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之重器,国有企业一直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是我国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其中,涌现出了海康威视等一批在自主创新领域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典范,形成了“海康经验”等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好的做法。

  2015年5月26日,习在视察海康威视时,对企业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表示肯定。他强调指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各类企业都要把创新牢牢抓住,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

  2001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的28名研发人员主动放弃“铁饭碗”,创建了海康威视。成立以来,海康威视始终坚持围绕主业搞创新,将创新作为立企之本,把创新融入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焕发出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

  重视技术创新,找准推进节奏。海康威视成立伊始就意识到,有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因此,海康威视坚持走以技术创新为主线的发展路径。这些年,安防行业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中,海康威视及时掌握核心技术,快速打造经典产品。比如在数字化阶段,海康威视在全球率先将H.264算法引入视频监控行业,推出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EDVR)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当前阶段,海康威视将视频技术与行业应用、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视频应用与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协同。在此过程中,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还总结说,创新一定要把握节奏,跨度不能太大,“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应该探探路,探准了再往下投资。”

  持续增加创新投入,高效转化研发成果。苹果、华为、特斯拉……国内外的无数案例证明,创新,离不开持续的投入。海康威视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科技报国、产业报国的初心使命,在安防产业主业领域始终保持8%-10%的高额研发投入占比。2019年,在企业遭受外部打压,面临生产经营困境的极端情况下,海康威视研发投入同比增速仍高达23.26%。当前,海康威视建立了以系统业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和研究院为主体的分层研发体系;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基于网络系统协同研发的技术创新体制,使得产品能够始终快速响应并占领市场。

  瞄准创新方向,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海康威视创立以来,就深刻地认识到,企业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发展过程中,海康威视始终以这一理念来指导创新过程。因此,海康威视注重消费者洞察,并以此作为创新的源泉;建立了“研发+市场推广”的运营模式,把市场作为检验创新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正如陈宗年所说,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要注意规避“为了创新而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应当始终成为我们的初心。比如,现在海康威视的业务已从硬件生产和解决方案,延伸到了云服务、视频内容服务。这就是企业主业和核心技术领域紧跟客户需求发展的结果。也只有这样,海康威视的创新才能更好服务客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要求,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企业。

  习在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近20年来,海康威视正是依靠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企业的企业家,才快速成长为数千亿市值,在监控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树立企业家为主体的用人导向。“企业家是创新最重要的主体。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找到改革发展着力点。”陈宗年表示,海康威视之所以能够在长期的探索中,找到视频监控这一行业并把握住了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就是得益于海康威视有一个真正的企业家群体。真正的企业家有强烈的使命感,会不断创新、保持进取,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海康威视发展的各个阶段,总经理胡扬忠均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作为控股股东,中电海康牢固树立企业发展成败在于企业家,总经理是公司发展的领军人物的鲜明导向,并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要求。

  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长期以来,中电海康和第52研究所党委始终注重激发、保护和弘扬海康威视的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信任企业家、崇尚企业家的文化氛围。一是科学界定各治理主体权责,充分保障经理层日常经营管理权,总经理拥有经理层副职提名权;二是安排专人专职处理协调与海康威视相关的各类监督检查、调研采访、学习交流等活动,全力保障经理层成员高度专注于日常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三是严格监督控制风险,对海康威视经理层实施监督并定期内审。正是这些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举措,充分激发、保护和弘扬了海康威视经理人团队的企业家精神,有效支撑了海康威视多年来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快培养企业家接班人。海康威视第一代企业家是市场发现的结果。当前,该企业正在培养第二代企业家。陈宗年认为,培养一个企业家非常难,“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并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持续不断地解决问题的人,才能成为企业家。”几年来,中电海康坚持提前储备、大胆启用、适时调整具有潜质的经营管理干部。比如,2019年中电海康党委调整了7位下属公司总经理,并优化调整了有关公司的董事会、经营层及党组织班子。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具有企业家潜质的年轻经营管理人才的发掘和统筹。目前,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群体正在海康威视逐步形成。

  国务院国资委一直重视弘扬企业家精神。郝鹏指出,企业家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少数和特殊人才,企业家精神是引领创新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上下功夫,打造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拓精神的国有企业家队伍,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近20年来,海康威视从研究院所到国有独资企业,再到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是针对企业中存在的不利于创新,不利于企业家发挥作用,不利于激发全员创新活力的障碍和瓶颈,探索了一整套以有效激励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人才潜能。

  注重引进人才。海康威视成立之初,包括陈宗年在内,一共28个人。如今,海康威视仅研发人员就接近两万人。这得益于海康威视始终围绕“人才”这个高科技企业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做文章。针对不同的人才,海康威视实施不同办法。比如,对高端领军人才实施“人才资源+事业平台”的引进模式;对新项目急需人才实施“团队整体引进+几何式增长”的引进模式。并建立了完善的人才轮岗、关键岗位历练以及管理、专业双通道晋升机制,逐步形成科技领军、青年骨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积聚的人才高地。

  有效激励人才。近年来,海康威视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团队特点,因时因事灵活开展了不同模式的差别化激励,有效激发了创新人才活力。在初创期,实施混改并通过员工持股解决创业团队的激励问题,期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了3.4倍;在成长期,连续实施四期限制性股票计划,解决中高层管理者和核心骨干员工的激励问题,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了6.58倍,净利润增长了5.21倍;在成熟期,以创新业务骨干员工跟投解决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持续激励问题,有效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并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改革形成的新体制新机制促进技术创新,而技术发展和人才聚集又进一步带动改革,促进形成更加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在“科改示范行动”进一步铺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快落地的今天,海康威视探索出的这一良性循环,有着很强的普遍借鉴意义。

  在“科改示范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要求,“科改示范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契机,扭住关键矛盾和问题,加快破除一切影响活力效率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为更多国有企业蹚出新的路子,促进全面释放改革红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国资报告》记者 刘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