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印刷届的乔布斯”班尼·兰达说过:“一切能被数字化的终将被数字化,印刷也不例外”。一语即出,在全球掀起了一阵印刷数字化狂潮,数字印刷机在这十几年中,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国大地,同时数字印刷连锁企业,一家接一家地开了起来。

  2016 年德鲁巴印刷展后,数字印刷的热度更上一层楼,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对数字印刷的发展目标也定得十分清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30%”。换言之,以 2015 年176.15 亿元数字印刷产值为基数,到 2020 年进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口径的数字印刷产值应该达到 654 亿元,是 2015 年的 3.71 倍。

  在2017年,数字印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也是有升有降,17年的中国印刷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1.2万亿,其中数字印刷占比还在5%以下。虽然还未起到影响印刷业全局的地步,但是厚积是为了薄发,数字印刷是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一片蓝海。

  全球印刷业的需求在不断上涨中,先看一组来自史密瑟斯·皮尔研究所网站的数据:

  2017年的全球印刷业总产值为785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长至8145亿美元。

  预计到2019年底全球数字印刷总产值将增至1877亿美元,其产值在整个印刷市场的份额将上涨至20.6%。

  相信不需要太长时间,关于数字印刷的积累和探索一定会转化成灿烂的成果,数字印刷在市场上的比重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地区的消费者收入增长,消费者对数字包装的需求持续上升。

  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他们对个性化、情感化的产品愈发青睐,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定制化方向转变。

  终端品牌商更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不断推出讲情怀、个性化、交互性的产品包装,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如百事可乐推出的emoji表情瓶、农夫山泉推出的“乐瓶”、江小白的情怀瓶等产品均成功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刺激大众消费。

  这也为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定制化、个性化产品面向C端,如照片书、微信书、旅行相册等已经成为C端市场炙手可热的产品。消费升级为终端品牌商以及印刷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蓝海市场。

  印刷技术正在不断朝着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无论是国际厂商还是国内的印刷设备供应商,都在为促进印刷业数字化转型而努力。目前中国印刷市场已经形成了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产业模式,个性化+批量化的生产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

  数字印刷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但实际上目前还有一些问题影响其发展,问题一直存在但是又一时间难以解决。

  印刷成品的成本主要由机器和耗材决定,而对进口设备与耗材的过度依赖导致最终产品缺乏良好性价比,是成本高居不下的一个原因。

  国内的数字印刷设备大多来自于日本和欧美的几家大厂,因为设备的数量有限以及国内外机器的差价和耗材的差价,并且大部分厂家的耗材和设备捆绑销售,很多中小企业的成本在无形中加剧。

  美国 NAPCO 的报告中认定数字印刷设备的引进同步会带来“印刷机停机时间增加,这就导致了浪费”,原因就在于大型的生产性设备与数字印刷满足个性需求、大量是零星分散的订单在要求上相左,采用怎样的商业模式才最为适宜,国内的不少数字印刷企业都还在艰难探索中。

  数字印刷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数字印刷有着自身的长处与短板,因此,不可能包打天下,他与其他印刷工艺的关系只能是各取所长、融合发展。

  目前数字印刷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达到传统印刷的高度,设备和性价比两个问题需尽快解决。在生产中,选用何种印刷工艺完全应该根据印量、周期、成本进行综合考量,甚至是采用多种工艺的组合,这才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