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相比较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索尼和佳能等等系列产品,徕卡品牌的知名度还是略逊一筹的,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它质量方面的劣势,因为专业人士评测,我们可以得知,徕卡相机的价格绝对能够使得它挤占一线行列,并且相机的成像质量和外观设计等等方面的表现也使得不少朋友奉之为经典中的经典。而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两款徕卡旗下经典的微单产品系列。

  徕卡新机最自豪的要数其一体化铝金属机身,以原块铝砖经切割以及人手打磨而成。过程中用剩铝金属将收集起来并重新铸成铝砖,成为另一部相机的原材料。拿上手试玩时感到机身相当坚固,透出高贵的气息,且比想象中要轻,不要被笨重的铝砖吓到,实际留下来成为机身的铝金属只有约94g。机身线条以直线以及简单曲线组成,未加入太多人体工学设计,在握持舒适度方面没有突出表现,幸好机身不算沉重,长时间拍摄不会疲劳。操控方面徕卡T(Typ 701)可谓进行了大胆尝试,机顶设有快 门 键、指令转盘,但机身背面则不设任何按钮,而是采用一个3.7触控LCD,感觉是向近年采用Android系统的相机借鉴,不过徕卡采用的是自家研制的系统。在LCD里的主要界面有清晰指示,手势操作也跟智能手机相似,相信用户不用花太多时间即可熟悉,而且有很大的个性化弹性。

  徕卡T(Typ 701)采用一片APS-C尺寸1620万像素 传感器 ,并采用新的徕卡T镜头系统。据了解,徕卡认为在制作X系列便携相机时累积了丰富的APS-C相机生产经验,加上需要与全画幅徕卡M旁轴作区分,因此采用了APS-C画幅。

  画质方面徕卡T(Typ 701)在低感光下有良好的拍摄表现,影像锐利,色彩良好。不过把感光度提升至ISO 1600或以上时就会有较明显的噪点出现,略微影响了照片素质。徕卡暂时推出了两支徕卡T镜头,一支为VARIO-ELMAR-T 18-56mm f/3.5-5.6 ASPH。标准变焦镜,而另一支为SUMMICRON-T23mm f/2 ASPH。大光圈广角镜。徕卡的光学技术受到用户肯定,试拍时镜头的成像有满意的表现,而自动对焦的速度虽然称不上十分快速,但算是可以接受。

  对于徕卡Q来说,这款产品的参数一改徕卡的一贯作风,不仅具有了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的混合快门,而且搭载了触控屏幕,并且连拍到了10fps。种种参数仿佛这是一台日系单电而不是那个心目中的徕卡,不过这也是徕卡为了适应数码相机发展而做出的改进,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机顶按键布局RX1RII和徕卡Q类似,都是电源/快门搭配两个功能转盘,但RX1RII的拍摄模式和曝光补偿转盘更符合普通消费者,Q则是快门速度搭配一个多功能转盘的设计,更具格调和复古气息。另外,相较于索尼RX1RII把对焦模式拨盘设置在机身正面不同,徕卡Q直接把电源和两种对焦模式(S/C)设计在一起,加上Q的转盘段落感不明显,简单说就是比较松,所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原本只想开机使用单次对焦(S),但力度稍微一大很容易拨到连续对焦(C)功能上。

  镜头功能设计上,RX1RII和Q都对焦环、光圈控制环和微距切换控制环,另外Q保留了景深标尺,应该算手动党和盲拍党的福音。不过,两款相机各个控制环的使用感受完全不一样,索尼RX1RII段落感更明显,特别是光圈环,基本上是咔、咔、咔、咔的节奏,通俗点说就是比较紧;徕卡Q转动光圈环时则要柔和很多,有种润滑的阻尼感和轻微段落感相结合的感受,通俗点说就是有点松,用力稍猛可能直接F2.0光圈变F4.0光圈。不过每个人喜欢的感受都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这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

  以上为大家举例的徕卡微单产品,虽然价格一点儿也不亲民,但是它们毕竟是“信仰”的代表,因此在产品的质量参数以及实际的成像效果等等几个板块的表现尤为出色。徕卡微单以及相关的其他产品适合专注于摄影的专业人士或者是对此有一定研究的资深人士们购买使用,它们经典时尚的外观设计和像素、画质、表现能力等等板块的优势都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