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求是》杂志发表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共同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在中华文化传承和中国精神弘扬中的核心作用。非遗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是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共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时代带来的现代化冲击,许多传统技艺和习俗正面临失传的风险。然而,这一挑战也蕴含转机,激发了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的深入思考,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高校数字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和创新动力,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引擎。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创新设计,文化得以与现代审美、前沿技术、市场需求相结合,展现出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种融合不仅维系了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增强了文化自信,还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其在维系历史文化脉络、树立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及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中国自2005年起,通过建立国家级非遗名录和保护中心,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投身于非遗的全球性保护事业。随着非遗的社会关注度日益提升,公众参与保护的行动变得更加活跃和深入。数字艺术作品通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打破了传统传播的界限,使文化超越时空,触及全球受众。高校数字艺术教育在此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利用3D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尖端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巧妙融合,创造出沉浸式体验,为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开辟了多元媒介。此外,将非遗元素创新性地融入现代动画、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等领域,不仅丰富了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也满足了现代审美需求。这种跨界融合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使传统技艺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活”起来,在加深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兴趣的同时也为非遗技艺的记录、保存与教学提供了创新途径。

  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高校肩负着构建跨学科合作平台的重要使命,汇聚艺术、技术、文化等多领域的智慧,共同探索非遗保护的新模式。课程体系的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需将文化元素系统性地整合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的每个层面。更进一步,高校应开发专门课程,致力于非遗与现代设计的交叉融合。课程将邀请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和数字艺术专家共同讲授,内容不仅涵盖非遗的深层文化解读,还包括现代设计理念的应用和数字技术的实践操作。这种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将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对非遗深层次的认识和现代设计创新能力。

  此外,定期举办的数字艺术工作坊和展览,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创新的平台,为学生、教师与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共享经验、共谋创新的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非遗的传播与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福建泉州,是中国唯一独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三大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城市。从传统手工艺到民俗活动,从戏曲舞蹈到口头传统,每一个非遗瑰宝都是对闽南文化深厚底蕴的传承与展现,成为了闽南地区不可替代的文化标识与情感纽带。福建高校与文旅部门携手,通过举办南少林武术、南音、提线木偶、掌中木偶、蟳埔簪花围、惠安女服饰等非遗项目的现场体验,不仅让学生们亲历非遗与技艺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用数字艺术及技术记录和传播非遗的热情。愈来愈多的高校学子积极参与到代言与传承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以青春力量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作品《泉州十龙九子》系列短视频,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叙事手法,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文化多样性”板块最佳作品奖。这一系列作品巧妙记录并展现了泉州布袋戏、惠安烙画、竹篾工艺、竹编艺术、古老造船术以及惠女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叙事手法,借助数字手段,让非遗技艺、非遗故事、非遗元素等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学生们在实战项目中实践理论,有效提升了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展示策略,学生的数字艺术创作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更为非遗的推广拓展了新维度,增强了其社会影响力。

  随着技术迭代与教育理念的持续革新,预示着数字艺术教育正日益成为非遗保护与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这一领域融合了前沿科技与创新思维模式,为非遗的保护工作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为其传承之路铺设科技动能。数字艺术教育让古老的文化智慧在数字时代焕发生机,展望着一个更加活跃且多元的文化传承前景。

  在非遗传承与发展中,数字创新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融合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思维,为非遗的血脉中引入新鲜活力。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创新的思考模式,还需充分利用诸如大数据、物联网等尖端数字技术,从多学科、跨领域的角度重新解构和诠释文化,从多元视角深度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涵盖了文化的收集、存储、处理、展示及传播全链条,有力推动了非遗展示设计的数字化转型。例如,2024泉州非遗年货节及“锦鲤瓦市”非遗沉浸展演成功举办,通过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实现了传统节庆活动的数字化重构,展示了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在提高文化传播效果方面的潜力,吸引了大批游客,实现了游客量1476.2%的惊人增长,更显著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与互动性。

  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高清视频、音频记录以及动画和特效处理,增强了非遗表演的视觉和听觉体验;VR技术则让古老节庆场景重生,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AR技术则让历史建筑在现实世界中再现,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或平板即可体验、互动。3D扫描与打印技术的结合,则为传统工艺品的精确复制与教育研究提供了可能,同时设计的互动装置让观众能以触摸或动作感应方式亲身体验非遗,如虚拟演奏传统乐器,深化了对音乐的理解。其中,在上海音乐厅“数字缪斯—2024音乐科技融创节”“乐无穷”展演板块中来自泉州的“点水南乐”乐队演绎“过去即是未来,数字化的世界遗产‘南音+’音乐会”,以创新的数字呈现手法诠释泉州南音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元素与现代文创产品的融合,创造了既富含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审美趣味的设计佳作,如传统刺绣与时尚设计的结合,或是以非遗技艺为基础打造的高端手工艺品品牌,通过独特的包装与形象设计提升市场吸引力。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入,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数字虚拟博物馆和展览的建设,通过网络向全球展示了高清晰度的非遗文物与详尽的文化解读。“海丝泉州”便是成功案例,它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符号“福船”创新性地融入茶叶包装设计,福船中的“水密隔舱”“鱼鳞搭接”“多重船板”皆为非遗技艺。这一设计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当代魅力。

  数字创新设计不仅大地丰富了非遗的表现形式,还显著提升了其在现代社会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推动了非遗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段,非遗在新纪元中被赋予新生,熔古铸今,不仅拓宽了传承的广度,更深化了传承的内涵。高校数字艺术教育作为技术支持与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积极促进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产业的深度融合,为非遗传承的新时代解读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高地与技艺传承的摇篮,应扮演桥梁与引擎的角色,积极联同地方政府、企业及非遗传承人,共同编织一张紧密协作的网络,合力驱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样的多方合作机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市场资源与文化资源,致力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和非遗设计产业的革新,不仅能够增强学校的特色与影响力,也能大幅度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综合能力。

  高校与地方社区、文化机构、特色乡村及非遗大师们的合作,通过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基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界限,为文化的教育、传承和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这样的合作框架下,学生们不仅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如将非遗元素融入农产品设计,创造出兼具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市场需求的创意产品,还能够直接参与到乡村振兴和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实现个人能力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提升。此外,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的紧密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和体验非遗技艺的宝贵机会。在这些基地中,学生能够亲手触摸传统工艺,从实践中学习,从而显著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舞台,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深度整合,不仅提升了文化的现代展示效果和市场吸引力,还显著增强了社会公众对非遗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非遗的长期存续与活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这种合作模式为未来的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即通过教育与社会资源的高效协同,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和激活珍贵的民族记忆。

  在信息时代引领下,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设计迎来了充满新机遇的时期。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教育模式的持续创新,数字艺术教育在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中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肩负着深化多方协同合作的使命,校正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探索创新设计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些合作不仅涉及艺术、设计和技术等传统学科,更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科学,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应用学科,共同为非遗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这种跨界融合,高校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数字技术为其插上翅膀,使其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西湖大学副校长邓力团队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实验中,实现转化数(TON)1∶100万,即1个催化剂分子,完成100万次催化。据了解,由于这种有机小分子催化物改变了科学界对小分子催化剂和生物酶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小分子酶”。

  研究团队认为,刚果和圣佛朗西斯科克拉通(前寒武纪形成的稳定陆块)的碰撞及合并成一处,产生了独特且丰富的水下火山活动。尽管第一次产生的复杂生命未能在全球“遍地开花”,但第二次进化创造了人们今天在地球上看到的动物多样性。

  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展。在中医药国际标准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12项,包括中医术语类、医疗器械类等内容。

  智能技术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到军事领域的各个角落,智能化战争已经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趋势。 碳纤维复合材料既是实现高隐身性能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材料,也是衡量武器装备系统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供图青海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的光热电站。 许峰:西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基于各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断提高设备兼容性、安全性、稳定性,让智能家居真正智能起来,智能家居产业必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消费者尽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愉悦。

  随着重约1200吨的储罐穹顶升顶就位,我国超大型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升顶。

  日前发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气象公报(2023)》显示,青海湖2023年年平均水位为3196.6米,较近十年平均上升1.3米。

  近年来,武汉加快建设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基层防控、卫生应急保障四大体系,初步建成中心城区15分钟、农村地区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近日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共同绘制了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研究者都渴望最先触摸到知识前沿,做揭示未知奥秘的先行者。然而,传统的学术出版流程往往烦琐漫长,导致最新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分享。而预印本平台作为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以开放、共享、快捷的特征,塑造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与传播新方式,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扩大学术影响,日益成为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成果未经同行评议、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之前,作者出于交流和证明优先权等目的,自愿先在学术会议上或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与传统学术论文发表需要同行评议且发表周期很长不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预印本具有发表快速、能带来合作新机遇、有助于提升学术影响力、可在与他人的互动分享中改进稿件等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欢迎。而由于预印本具有快速传播和共享功能,有利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预印本平台建设也得到各级政府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届陈景润奖29日在京揭晓,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黄炳荣的“L-函数的矩及其在Rankin-Selberg问题和算术量子混沌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聂思安的“仿射Deligne-Lusztig簇的不可约分支”两项成果入选。

  从生态环境部29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0%以上;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农村污水横流状况大幅减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6月份,青海电网单月发电量为104.97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单月发电量为100.58亿千瓦时,两项指标历史首次双双突破100亿千瓦时大关。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为95.82%,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国家卫健委29日发布2023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2023年度参评医院共2062家,县域覆盖率达98.6%。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百姓民生,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然而,湿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受到伤害和破坏,恢复工作可能复杂困难且十分漫长。

  2024年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展26日闭幕。从这届航展可以看到全球航空业的最新趋势:绿色航空技术正引领行业方向,低空经济已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利用“基因魔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人体免疫细胞B细胞变成体内的微型监测机器和“抗体工厂”,生产专用抗体来摧毁癌细胞或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