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98%的7岁孩子都有自己的手机;英国,孩子每天花6小时玩手机电脑;美国,孩子每天花在科技产品上的时间高达9小时……

  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Anders Hansen在新书《手机大脑》里写道:虽然手机在儿童群体中已经普及,但绝大多数孩子都沉迷游戏娱乐,只有一小部分孩子能够善用手机。

  什么叫善用手机?如何使用电子产品,才能够放大电子产品的好处,而不是被电子产品奴役?

  Anders Hansen将脑科学、进化学、心理学和自身研究结果结合起来,在《手机大脑》里做出了严谨的解答。

  Anders Hansen认为,电子产品对孩子产生影响是好是坏,由三方面因素决定:多巴胺、用脑习惯和镜像神经元。

  为什么人们会手机成瘾?原因是它用源源不断的新鲜内容,激活人类大脑中的奖赏机制,让人不断分泌多巴胺,不断感受快乐。

  这被称为手机的“兴奋剂效应”——饥肠辘辘的原始人看到树上的果实,会兴奋得分泌出多巴胺;无聊焦虑的现代人看到网上的消息,也会分泌出同样的东西。

  兴奋剂效应在10-20岁的青少年身上尤其明显。他们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多巴胺分泌旺盛,十几岁的孩子看手机,就像饥饿的原始人看到果实一样,容易沉迷其中获取更多满足感。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青少年离了手机就闷闷不乐,甚至性情大变。他们被虚拟世界激活的多巴胺远超现实。

  研究者针对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A型人格(好胜心强,自尊心低,压力感大)对人容易对手机上瘾,B型人格(温和佛系,不急不缓,压力感低)的人不会和手机难舍难分。

  B型人格有两个特质:社交不活跃,上进心较低。或许因为这样,他们能做到忽略手机里的聊天信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不太关注其他人都在干什么。

  如果采访B型人格的孩子“你为什么不爱玩手机”,他们多半会给出这类答案:“玩多了也没什么意思”、“爸妈不让我玩”、“我的朋友都不怎么玩”……

  相比容易给自己压力的A型人格孩子,B型人格孩子没那么大压力。不会因为考试考差沮丧万分,也不会为了融入群体必须跟大家玩一样的游戏。

  也就是说,B型人格对兴奋和快乐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同样喜欢追求快乐,但内心没有那么“饥饿”。

  相比起来,压力很大的A型人格者更容易“饿”,因为他们承受的压力快到极限了,而甩掉压力最快的办法有两个:,玩手机。

  《手机大脑》提到一组调查结果:一些社交平台上的浏览机制,参考了的机制。当我们思考“有没有人给我点赞”时,我们其实和思考“下一把肯定能赢”的赌徒有着一样的心理。

  因此,Anders Hansen认为:想要避免孩子兴奋剂成瘾,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减负”。

  要么让孩子用更原始的方式学习,要么让孩子精神上“吃饱”,内心平稳满足后,获取兴奋和快乐的动力自然会减退。

  手机之所以会对孩子产生坏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的大脑被设计成“爱走捷径”的模式:为了减少热量消耗,最高效率地处理问题,人类会本能地在思考上“节能”。

  研究者让一组实验对象拍下美术馆的展品照片,另一组实验对象用眼睛看。第二天,研究者向两组人展示展品照片,让他们找出昨天在美术馆看过的作品。

  这个实验说明:如果大脑认为“反正手机都有照片”“反正网上都查得到资料”“反正老师会把PPT发到云端”……就会开始节能,不那么专注于记忆、学习。

  这被称为“Google效应”:既然Google上都找得到,那还有必要去记住吗?答案当然是否。

  远古时代东张西望的人警惕性更强、存活率更高,多巴胺帮助人类保留了这个有助于生存的习惯。如今人类虽然进化了,“一心多用时会感到愉快”的习惯还是延续了下来。

  所以,只要手机在旁边,孩子就容易放空大脑、三心二意,并且为此感到愉快,这种感觉是很容易让人沉迷。

  基于这点,很多科技厂商试图传递一个误导信息,来合理化大脑因为手机“走捷径”:使用手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更多东西,实现一心多用。

  然而,一项针对150名儿童的研究结果发现:人不可能一心多用。那些所谓“擅长”多线程操作的人,注意力和效率比只做一件事的人更低。

  而且,一旦大脑习惯“走捷径”,哪怕只是把手机摆在身边,都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投入学习;或者哪怕努力集中注意力,也记不住太多东西。

  Anders Hansen建议:如果你已经形成手机依赖,当你工作学习时,为了避免走神,最好把手机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而孩子养成这些习惯,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就像乔布斯严格限制子女使用科技产品。

  既然父母深知手机会改变孩子的大脑习惯,就要从根本上限制孩子使用科技产品的时间,最好每天不超过60分钟,甚至更低。直到孩子能够靠自己控制多巴胺、自觉把手机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如今,各种社交App让我们不用见面也能沟通。然而,这也带来一个副作用:增加了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孤独倾向。

  意大利几位科学家用猴子做实验,发现猴子伸手拿食物、看到其他猴子做同样动作时,大脑负责组织身体运动的区域会被激活。

  人脑中也有这块区域,它被称为“镜像神经元”,是一种通过模仿他人,来帮助自己学习的脑细胞。

  它的作用在于:当我们亲眼看到他人做某件事时,镜像神经元用模仿和记录他人的动作,来帮助我们感受情绪、获取经验。

  因此,当我们和某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同时也在模仿他、学习他、成为他。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喜欢模仿大人的表情,他们正处在镜像神经元旺盛发展的阶段。

  然而,手机取代了面对面沟通,孩子只能面对一张屏幕或一个音筒说话,这直接导致镜像神经元越来越不活跃。

  一项研究针对4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自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共情心在不断减弱,并且越来越喜欢陶醉在自我世界里。

  这意味着,虽然孩子能通过手机见到更多人,但同情他人的感受、与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却日渐减弱。

  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在2年内对5000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越长,幸福指数越低,抑郁和焦虑指数越高。那些高P精修过后的照片,很容易让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自卑不安。

  丹麦几位研究者组织1000人进行了“一周不用手机”实验,7天后,实验对象普遍感到:和他人面对面交流时间增加了,压力更小,对生活满意度更高,以前看他人晒照片时产生的嫉妒感也烟消云散。

  手机增加了快乐、方便了生活、让我们和朋友更频繁联系,但手机不能取代正常社交。因此,想联系朋友时,尽量约出来玩;或者放下手机,和父母一起走向户外,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方式。

  2013年北京满分作文《手机论》,文中有一句话:手机者,有善亦有恶,或曰无所谓善恶。以远虑观之,以高德驭之,不以其废正务、远人情……

  如同上文的总结,我们有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驾驭手机:给孩子“减负”;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鼓励孩子面对面交流。

  孩子终身都将与手机作伴,早年学会如何正确驾驭手机、而不是被手机牵着鼻子走,对他此刻的成长和今后的人生都至关重要。

  为此,父母也需要言传身教,抽时间放下手机,去户外跑一跑。当你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孩子也会模仿你的做法,抽离虚拟世界,去现实世界中寻找真正滋养自己的养分。

  文本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