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读者对于佳能EOS数码单反以及EF镜头产品非常熟悉,毕竟这一庞大的系统多年来,在数码单反相机以及单反镜头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上,连续占据领先位置。而日前,佳能日本为纪念累计生产一亿只佳能EF镜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推荐活动,推出官方版本的“里程碑式”镜头。

  从佳能的官方推荐的角度来看,这些款镜头代表着标志性的创新性,并且是展示佳能在镜头产品强大研发实力的“经典产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产品究竟包含哪些。

  首先,可能有些读者对于佳能EF镜头的历史与现状不太了解,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佳能在1987年开始在宇都宫工厂为旗下EOS系列AF(自动对焦)单镜头反光相机生产可交换式EF镜头,随后更将生产线扩展至台湾佳能股份有限公司、佳能Opto(马来西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位于日本南部的大分佳能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4家生产基地。

  而佳能EF镜头是在1987年3月伴随着EOS单反相机系统而推出,自推出起不断进步,并以广泛的创新技术而领导业界发展,包括例如世界首创的超声波马达(USM)、图像防抖(IS)技术以及多层衍射光学(DO)元件等等技术,相信以上这些技术名词早已经深入各位佳能用户的心中。

  近年来,除了对适用于体育及风光摄影、可在整个变焦范围提供明亮f/2.8最大光圈的超远摄变焦镜头进行型号更新外,佳能也发布了多款配备步进马达(STM)的入门级可交换式镜头,在视频拍摄过程中提供了平滑且安静的自动对焦表现。目前,佳能广泛的EF系列镜头产品线款型号的各种镜头。而在它们之中,那些是佳能“引以为傲的杰作”呢?下面让我们来进入回顾环节。

  令相机与镜头在对焦的过程变得快速而准确,一直是各相机、镜头制造商的研究目标。就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技术来说,当时自动对焦系统由传统的电磁马达驱动,AF的性能容易受到机身性能的“左右”。

  佳能在1987年研发了USM超声波对焦马达系统,并且首次使用在了EF 300mm f/2.8L USM镜头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对焦马达由超声波的振动力驱动,操作更加快速而宁静,令EF镜头提供快速、精确和接近无声的自动对焦操作。由于USM直接驱动式的结构非常简单,令镜头自动对焦系统更加耐用。

  而目前,佳能几乎在旗下所有的镜头产品上都配置了USM马达。它们基本分为超声波马达分环形和微型两种,前者多使用于大光圈及超远摄镜头上,后者多使用于小型廉价镜头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环型超声波马达可以实现全时手动对焦,但微型不行。而且佳能在后来还推出更为小型的Micro USM II微型超声波马达,令镜头的体积可以更加小巧。

  这因为这种技术在EF 300mm f/2.8L USM镜头上得到了首次应用,所以这款镜头在佳能EF镜头的发展史中具备了“特别的含义”。目前这款镜头在二手市场上的报价,大约为16000元人民币左右。

  超大光圈镜头,因为它们的适应能力强,虚化性能出色,而受到了器材发烧友以及专业摄影师的青睐。而佳能在1989年发布了EF 50mm f/1.0L USM这款异常强大的产品,即便在现在在自动对焦单反镜头领域中,似乎还没有更多超越者。如此强悍的镜头,身价自然不菲,二手市场的报价大约为24000元。

  该镜是佳能EF镜头里的第一代专业L镜头,外观设计生猛,自身重量达到了1kg左右。它的光学结构是11片9组,内部采用2片研磨抛光玻璃非球面镜片(第3片和第8片)以及其他特殊镜片,即使采用最大光圈也能提供高对比度低眩光图像画质。再通过使用4个高折射玻璃元件将像场弯曲降到最低。通过使用浮动机制将近距离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和像场弯曲降到最低。采用环形超声波马达实现了安静、高速的自动对焦和全时手动对焦功能。

  在2014这个“体育赛事之年”,超长焦顶级定焦镜头将会多次出镜,必然会引起不少器材发烧友以及专业人士的关注。而如果提起佳能EF 1200mm f/5.6L USM,那么此镜头绝对可以称为“里程碑式”的产品。

  虽然这款镜头具备了目前AF镜头中的最长焦焦距,而佳能为其设计了纯后组镜片对焦技术以及USM超声波马达技术,所以它的工作时的效能还是很有保证的。该镜头因为口径实在过于庞大,光学结构相对复杂,为了保证画质表现,在镜片组中加入了两枚超大口径的萤石透镜组。

  实际上,真正让人感觉有些“遥不可及”的就是这些特殊镜片。这是因为它们的制造成本+人工成本实在太高了。打造此镜头的镜片组,需要面积足够大的莹石材料,而培养它们的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直到今天,这款产品依然没有大批生产,而据传闻“私人定制”的售价大约为750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读者你是“佳能专业服务”(CPS)项目中的会员,可能还有机会接触到此镜头。

  佳能EF 75-300mm f/4-5.6 IS USM这款世界上首次具有影像稳定功能的EF镜头,是1996年与EOS-50E相机同时上市的。至今,其衍生出来的最新版本,依然以实用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值仍是广大摄影爱好者适当的选择,售价在千元人民币左右。

  这款镜头为全画幅设计,滤光镜口径58毫米,长138.2毫米,外径78.5毫米,重650克,相对轻便,焦段覆盖范围较广。这款为旅行摄影开发的中—长变焦距镜头,包括了实用的75-300毫米变焦距范围,其中等光圈值能保证影像素质,同时降低成本。镜头采用6组透镜单元中第2、4单元固定位置,其它4组透镜单元前后浮动移位变焦距方式。这种多镜组浮动变焦距系统,能随时补偿变焦距产生的像差,在全焦距范围都有清晰的影像反差,也促成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

  从当时的技术来看,该镜头的最大卖点为采用了最初级的IS光学防抖技术。虽然从目前的技术水准来看,它明显落后了不少,但毕竟始作俑者在于此产品之上。

  它的基本技术原理为:用户在拍摄时,开启镜头上的IS(影像稳定)开关并且半按快门钮大约0.3秒后,影像稳定系统开始启动,1秒钟后系统进入稳定状态,能以1/10000秒的间隔连续检测并消除手持相机镜头的抖动。全程按下,快门钮拍摄后如果完全松开快门钮,补偿光学系统中的中央环锁即刻将第2透镜组锁定在光轴中心位置。因此,关闭IS开关后就能作为普通变焦距镜头使用。

  当时光推进到2000年,佳能再度发布了最新型的光学技术-多层衍射光学元件(DO技术)。并且把此技术推进到了一款最终的产品上-EF 400/4 DO IS USM。目前这款产品个别产品还在销售中,参考报价大概在40000元左右。

  从当时的技术推进速度来看:在这种衍射光学元件通过衍射来改变光线的路径,以便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这种元件已用于工业仪器,如分光器以及CD和DVD播放器中的信号读取光学系统。但还从未用于照相机镜头,因为自然(白炽)光在进入镜头后产生多余的衍射光,这会导致闪烁,由此便会降低图像的质量。

  如果把含有这种技术的元件与折射光学元件相结合,便可矫正影响图像质量的色差,甚至比萤石元件更加有效。同样的,通过调整衍射光栅的程度(空间),衍射光学元件可与背景和磨光的非球面表面具有同样的光学特性,这便有效的矫正了球面和其它差异。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采用这种内置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镜头,可以极大地缩小了体积和重量,同时保持了出色的成像质量。与采用一般光学元件的超远摄镜头相比,EF 400/4 DO IS USM在长度上约缩短了26%,总长233mm,且重量减轻了约36%,具体为1930g左右。同时,它在其他功能上也不落后,内置的影像稳定器相当于提高2级快门速度。镜筒上设计自动对焦停止按钮,可以随时中断自动对焦操作。同时具有出色的防尘、防潮结构。

  在之后的2008年,佳能开发了一种名为SWC的全新的镀膜技术,并且将此技术运用到了一款高端的L红圈镜头上,具体型号为EF 24mm f/1.4L II USM。

  具体来看,SWC镀膜技术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熏蒸附着镀膜原理以防止光线反射的全新镀膜技术,它能在镜片表面形成一个小于可见光波长的楔形显微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持续改变杂光的折射率,从而在抑制镜片眩光及鬼影方面有可理想的表现。而且相对来说,这种技术特别适合搭配具备超广焦段同时兼具大光圈设计的定焦镜头上。

  对于其他方面来说,它与以往设计的L级镜头相同,具备了非常好的密封性,能够实现防尘防水溅功能。该产皮内部使用环形USM马达驱动,支持全时手动操控。另外,因为它内部装载了高速的CPU以及实现了新的AF算法,所以能够实现较快的AF速度。

  最后,这款升级版镜头在光学结构上也有所改进,其内含2枚特殊研磨非球面镜片及2枚UD镜片,而一代的EF 24mm F1.4 L USM镜头只有1枚特殊研磨非球面镜片和1枚UD镜片。

  佳能在2009年推出了新型“双重IS影像稳定器”技术,并且把此技术设计到了EF 100mm f/2.8L IS USM微距镜头上,而目前此镜头在市场中的报价约为6000元。

  相对来说,这是一种针对相机的“倾斜抖动”和“平移抖动”这两种抖动进行准确补偿的最新防抖及技术:普通拍摄时,对图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相机的“倾斜抖动”;而在微距拍摄等近距离拍摄情况下,“平移抖动”这种抖动方向平行于成像面的上下移动会严重影响到拍摄。而如果针对两方面分别进行补偿,会获得更加理想的稳定效果。

  从外观上看,该镜头具备了镜筒平滑外形设计的特点,虽然再起内部增加了手抖动补偿光学元件,但是佳能方面有意控制了镜头体积及重量,最终体积77.7×123毫米、重量为625克。而且,其镜头卡口、控制面板、各种开关以及对焦环均采用了防水滴防尘构造,能够有效防止水滴及灰尘侵入到镜头内部。

  这款产品是L镜头,光学镜片组中增加了UD(超低色散)镜片,在靠近金属材质被摄体拍摄或逆光下进行微距拍摄等时,有效降低了被摄体周围易出现的色像差。另外,它的光学结构也使得它拥有极高的分辨率表现,而且通过对镜片配置及镀膜的优化,抑制了眩光和鬼影的产生。

  一枚镜头的拍摄视角决定了它的拍摄用途,而如果是一款抢眼的多用途镜头,必然要在焦段上下足功夫。而佳能在2011年推出的EF 8-15mm f/4L USM就在这一方面上赚足了“眼球”。目前此款镜头的市场参考报价约为8300元左右。

  该镜头具备多重特性,全画幅机身上8mm焦段成像会形成暗角,而15mm时则可以将CMOS全面覆盖。但是为了配合佳能资产的机身,特别针对APS-C或APS-H两种格式的产品加入了刻度支持,可避免暗角的出现。

  该镜头光学结构为11组14片,包括采用两片UD超色散镜片及一片非球面镜,光圈页片配置为7片圆形光圈。对焦马达与一般L镜一样,配备USM超声波马达,支持全程手动对焦。最短对焦距离仅0.15m,并且可以提供最大180度的视角,可以拍出极度夸张的前大后小视角效果。

  最后,佳能方面为了防止眩光及镜片凸出易沾污的问题,所以佳能在这款镜头的镜片上也采用了SWC (Sub 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 镀膜技术处理技术,将眩光减至最低。此外,镜片也使用了氟素镀膜去帮助防尘防污,使其容易清洁。

  使用超长焦定焦镜头+增倍镜拍摄,是目前在专业领域或者民用领域的一种常见器材组合方式。它能在保证足够远焦距的情况下,保证足够大的光圈可以虚化拍摄。而这类组合的弱点在于灵活性相对较差,拍摄视角也相对固定。而佳能最新发布的EF 200-400mm f/4L IS USM EXTENDER 1.4X镜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市场参考报价约为80000元左右。

  该产品内置了1.4×增距镜,这也是此款镜头的最大卖点所在。更直观的说,它能够实现200mm-560mm的焦距的的变焦范围(使用内置增距镜时,光圈会减小一档)。因此能够极大地拓展该镜头可适用的拍摄范围。

  其他方面,这款镜头是佳能目前最新发布的高端L镜头,适用于体育摄影记者以及生态摄影师人士使用。它的镜筒采用了铝镁合金材质,整体的强度较高且支持防尘防水滴特性。另外,它搭载的IS影像稳定器可获得最大相当于提高约4级快门速度的手抖动补偿效果。

  而从光学结构上看,它20组25片(24组33片含增倍镜)的组合中,包含了多达四片UD镜片和一片萤石镜片,最大程度上有效地抑制相差和色差的出现。另外,这款镜头优化了镜片配置和镀膜并采用SWC亚波长结构镀膜,尽可能地抑制鬼影和眩光的产生。

  最后,从本文内推荐产品以及相关技术点来看,佳能官方这次算是从各个阶段盘点了自己认为“里程碑式镜头”,也算是为自己这一亿产能的镜头做出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作为目前依然很有技术潜力的镜头制造商之一,或许他们在今年下半年还有更大动作,推出更新的镜头技术,在这里更加期待一下。

  而如果从消费者购买的角度来看,其中大概4-5款镜头还在市场上销售中,但是相对来说,它们更适合搭配诸如EOS 5D Mark III这类的中高端单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