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新质生产力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华古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数字出版作为新时代古籍保护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推动其创新研究,正是践行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有力实践。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古籍产业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传承,探索符合新发展理念、彰显文化自信的创新之路,是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使命。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要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华古籍数字出版领域,这一理念将得到充分体现。古籍保护、整理和传播的新方式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运用而重塑。比如,人工智能辅助的古文字识别技术,使古籍数字化的效率和精确度有了很大提高;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古籍阅读体验。这些科技创新在提升古籍数字出版功效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强大的推动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进而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中华古籍数字出版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的发展实践。力图通过数字科技与传统出版业的融合,努力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数字化平台在改变古籍制作传播模式的同时,也催生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比如,个性化推荐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让古籍内容对阅读者的触达更加精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这些创新在优化产业链条的同时,也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显示出古籍数字出版的潜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同时,也强调了绿色、低碳的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中华古籍数字出版在这一方面也将做出积极的探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比传统印刷过程大大降低。云存储和在线阅读平台在提高古籍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实物存储、实物运输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此外,数字化还为避免因原件频繁复制修复而造成的损失,为古籍的长久保存提供了更为环保的解决方案。这种绿色发展模式,既符合了新的发展理念,又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价值,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高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在中国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习强调,“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多项尖端技术在古籍数字化过程中被创新运用。如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文字识别算法,使古文辨识的正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多光谱成像技术使出现褪色或残损现象的文献内容得以重现;3D建模和全息投影技术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让古籍善本得以无损展现。这些高科技的运用,既突破了传统古籍保护与研究的局限,又在传统文化领域充分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潜能和变革动力,开创了古籍内容呈现与传播的新范式。
新质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效能。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这一特点在古籍整理与研究领域表现尤为明显。数字化技术对古籍加工的速度与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原本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的整理工作现在可能只需数周即可完成。人工智能辅助的文本分析工具能够对海量古籍数据进行快速处理,为学者提供更为高效的研究支撑。此外,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古籍资源的跨库、跨地域整合与共享方面的运用,将使学术研究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这种高效能,不仅加快了古籍的数字化进程,而且为传统文化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还突出了新质生产力在提升文化传承效能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显著优势,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研究得到了新的促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之一是高质量,在中华古籍数字出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理念在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得到了深入实践,一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古籍复制和保存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保证了文献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二是多维度的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古籍内容的深度开发和精准解读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古籍研究的学术质量。三是数字平台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也促进了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古籍研究的创新发展。综上所述,在中华古籍数字化过程中,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高质量的发展不仅使古籍数字化成果的学术价值得到提升,而且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充分显示出在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是推动古籍数字出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条件。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为此,要为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支持古籍数字出版创新的法律法规。同时,创新经费保障方式,加大投入,研究开发古籍数字化重点技术。此外,为推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这些举措,为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营造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古籍数字出版领域创新活力的政策环境。
为发展古籍数字化出版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这是培养古籍数字出版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高等教育机构学科设置、建立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的应有之义,即在传统古籍研究课程中融入数字技术内容,在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中增设古籍数字化应用课程。另外,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为人才提供跨界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也是加快古籍数字化出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打造一支对新质生产力有驾驭能力的专业队伍,从而推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的创新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是推动开放共享,扩大社会影响。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建立健全古籍数字化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打破机构间信息壁垒,促进各类古籍数据库互联互通,这一理念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古籍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的古籍数字内容传播方式。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共享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通过这些举措,不仅使古籍数字化成果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而且为真正实现古籍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和创新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华古籍数字出版开辟了新的路径,古籍数字出版不仅对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发挥推动作用,而且以创新的姿态促进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起到独特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改变着传统文化的走向。(作者:王海平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