第一张照片),把它向下推可以松开勾住镜头的部份,从而取下镜头,于是镜头与机身的爪就十分清楚了(下面第二张照片)。这个结构要比Contax的容易用得多,而且装卸也快得多。
Kine Exakta用的是腰平(或俯视)式取景器,因为1936年代时五棱镜还没出现。按下机身与观景窗之间的按钮就可以把观景窗四个叶片弹出来(见下面的第一张照片),后方叶片开了个长方形的孔,前方则有一片放大镜(见第二张照片)。1936年Kine Exakta第一型的放大镜是圆的,从1937年起的第二型放大镜就改成方的了,两者的放大倍率都是4倍,但方型放大镜的面积较大。
腰平(或俯视)式取景器,顾名思义,就是向下看取景对焦的。取景器四个叶片围着的是一片底下是毛玻璃另一面是放大镜的对焦屏,但是在1930年代还没有裂象或微稜对焦屏的技术,所以在毛玻璃上对焦不十分容易。Kine Exakta的做法是让使用者把这片放大镜倒下来,贴在对焦屏上把影像放大帮忙对焦。因为没有五稜鏡,在对焦屏上看到的影像是左右颠倒的,在拍摄移动被摄体时相当麻烦。为了克服这一点,在把放大镜平放后取景器前后两个空格正好构成一个瞄准具,使用者从后方框向前看,再调整眼睛的位置使得正好可以看到前框的边缘,视角就是50mm镜头的视角,当然使用者就得用估算距离或用泛焦距离对焦。
Kodak公司在1901年推出120格式纸背卷装底片,但没有多少相机厂家(当然Kodak本身除外)为这个底片生产较小型(比如6x6)的单反相机,直到1934年才开始改变。请注意,在此之前Rollei就已经推出了4x4与6x6的机型,但这些都是双眼反射(TLR、亦即Twin-Lens Reflex)机型。
目前很难界定谁生产了第一部中片幅的SLR,因为中片幅不客易有精确的定义,勉强算来,我们在第八题(点击进入)提到的,在1933年上市的VP Exakta(片幅为65mm x 40mm,使用127格式底片)可以算是先锋。不用120底片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底片太大容易弯曲,纵使是Rollei也是从4x4开始的。到了1930年代初,120底片(以及当时的620底片)慢慢有了改善,中片幅的SLR才相继出现。第一台6x6 SLR相机是Eichapfel生产的Noviflex(1934),接着是1935年Bentzin的Primarflex与Kochmann的Refl ex-Korelle,其中Primarflex己经有了Hasselblad的影子(据称Viktor Ha sselblad曾经在Dresden做过练习生,但是否在Bentzin则不得而知)。其它两者的造型很像稍后的Exakta 66。Primarflex与Reflex-Korelle是相当精美的相机(特别是Pri marflex),而且都使用焦平面快门(但是问题很多),简单又比较便宜的机型要等到1936年Kamera-Werksttten Guthe & Thorsch推出本篇的Pilot 6之后才出现。
这部Pilot 6(与Primarflex和Reflex-Korelle相比)是十分简单的机型。下面照片是相机的前方面板,镜头不能更换,是Enna-Werk生产的Ennatar 75mm f/6.3(还有其它类型的镜头),对焦是靠转动镜头完成。为了简单方便,光圈根本没有叶片,使用者只要转动镜头上的旋钮就可以把不同大小的开孔转到镜头中央;它一共有四个孔径,不过机身与镜头上都没有标示(也不容易找到手册),实在看不出各个开孔大小的f值到底是多少。
Pilot 6剩下来的操控都在机身右方的面板上,下面照片中镜头是在画面右上方之外(不在画面中),而左上方是机身的顶部,这个关系不难从开头的两张照片看出来。照片左下方的是上片旋钮,它右边的扳手是把反光镜片扳下来成45度以便对焦用的(在1936年还没有快速归位反光镜片),在Pilot 6中得把反光镜扳下来后才能设定快门速度。中央黑色的圆圈是用来选快门速度,把银色的突起向下按就可以转动(银色的)扳手,转动时会出现1/100、1/50、1/25、B与T等快门速度(只有这几个)。上好反光镜、定出快门速度之后,把(照片右上方的)快门钮向下方扳就可以拍摄。
因为Pilot 6使用腰平取景器,把相机顶上的盖子拉开来就会露出对焦用的毛玻璃(见下面的照片),四片叶片后方的那一片列出了一系列专利号码,前盖两边有可以把一个放大镜转出来的小旋钮。因为Pilot 6没有快速归位反光镜片,如果镜片没有扳下来成45度角,毛玻璃上就会看到下方呈梯型的反光镜片,把镜片扳到45度才可以看到从镜头而来的上下正确但左右颠倒的象。
按下快门后反光镜片绕着后方的轴旋转向上回弹,因而露出空隙让镜头的光可以到达底片,这是下面的第一张图。在反光镜片向上转到某个程度之后,框框K也带着挡片B向上转(下面第二个图)、从而挡住镜头来的光,所以从M起露出到B挡住的时间就是快门速度,因此M与B相当于帘幕快门的前帘与后帘。1930年代时帘幕快门很不可靠,镜间叶片快门又比较贵,所以这个断头台式快门无疑是个简单的折衷,但它只有三个快门速度(B与T除外),是个缺陷。
上面看到的Pilot 6是最早的一个型号,稍晚的机型的快门速度扩充成1/20s~1/150s再加上B与T门,这两型Pilot 6的生产年份是1936年到1938年。在1938年推出的Pilot 6可以换镜头(使用螺纹),快门速度又扩充到1/20s~1/200s加B与T门,而且右边面板的操控变得更加简单,与后来的Pilot Super相似。但这一型的Pilot 6只生产了一年(1938),就被Pilot Super取代。
Pilot Super(见下面照片)的生产年份从1939到1941,它前方面板有个独特的设计,可以换镜头,加上遮光框可以拍16张645(6x4.5)照片。取景器盖上方突起的部份是个测光表。一些早期的Pilot Super也叫做Pilot 6,所以在旧货市场上很可能会看到照片那样的面板,但却挂了Pilot 6标记的机型。下面第二张照片是Pilot 6与Pilot Super的比较。
Topcon在1932年9月1日在东京创立,最先叫做Tokyo Optical Co,后来改成Topcon Optical Co。Topcon早先生产军用光学器材(比如望远镜等), 从1933年起为其它日本相机厂设计并且生产摄影用镜头。1936年Topcon生产了她的第一部相机Lord,这是用120底片拍645格式(6cm x 4.5cm)的RF(连动测距)机型,不过这部相机在市场上没多大成功。此后,Topcon陆陆续续生产了些RF与TLR(双反)机型,有些颇有好评另一些则平平,这个趋势要到二次大战之后赶上SLR潮流才有所改变。
日本最先生产SLR相机的是Asahi Pentax,我们在第二道题中提到过,是1951(或1952)年的Asahi Pentax I(点击查看),但这部相机并没有今天见惯了的五棱镜。日系相机中第一部装了五棱镜的是在1954年推出的Miranda T(也叫做Miranda Standard),第二部是1957年的Asahi Pentax与Asahi Pentax S以及Topcon R,接下来才是1959年的Nikon F与Canon的Canonflex。所以,Topcon可以说是日本最先生产SLR的厂商之一。
Topcon R在1957年并不能算是一台很杰出的SLR,但有两点值得提出来。第一,它的快门按钮是在机身右前方的面板上,似乎承袭了战后Contax S与Praktiflex的特色(请看上部的第四题:点击进入)。到了1970年代之后,Topcon才把快门按钮放在相机顶部,也就是如今熟悉的地方。不过有趣的是,Topcon的另一系列叶片快门SLR机型的快门按钮却都在常见的位置。第二,Topcon R装镜头的是Exakta爪式结构,这项特色从1957年Topcon R起用,直到1979年的Topcon RM 300才换成Pentax的K卡口,不过这已经是Topcon生产相机的尾声了。
Topcon从Topcon R(1957)起,经过Topcon R II(1960)、Topcon R 3 Automatic(1960)、Topcon RS(1962)的发展,然后在1963年推出Topcon RE Super,这可以说是Topcon最优异、最好也许可以直接挑战Nikon F专业相机龙头地位的机型。Topcon RE Super与Nikon F实在相差不远,两者大小与重量在感觉上差不多(与1962年的Nikon F Photomic相比,因为Nikon F没有测光表),都有可以更换的取景器,有景深预览功能(DOF Preview),快门速度到1/1000秒,有测光表(但Nikon F Photomic的不是TTL测光),全开光圈测光等等,但Topcon RE Super没有反光镜上锁(mirror lock-up)的功能。另外,在做工方面,Topcon RE Super与Zeiss Ikon的Contarex相近、十分精美漂亮,与Nikon F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为什么Topcon RE Super没有成为口耳相传像Nikon F般的一代名机呢?是因为它的测光系统,Topcon RE Super的确是一代名机,它无法在市场上存活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Nikon在1965年推出的Nikkormat FT。Nikkormat FT在功能上与Topcon RE Supper不相上下(不过测光系统不如RE Super),但价格却便宜许多,再加上完整的Nikon镜头系列,使Topcon RE Super失去它中高阶机型的风采,但又无法与轻便型的Pentax相比,于是Topcon就渐入困境,再加上其它经营上的困难让Topcon在1970年代末期退出SLR市场。
Topcon RE Super最值得称道是它的TTL测光系统。一提到TTL测光,人们马上会想到Pentax的Spotmatic,指出这是世界靠前部TTL测光的SLR,但事实上这是有讨论空间的。Pentax的确在1960的Photokina展出史上第一部TTL测光的SLR:Spot-Matic,但在1964年正式上市的Spotmatic却用了完全不同的TTL测光系统,这表示1960年展出的原型机系统有潜在的困难,才会在1964年的生产机型中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系统。
Pentax在1960年Photokina展出的系统是这样的:在机身中对焦屏下方有一根短杆,它的前端有一个测光用的感应器(Pentax叫它做Spot-Eye),一般情况下这根摇杆缩在机身内,测光时按机背上的测光按钮就把这根杆子摇出来使感应器位于画面的中心部位进行测光。因为感应器很小,测光的区域是画面中央的一小部份,算是今天的点测光,这是Pentax把这部原型机叫做Spot-Matic的理由。但这个系统在机械上不容易做得好,而且点测光对一般人而言不容易使用,于是在1964推出的生产型Spotmatic中Pentax放弃了这个系统,而改在五稜鏡内观景窗两侧各装一个感应器测光,这就变成中央加权重点测光,但Pentax却没有把机器改名,所以Spotmatic并不是点测光。请注意,稍后的Leica M5与Leica-Minolta CL都用这个系统,但短杆是向下摇放到底片画面的中央。
在1963年推出的Topcon RE Super的TTL测光系统要比1960年的Spotmatic原型机先进很多,而且变成往后许多SLR测光系统的蓝本。Topcon工程师认为最好的测光方式是在镜头后方,但SLR镜头后方有反光镜而无法直接装测光表,所以他们想出的点子是装在反光镜片后方。为了要让镜头来的光可以到达反光镜后方,工程师把镜面的镀膜刻出如下所示的线条,于是到达线条上的光线会穿越反光镜而进入测光感应器,其它部份的光线则会被反射到达观景窗。刻了线而使反光镜透光的部份容许7%的光通过,因此到达取景器的光是原来的93%,一般是看不出差异的。
有了7%的光之后,测光表装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装在反光镜背部!Topcon的工程师用两个CdS(硫化镉),做成细带状放在反光镜下方,下面的照片是个示意图。这两个CdS一个测弱光、一个测强光,合并后的测光结果用来控制曝光,取景器中与机身上方都看得到指针,表示目前使用的光圈与快门速度会曝光不足、正常或过曝,而且指针会随调整光圈与快门速度而改变,所以测光与曝光系统是连动的。相比起来,Topcon RE Super的这套测光系统要比早它两年的Asahi Pentax的S potmatic原型机好很多,而这一点正是让Topcon RE Super留名相机史的主要原因。因为Pentax在1964年才推出量产型的Spotmatic,所以SLR史上第一部有TTL测光的产量机型是Topcon RE Super,而不是Pentax的Spotmatic。
在快门速度旋钮左上方有一个小按钮,按下后可以把观景窗向后拉出来,下面的照片就是取下稜鏡后的样子。因为Topcon RE Super的测光表在机身里头,这个棱镜就只有取景用的光学元件,而且换棱镜(比如换成腰平或俯视观景窗)也不会影晌测光。如果测光表在取景器内部(譬如Pentax的Spotmatic或Nikon F Photomic),买取景器时就得付出里头测光表的额外代价,所以慢慢地各SLR厂家(当然不是全部)就把测光表放到机身中。另外,不少机型还可以换对焦屏,但有些对焦屏失光率较高;如果测光表在观景窗内,因为对焦屏挡住了较多的光,还得修正曝光,但在机身内的测光表就不会有这个问题。由此可知,Topcon RE Super的测光方式对往后SLR设计的影晌。
Topcon RE Super使用Exakta卡口,所以接环右边(面向机身)有一片卡住镜头用的扳手,我们在讲Exakta时看到过(见第八题,点击进入)。在1960年代初期SLR前景混沌未清时用M42与Exakta接环是个好策略,因为立刻有大量的高品质镜头可以使用(譬如Carl Zeiss Jena的Biotar 75mm f/1.5、 Sonnar 135mm f/4与Sonnar 180mm f/2.8等等),不过Topcon本身也生产了一些高品质的镜头。在镜头右上方机身边上的是景深预览扳手,在左侧的是快门按钮(上)与自拍按钮(下)。
Topcon RE Super有开放光圈测光的功能,但并非每一个Exakta镜头皆如此,事实上测光机制可能还不相容,因为开放光圈测光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把Exakta镜头装到Topcon RE Super上只能收小光圈测光。Topcon RE Super相容镜头后面有两根短连杆(见下面的照片),运动距离比较大的连杆(照片上方)把镜头的光圈值传给机身。把镜头装上机身后光圈永远开到最大,在拍摄时由机身的拨杆把镜头上运动距离小的连杆(照片右方)拨到预设的光圈值,简单实用。
Topcon RE Super从1963年到1971年大约生产了九万台(实在不算多,所以二手市场上并不多见),依它们序列号码大致可以分成四型如上表所示。这四型差异不大,第一型的ASA/ISO只到800,往后各型到1600。有人建议用反光镜上刻纹分别第二与第三型,他们认为第二型较稀疏(见本篇前面的照片)而第三型较密,但事实并非如此,本篇照片的相机是第三型,但反光镜却是较疏的第二型。最近有人展示了Topcon RE Super用过的反光镜刻纹,居然高达七种不同型武,而且与各机型并没有很明显的关连,所以用序列号码应该比较可靠。另外,Topcon的美国进口商是Beseler,所以美国市场上挂的是Beseler的牌子,在1972年RE Super的改良版以Beseler Super D上市,序列号码是71xxxxx。但是,到了1972年SLR市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那时Canon与Nikon分别有了F-1与F2,相形之下RE Super的改良版已经落伍,但Topcon仍然坚守原有的技术,终于市场逐渐流失,而在1970年代末退出相机市场。
这是Olympus Pen F,最显著的部份就是机身右侧的哥德体F这个字母,下面是保留了商标与厂牌的两张照片。Olympus Pen有两个系列,都是所谓的半格相机、第一个系列是非单反,从1959年起生产,另一系列是叫做Pen F的单反相机,从1963年起生产。Pen F系列一共有三个型号,Pen F、Pen FT与Pen FV。本文的机型是第一型Pen F,生产年份是1963到1966年。
Olympus Pen F有三项SLR的特色。第一,Pen F是唯一的量产SLR半格相机,虽然非SLR相机在二次大战之前就有半格或近半格的产品。第二,Pen F是唯一使用旋转式快门的SLR,虽然旋转式快门在战前就有欧美厂家装在非SLR机身(譬如电影机)上使用。第三,Pen F没有使用五棱镜,而是改用镜面与棱镜混合以缩小机身,但这并非Olympus创新,因为同年的Nikorex Zoom 35也如此(见本文第七题,点击查看),而且也有其它欧系机型采用类似设计,不过Pen F是第一部让反光镜片左右弹(而非上下弹)的SLR, 这个设计后来用在Olympus E-330 Evolt或Panasonic L1的数码单反上。
讲到Olympus Pen,就不能不提到整个Pen系列的原设计人Yoshihisa Maitani(谷村吉久)先生。谷村吉久在1956年进入Olympus,两年后公司要求他设计一部售价6, 000日圆(当时币值)的非SLR相机以填补Olympus的产品线年正式生产,这就是Olympus Pen系列的始祖。Pen系列是半格相机,片幅为18mm x 24mm,正好是135片幅的一半(所以叫做半格half-frame)。这个片幅与后来的APS-C相差不远,而APS-C片幅又是目前数码单反感光元件的主流。半格片幅不是谷村创新,因为在二次大战之前欧美就有生产半格片幅的厂家,但Olympus Pen是使半格相机在日本暴红的机种。
到了1959年,日本主要相机厂早就纷纷推出了SLR(Canon与Nikon的第一部SLR就是在1959推出的,不过Pentax早就入行好几年,有了相当好的机型了),但是Olympus的SLR却不见踪影。一说是Olympus的确有此研究而且有原型机,但因为体型过大而且重,因而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设计。当然,在谷村的眼中,小而轻的SLR非半格机种莫属,何况从1959年起原来的非SLR机型在日本市场表现不俗。于是在谷村的领导下Olympus在1963年推出Olympus Pen F,这是相机工业史上唯一的半格SLR系列。这部Pen F果然小而且轻,它宽约127mm、高约69.5mm,加上标准镜头后长约62.5mm,重量约560克(含标准镜头)。
我们前面提到Pen F系列一共有三型,也就是Pen F(1963-1966)、Pen FT(1966-1972)、与Pen FV(1967-1970),所以Pen F系列的生产时程为10年,不算短但也不长。正因为Pen FT生产期间共七年,它是最常见到的一型,不过本篇的照片是Pen F最早的一型。这三型的主要差异是:Pen F没有测光表(测光表得外挂),Pen FT是由Pen F改良而成、并且加上内建CdS的TTL测光表,Pen FV则是把Pen FT的测光表拿掉的简化版。
然而Pen F系列并没有像Olympus期望地在欧美畅销,原因也许很多,但是一卷36张底片可以拍72张照片的好处却难以匹敌冲印不方便的缺点,因为许多冲印服务大店不太愿意扩充设备处理半格底片,或者有此服务但却提高冲印费用等等。再者,放同样大照片时半格底片只用到135片幅一半的清晰度,于是半格底片不如全格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虽然大多数人只放到35或46寸,但在这个尺寸下半格与全格实在没多大差异。所以,谷村先生还是走回135片幅老路,设计了知名的OM系列。
下面的照片涵盖了Pen F的主要部份,由此不难看出Pen F比很多傻瓜机还要薄,而且没有传统突起的五棱镜,这与Nikon的Nikkorex Zoom 35相似,但Nikkorex Zoom 35是135相机,比Pen F大很多。机顶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是底片计数窗,它前方是快门钮,再下来稍许突出的平台(刻了PEN F字样)内部是取景器,再来是倒片旋钮。机身前方除了镜头之外就是快门速度转盘。
Pen F与其它机型在外观上的最大差异,就是相机前面大大的哥德体F,在FT與FV機身上沒有这个F字母而改成自拍用的扳手(所以Pen F沒有自拍的功能)。要分辨Pen F与其它机型,看有没有这个F字母就足够了。
把机背打开可以看到半格相机的第一个特色:记录在底片上影像的与取景器中看到的影像是直立的,下面的照片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为什么是直立的而不是135相机的横式呢?道理是这样的,135底片的长与宽分别是36mm与24mm,因为底片是横着卷(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所以纵方向永远是24mm,当然半格片幅中的18mm只能在横的方向,于是影像就是直立的。另外,由于取景器光路的设计(后面会谈到),观景窗与底片并不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而是错开少许。
前面提过,Pen F是用旋转式快门(rotary shutter),下图说明何谓旋转式快门。Pen F的旋转式快门是一片用钛合金制成,缺了一个角(大约在160与170度之间)的圆片,旋转的中心点正好是这个圆片的圆心。下面的图中是从镜头向底片方向看的示意图,最左图的态势是圆片挡住底片(虚线)的样子。按下快门后,这片圆片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到某个角度时会把底片(第二个图中的黄框)曝露在从镜头而来的光线而开始感光。圆片继续旋转会把底片完全曝露出来,再转就会遮住底片下半部,最后把底片完全挡住回到开始状态。Pen F的旋转式快门最高速度是1/500秒,得要用减速机制(煞车)才能支援较慢的快门速度;Pen F用了两个减速机制, 一个支援1/250秒到1/60秒之间的速度,另一个支援1/30秒到1秒。在当时,这个快门比较安静而且速度也较准确,但Pen F的版本却常出状况,到Pen FT才得到改善。
下面的照片是取下镜头后反光镜片的部份,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反光镜片安装方式,在按下快门时会自右向左摆,当然在它左边的就是个棱镜,不过不是传统的五棱镜。反光镜片自右向左摆是有它的道理的,如果像传统SLR般地向上摆,机身就得加厚到容许24mm端的移动,但左右摆却只需要容纳片幅中18mm那一端的移动,因而省下6mm使机身变薄。
上图取自Olympus Pen F的使用手册,它说明了整个观景系统的光路。影像经过镜头A到达反光镜片B,在B上的影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这个影像被B反射到稜鏡C上(仍然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再由C反射到在它上方的镜面D(上下正确但左右相反),然后被D反射到稜鏡E上(上下、左右都正确),最后在观景窗中看到的是棱镜E反射的象。在Pen FT中有个CdS的TTL测光表,它是装在镜面D的后方,所以D会造成失光使观景窗较暗;在Pen FV中取消了测光表, 所以FV的观景厂商比FT的来得亮。
因为Olympus Pen F没有内建测光表,所以Olympus特别为Pen F(与FV)生产了一个外挂测光表(见下面照片),它需要一个1.5v的水银电池。光线从镜头部份(照片的右下方)进入测光表,它的CdS测出强度后会移动顶端的指针, 使用人可以调整ASA/ISO、光圈或速度进行曝光。
这个测光表在设计上是可以装在Pen F与Pen FV机身前方的快门转盘上的,下面的照片是Pen F加上测光表的样子,很多人认为装上测光表之后对Pen F的美观大打折扣,因而很少加装测光表,但却把它当成手持测光表使用。因为测光表罩在快门转盘上,所以得用测光表下方的银灰色转盘调整快门速度。
绝大多数的Pen F镜头都有两个亮银色的环,在镜头前方的是可以转动的光圈环,在镜头后方的是不能转动但刻了景深的环(见下面的照片),在这两个环中间的是对焦环。镜头前方除了标有焦距、最大光圈、厂牌、与序列号码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资讯。譬如,Auto表示对焦与测光时用最大光圈、但在拍摄时会自动收缩到选定的光圈;S、T、W与Macro分别表示标准(standard)镜头、望远(telephoto)镜头、广角(wide angle)镜头、与微距镜头;在Zuiko前面的字母表示透镜数目,从D到H分别表示4片到8片透镜。所以下面照片中的镜头是38mm f/1.8会自动收小光圈的标准镜头(Auto-S), 用了6片透镜(F)。Pen F的景深预览不在机身上,而在镜头上;Pen F镜头后方的银环左右各有一个弧形的按钮,在右边一个(镜头向前)标了L,按下之后把镜头顺时针方向转就可以取下,在左边的就是景深预览用。
Olympus为Pen F生产了许多配件,譬如闪光灯与灯架、近拍镜、蛇腹、 倒接环等等,但十分有意思的是Olympus居然生产了几个把其它厂牌镜头装上Pen F的接环,固然它厂为135机型设计的镜头比较大,而且接上Pen F后就失去自动收缩光圈的功能,这种开放的做法给人一个请用它厂镜头的暗示。这种接环共有五个:Canon、Exakta、Leica、M42、Minolta与Nikon,但Leica接环在使用上有限制,只有少数可同做微距摄影的用途。另外,也有副厂生产的T到Pen F的接环。目前正在找Nikon镜头到M42机身的接环,找到后再补充把Nikon镜到装上Pen F的方式。上面是把Vivitar 600mm f/8反射镜头(一般叫做Solid Cat)透过T 到Pen F接环装上Pen F的样子,小巧的相机在镜头后方显得更小。这个Vivitar 600mm f/8在Pen F相当于135片幅的840mm f/8。
Chinon Industries(以下简称Chinon)是Hiroshi Chino在他28岁时(1948)创建,Chinon起先为日本其它相机厂生产镜头零件,而且也为其它厂牌(譬如Argus)生产包含SLR在内的相机。Chinon的SLR产品中第一个挂上Chinon商标的似乎是1966年的Chin onflex,这是一部有TTL测光、Copal金属焦平面快门、使用M42接环的SLR相机,不过Chinon早期较成功的则是CE系列机种。
Chinon CE系列最早的是Chinon CE Memotron(1974),它有TTL中央加权测光, 在自动模式下有2到1/1000无阶段快门速度(手动为B、1到1/2000),并且使用M42接环。在1970年代中期,这可以算是一部中级机型。Chinon在1976年推出CE的改良版CE II Memotron,但增加与改良极为有限。Chinon CE-3 Memotron是在1978年推出的,它是CE II的改良,可以使用卷片马达(最高一秒两张),快门改用电子控制,速度延伸到B与4到1/1000秒,CE-3是CE系列中有自动曝光的最后一部使用M42接环的机型。
Chinon在1979年推出CE-4,从这一型起CE系列改用Pentax K接环,它是CE-3的改良,提供光圈先决的曝光控制,在观景窗增加了16个LED指出相机选择的快门速度。第二年(1980),Chinon又推出了改良版CE-4s,把最高快门速度提升到1/2000秒,在观景窗中可以看到光圈的f值,并且可以使用一系列的配件,其中包含了卷片马达、资讯机背、自动对焦镜头等等, 不过在CE-4s上市期间只有50mm f/1.7这个自动对焦镜头,因为这个镜头的手册上只提到CE-4s。
两年之后(1982)CE-5面世,它当然是CE-4s的改良版,最重要的改变是镜身(不是镜头接环)上加了三个电子接点,轻按快门钮会起动自动对焦,成功后取景器会有LED显示,不过这只对Chinon的AF 35-70mm f/3.3-4.5有效, 因为两支自动对焦镜头上只有35-70有对应的接点。另外,Chinon同年推出的CG-5是CE-5的阳春型,快门速度降回1到1/1000秒、观景窗中没有光圈资讯、也没有景深预览。严格来说,CE系列到CE-5告终,不过加上CG-5也能接受。往后的几年Chinon发展CM与CP系列,在1989推出了新的CP-9AF自动对焦机身与AF新镜头,不过这是Chinon生产单眼相机的尾声了。
Chinon曾经生产过大量的8mm电影机,并且宣称在1976年生产了八十万部,约占当时世界市场的38%,在1980年Chinon宣称是世界最大的Super 8mm生产商。不过,录影机兴起使Chinon的8mm电影机事业大受打击,于是在1983年与NEC合作开发8mm录影机,但也没有太大起色。在1985年,Chinon与Kodak合作(当时Kodak拥有9.5%的Chinon股权),生产挂Kodak牌子的35mm相机,最后Kodak在1997年买下Chinon,今天很多Kodak的数位相机是由Chinon生产的。
如何从上面的照片断定是Chinon CE-4s呢?我们说这是一台史前的自动对焦相机,在那么早的时代(1980)只有Canon与Chinon生产自动对焦镜头, 但Canon的不是黑色,所以相机是Chinon。那一型?从没有镜头的那张照片可以看到,五稜鏡下方与镜头接环上方有个小窗户,熟悉SLR的朋友必然知道那是读取镜头光圈环上f值用的,因此只会是(依年代分)CE-4s、CE-5与CG-5;但是,因为机身上没有三个自动对焦镜头的接点,这部相机不是CE-5或CG-5,而只能是CE-4s!
了解历史背景之后,我们看看这部CE-4s的细节。下面的照片是装了资讯机背的CE-4s的机顶,各操控项目没有太特殊的地方。 照片自左上方起是底片计数窗户、上片扳手、与快门速度转盘。转盘上标了B以及从2秒到1/2000秒的速度,其中闪光灯同步速度是1/60秒。此外,AUTO表示光圈先决自动曝光、OFF表示关闭电源。在五稜鏡的另一边是倒片旋钮、ASA/ISO敏感度转盘兼做曝光补偿用途。
CE-4s机身前方的操控也相当普通。照片中镜头左方是自拍旋钮,可以定成5秒或10秒。镜头左边有两个扳手,上面较长的是景深预览用,下面那个是镜头锁、向下扳才能转动镜头再取下来。镜头右方的按钮相当于今天相机中的AE-L(曝光锁定),它只在AUTO下有效;镜头上方在五稜鏡下缘的小窗可以把镜头上的f值在观景窗上方显示出来。
请注意到上面照片中五稜鏡左下角与镜头接环左上角的部份,那个区域空无一物,但CE-5与CG-5会有三个自动对焦的电子接点; 下面是取自CE-5使用手册的照片,三个接点清晰可见:
Chinon CE-4s有若干个相容的卷片马达(比如PW-530、PW-535、PW-545、PW-600、PW-610等等),照片中的是PW-530,其实这些卷片马达大同小异,主要的差异是每秒张数与有否定时摄影(interval timer)的功能与时间区间。此地的是PW-530(见下面的照片),它使用四个AA电池,卷片速度是每秒两张,所有操控都在马达后方的三个旋钮(下右)。最右边一个是开关兼单张与连续拍摄的选择,中间的选择连拍张数(0表示不限张数、4、8、12、16、20、32),左边的选择两次拍摄的间隔(0表示无间隔、1秒、2秒、 4秒、8秒、16秒、30秒),在连续拍摄时只要不放开快门,卷片马达就会依选定的间隔拍摄,直到拍满指定的张数为止。
CE-4s的机背与一般的135片幅SLR无异,但本篇的CE-4s装的是Chinon Info Back DB-010,这是个相当与众不同的机背(见下面的照片),它需要一个9V的电池(装在左边的方形盒子内),可以让使用人输入30个文字(含空格)并且印在底片上。照片左下方的旋钮容许选择ASA/ISO敏感度(100或400)。另一个旋钮有三个位置:OFF、INPUT与MEMORY,OFF关闭机背的功能、定到INPUT时可以用机背上的按键输入资讯(输入的部份会在LCD上显示)、MEMORY则是输入完成要求机背记住方才的输入。 处理完后就可以拍摄,在上下一张底片前按下IMPRINT按钮(在盒子上方, 请看前面机顶的照片),就会把记住的文字印在底片上。这是1980年代早期的产品,那时的电子技术与今天是无法比较的,以目前的眼光来看,这个资讯机背的运作速度极慢,而且LCD也是二十多年前样子;但是,这正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进步神速。
其次就得谈自动对焦镜头了。第一部有自动对焦能力的SLR是Polaroid(拍立得)在1978年推出的SX- 70 Sonar,它用声纳的原理透过超音波测距对焦。SLR第一波自动对焦的实验产品是在1980年代初期,那时红外线自动对焦在非SLR上已经足够成熟,但在准确度以及支援与推动较大的SLR镜头上却没有太大的成功。1980年代早期只有两家厂商生产AF镜头,Canon的FD 35-70 f/4 AF(1981)与Chinon的AF 50mm f/ 1.7以及稍后的AF 35-70mm f/3.3-4.5。要确切断定Canon FD 35-70 f/4 AF与Chinon AF 50mm f/1.7 的上市日期不很容易,因为Chinon的资料流传不广。目前已知Canon的是在1981上市,而Chinon CE-4s(1980)的手册上没有提到AF 50mm f/1.7,所以Chinon的镜头应该在CE-4s之后(亦即1980之后)。然而CE-5(1982)的手册中提到Chinon的两支AF镜头,又因为Chinon 35-70与CE-5上多了三个50mm没有的电子接点,所以可以很合理地推断50mm在1982年之前出现,换言之,Canon与Chinon的两支自动对焦镜头出现的时程相差不会太远(也许只有几个月 )。因此,我们可以相当肯定地说,最早的交换镜头自动对焦系统起源于1981年的Canon与Chinon这两支镜头;不过这两套AF系统相当短命,出现一年多后就下市被更新的系统取代,所以把它们说成是AF的史前时代并不为过。目前,Canon FD 35-70 f/4 AF在二手市场还偶而出现, Chinon AF 50mm f/1.7相对地就少很多,Chinon AF 35-70 f/3.3-4.5可就罕见了。
Chinon的镜头使用红外线。使用红外线的系统中有两个透镜,一个固定,另一个会转动(见下图),固定透镜后方有一个接收红外线的感应器S,转动透镜后方是一个红外线发射器E。在自动对焦时,发射器一边转动一边向对焦区域O发射一束红外线,感应器接收从O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在强度到达最高时就是对焦准确。发射器也会连带使镜头做对应的移动,一旦对焦准确,发射器与镜头就停止动作,于是对焦完成。
下面是Chinon镜头的各个角度。左上角的是正面,两个透镜是很明显的(所以不少人叫它做bug eyes),镜头右边的黄绿色按钮是自动对焦钮,按下去镜头就自动对焦(所以自动对焦是由镜头起动而非机身,因为机身与镜头并没有沟通),自动对焦成功后镜头上方的指示灯会亮(右上照片),取景器中的光圈显示部份看得到亮光,同时会发出哔声。如果不希望出声,可以用镜头后方的开关把声音关掉(左下照片)。镜头本身是有驱动马达的,而且要用三个AAA电池,所以镜身很大也很重(462克)。因为电池与马达等用了四分之三的镜筒,距离与光圈的刻度只能刻在剩下的四分之一的空间中(右下照片),不但如此,也很难调整光圈环。使用这个红外线AF镜头有好也有坏,好处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仍然可以对焦,坏处则是被摄体旁边或前方的强反光物体(譬如透过玻璃对焦)会干扰接收,而且深色布料(比如黑色或近黑色)反射红外线的能力较低,从而使对焦错误或失败。
严格地说,Canon FD 35-70mm f/4 AF的技术层次要比Chinon AF 50mm f/ 1.7来得高些。下面是Canon系统的示意图,它没有移动的部份。图中C是一个有240(或更多)个元素以线性排列的CCD阵列,P是一个反射稜鏡,M是两个面对反射稜鏡的镜面,以下我们用上镜面与下镜面区分(虽然镜头中无此分法)。假设对焦区域O1经过上镜面M反射到稜鏡P,再被反射到CCD阵列C上头得到一个像,为了说明方便姑且固定这个像在C上位置。同理,对焦区域O1经过下镜面M反射到稜鏡P,再被反射到CCD阵列C上头得到另一个像,如果镜头是对焦准确的,这个象与上一个固定的象应该相同。如果视线上有另一个不在精确对焦区域内的区域O2,透过上镜面M仍然到达上方的象(但可能内容与O1的有点差异),但透过下镜面M所得到的象就会与O1的错开。反过来看,如果我们站在C中黄色的位置,我们会看到O1,如果站在浅蓝的位置,就会看到O2。
这个观念被Canon拿来发展出一套AF系统。因为系统中已经有了参考影像(从上镜面M而来),于是在对焦时可以比对参考影象与CCD上与对焦区域大小相同的影像,在比对的过程中同时移动镜头(譬如,若比对影像离参考影像远一些,就把镜头的对焦距离降低),一旦发现两个影像相同就停止移动镜头(亦即对焦完成)。这种方法很容易求出对焦距离,因为对焦准确后两个相同影像(在CCD上)的距离是一个三角形的底边,而对焦区域是该三角形的顶点,于是从底边的角度可以算出三角形的高,它就是对焦距离。这种方法在三角学(trigonometry)中叫做三角定位(triangulat ion),因为Canon的系统用电子技术完成三角定位,所以Canon叫它做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简称SST)。不过,这是厂商的广告用语、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
下面是Canon FD 35-70mm f/4 AF各个角度的照片。左上角照片中可以看到两个镜片所需的窗户,镜头边的按钮是自动对焦钮。换言之,起动自动对焦的是镜头而非机身,因为两者没有沟通。右上角照片是镜头的另一面,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前方的对焦环与后方的光圈环。左下角是镜头的后方,很明显地没有任何电子接点。镜头后方面板上有:检查电池钮(最上方),对焦完成哔哔声的开关,以及打开电池盒的开关(Canon这个镜头要用两个AA电池)。右下角是镜头底部,它只有一个变焦用的推杆。这个镜头也是大又重(663公克),而且装上机身后会歪一边、让有自动对焦钮的那一面呈垂直状态。
不管那一个镜头比另一个先进,它们都是厂商在实验自动对焦科技下的产品,看看市场的反应与接受程度,以便拟定下一波产品的策略,所以生产量都不大,一年多到两年就下市,所以今天要找到这些产品还得相当有耐心。不过,这一篇告诉我们早期自动对焦镜头的原理与实物,更重要的是早期并不只有Canon生产自动对焦镜头,至少Chinon也是先锋之一。
至此,全部12款老单反的竞猜已经结束了,虽然这两篇文章的篇幅都非常长,但绝对值得从头到尾耐心读完。这不仅仅告诉了你相机的发展过程,其中也讲解了单反相机技术的进步以及原理讲解。在这里要再一次感谢原作者的倾力创作,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精彩的一篇文章。如果您自认是个摄影爱好者的话,一定要把这两篇文章看完,绝对不会枉费这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