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新认定4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是:陕西王益经开区、陕西乾县经开区、陕西商洛经开区、陕西商南经开区。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截至目前,陕西共有国家级经开区5个、省级经开区29个。
日前,陕西省政府批复认定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乾县工业园区、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南县工业集中区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命名为陕西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王益经开区)、陕西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乾县经开区)、陕西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商洛经开区)、陕西商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商南经开区)。
王益经开区批准面积为259.95公顷(包含三个区块,其中赵家塬片区四至范围:东至北雷村,南至铜川海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至赵家塬村,北至铜川泽泰盛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纺织厂片区四至范围:东至王家河南路,南至铜川市铜鼎学校,西至延西高速,北至兴瑞宇汽车维修服务南侧;2号信箱片区四至范围:东至陕西省东风机械厂子弟学校东侧,南至幸福花园小区,西至延西高速,北至中国石油铜川王益王家河加油站)。
王益区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位于铜川市北部,东、北与印台区接壤,西、南与耀州区毗邻,东南与富平县相接,区域面积162.2平方千米。2021年末,王益区常住人口为13.31万人。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看,2022年,王益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6.96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4.4%,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全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64.4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1%,占比排名全市第一,高出全市4.2个百分点。
倚靠王益区建立起来的王益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9年7月,是全市八个工业园区之一,2010年被确定为陕西省重点县域工业园区,陕西省纺织服装“十二五”规划重点园区。
“十三五”期间王益经开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1.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规划面积由原来的5.2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7.2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由2015年的121家增加到2020年的312家。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
乾县经开区批准面积为316.71公顷(包含三个区块,其中区块1和区块3四至范围:东至好畤路,南至兴业大道和亓母一路,西至靖庄路,北至乾县正麒产业园北围墙;区块2四至范围:东至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项目东围墙,南至福银高速引线,西至乾县皖能环保电力公司西围墙,北至乾县皖能环保电力公司北围墙)。
乾县工业园区规划总体布局为“一区两园”,即乾县工业园区,纺织工业园和汽配产业园,主导产业为纺织加工产业、服装制造、汽配制造业、汽配服务业。目前入驻企业4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户,2022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18亿元。
近年来,园区已形成了以华通机电、韩国人科机械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集群,以银华纺织、同润纺织为代表的科技含量高、国内领先的纺织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2022年,《乾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中对于乾县经开区的规划定位及功能分区是:西部先进制造业集聚高地;关中城市群科技创新转化高地;大西安承接产业转型示范区。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方向以及产业总体空间布局,本次规划形成“两心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两心:综合服务中心、双创孵化中心。四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区、纺织服装产业区、智慧物流产业区。
此次乾县被认定为省级经开区,认定中显示乾县的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型纺织服装产业;这与乾县经开区的总体发展规划不谋而合。也体现出乾县经开区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重要性。
商洛经开区批准面积为722.62公顷(包含三个区块,其中西片区四至范围:东至洛南县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最东端,南至洛南德润农业种植养殖合作社以南约200米处,西至陕西秦南宏泰建材有限公司最西端,北至洛南环亚源铜业有限公司最北端;中心片区四至范围:东至马鞍桥村,南至尖刘路以北约50米处,西至庙西村,北至雷家岭;东片区四至范围:东至野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东约150米处,南至202国道,西至崔湾村,北至洛河沿岸)。
商洛经开区以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新型建材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产业转移承载区、绿色低碳产业先导区、双链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商南经开区批准面积为342.64公顷(包含两个区块,县城片区四至范围:东至鹦鹉沟口,南至县级污水处理厂,西至县河,北至312国道;富水片区四至范围:东至古汉墓群坡脚,南至西合铁路,西至富园路与312国道交汇处,北至312国道北侧沐河村二组)。
商南经开区以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绿色食药为主导产业,着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一都四区”建设样板区和“四大名城”建设标杆区。
2022年7月28日发布的《陕西·商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告》也提到,商南经开区的产业定位是全力构建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食药为主导,以轻工电子产业为特色,以再生资源和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形成“3+1+2”产业发展格局。
突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等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搭建产业生态圈;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轻工电子产业为特色,鼓励推进再生资源和现代服务业作为配套产业稳步发展。
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省级经开区的认定标准包括:园区运行3年以上,年度工业总产值不低于30亿元,年度税收收入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境外及省际合作资金)累计不低于50亿元等。
省商务厅以及省级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对省级经开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活动、项目跟踪落地、园区交流合作、用地指标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记者注意到,近几年陕西省级经开区密集认定,仅在2021年就认定了7个,分别是:2021年2月认定的渭南合阳、澄城,宝鸡姜谭经开区;2021年6月认定的平利、汉阴、麟游、靖边经开区。
29家省级经开区分布:西安市6家、宝鸡市4家、铜川市1家、咸阳市2家、渭南市6家、延安市1家、榆林市2家、汉中市1家、安康市3家、商洛市3家。其中包括此次新认定的陕西王益经开区、陕西乾县经开区、陕西商洛经开区、陕西商南经开区等4家。
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除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外,陕西共有5家国家级经开区,其中西安市3个(西安经开区、陕西航空经开区、陕西航天经开区)、榆林市1个(榆林经开区)、汉中市1个(汉中经开区)。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2002年6月设立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2010年2月获国家工信部批准建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9年6月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0年6月26日正式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陕西省人民政府1999年2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10年12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载体。(记者 郭蓉)
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够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首次在强相互作用的室温里德堡气体中,观测到了持续稳定的“时间晶体”信号。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除了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十足的“国际范儿”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7日,西北首个集风、光、储、充、放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充电示范中心正式投运并对外运营。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
囿于时间与空间,遥感影像通常只能捕捉到部分信息。科研人员需要通过这些信息去反演一个全过程模态,即将遥感数据转变为人们实际需要的地表各种特性参数,但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我们的车铣复合机床经过你们优化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销量同比增长30%。”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东部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总经理赵小刚兴致勃勃地带着浙江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武建伟一边参观,
7月15日,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在北京成立。在《桥梁工程——从浅海走向深海》报告中,张喜刚透露,针对未来单跨1500米的斜拉桥和3000米左右的悬索桥,相关团队已开始研究适用于水深接近100米的新型复合技术。
7月10日,记者从中国湖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农学院李林教授团队和中国香港李氏集团Sun Crops农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尼日利亚花生复兴计划”合作协议。
一种可能在早期地球浅水区繁衍生息的复杂微生物,可能是今天所有生命的最后一个共同祖先。”为了像Martin一样探索LUCA的生活方式,Moody研究小组追踪了350种细菌和350种古细菌的57个“标记”基因,以构建一棵生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