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三条文化带的唯一交汇区,北京昌平区从2008年起步发展文创产业至今,新京报记者获悉,2023年全年,昌平产业收入超190亿,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上文化产业单位近百家。昌平区在国家认定的九大文创产业门类中,涉足八项领域,从传统技艺到数字科技,昌平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在小汤山镇八号路,一座毛笔博物馆记录着过往两千多年的毛笔制作工艺的变迁。刘建鹏是这座小型博物馆的负责人,也是掌握非遗技艺、制笔世家御笔坊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御笔坊起源于东汉,到他这儿,已经是第67代传承人,如今其所操持的北京御笔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仍是一家传统手工企业,延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

  在生产已经实现高度工业化的当下,传统手艺的流传,必然包含着更多的匠人精神与扎实技术。刘建鹏说,家族流传下来的制笔工艺,有12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制笔最关键的就是毛料的梳理,一支笔就得梳一百多遍,使毛料根根分明。”毛笔讲究“尖圆齐健”,这四个字里,每个字都是对手艺人的考验。刘建鹏告诉记者,一支毛笔的生产周期会经历十五天,而学习制笔工艺,先得三年打底练心性,手艺的练就则需要数十年。

  御笔坊本是河南省的非遗工坊,8年前选择落户北京昌平,刘建鹏和家族看中的是市场也是氛围,“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而且昌平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带交汇,许多政策在公共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有补贴支持。”刘建鹏说,从前在家乡,盼望着毛笔和这份技艺能走出河南,而到了北京,他也期盼着“御笔坊”能“稍不留神”走向全国和海外市场。

  除了代代流传的传统技艺,扎根昌平的文化企业中,也不乏走在前沿的科技企业。

  同样是在2016年落地昌平的讯飞幻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Web3.0(元宇宙)的企业之一,聚焦数字内容依赖型业务,开拓了教育、文化、旅游、数字营销、游戏等产业。

  风力的级别如何更生动地展现?自然灾害出现的全过程如何更完整呈现?在2021年讯飞幻境自主研发的一张智能课桌上,通过几张卡牌的选择和移动,这些教学内容都能清晰还原在学生们的眼前。记者了解到,目前,讯飞幻境产品覆盖全国1200多所学校,业务触达28个省份,囊括了小、初、高全学段体系,服务着140余万师生。

  在企业演示中,一些不容易在课堂上展现的化学实验也能通过一张课桌完成。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摄

  同样以数字内容为载体,落地昌平区北七家镇的中影年年(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技术开发、内容生产、IP孵化、商业运营为一体的数字科技企业,也是国内首批拥有3D动画全流程制作技术的公司。企业以3D数字化技术、“数字智人”技术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三维网络动画剧,构建着数字IP资产及泛娱乐产业链,目前创作和制作的网络动画剧数量已达到18部。

  记者从昌平区获悉,自2008年起,昌平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至今产业门类较为丰富,在国家认定的九大类里共涉及了八项领域。2023年全年,产业实现收入192.6亿元,同比上涨16.2%,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利润总额18.8亿元,同比上涨34.3%。

  昌平是北京市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作为市重点打造的创新产业带和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昌平在北京北部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带的前景广阔。同时,随着回天地区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昌平新城东区规划建设的高水平实施,昌平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此外,创业氛围和空间资源,也为昌平发展文化产业凝聚更多优势。

  《北京“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昌平区聚焦“以科教引领、文旅融合为驱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行业”的目标任务,当下,昌平区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据悉,在丰富政策落地,聚焦园区建设、项目落地、企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昌平即将出台《昌平区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昌平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与市级现行办法形成衔接,引导规范区内文化企业、文化园区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