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智能化一站式元器件供应平台硬之城宣布已完成B2、B3两轮总计亿元融资。其中,B2轮由成为资本领投,汉桥资本跟投;B3轮由东方嘉富领投,成为资本继续跟投,这两轮融资是在过去三个月内完成的。

  硬之城创始人李六七表示,新一轮融资完成后,硬之城将加大“AI在产业应用”与“产能协同”的投入,进一步扩大BOM(电子元器件采购清单)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领先优势和提升产能协同能力,实现快速规模化。

  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互联网应用产品、移动通信、智慧家庭、5G、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发展为电子元器件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加快电子元器件更迭换代的速度。

  电子元器件产业链由上游的原厂、中游的元器件分销商,以及下游电子产品制造商三个环节构成。

  于2016年3月上线的硬之城,是一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BOM(电子料采购清单)成本核算、风险管控、替代料推荐、一站式元器件交付服务的平台。

  它以智能化BOM SaaS系统为切入点,从“方案设计”、“元器件交付”到“生产制造”等电子产业链重要环节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满足用户1套硬件样品起订的需求。

  从创立之初,硬之城的打法聚焦于元器件行业中小型采购商,李六七对亿邦动力表示,通过和不同行业客户群对接发现,市场对贴片、PCB(印刷电路板)生产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传统自营工厂难以一站式满足。因此,硬之城采用的方式是把下游的贴片工厂进行数字化、标签化,通过多样化的产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与硬之城合作工厂近百家,“明年我们要对这近百家贴片厂进一步数字化改造,让他们在产能上实现高度协同。”

  李六七强调,硬之城要做的不是自营工厂,而是平台,硬之城不开工厂,更多的是派单。类似于滴滴打车一样,把供给侧的车辆分为经济型、专车豪华型和出租车等,然后在需求侧把不同类别车辆精准匹配给给各自消费者。

  “在元器件行业也一样,有各行各业及各种各样的需求,理论上,针对相对需求应该匹配相对应的产商,硬之城要做的就是让这些需求能够精准匹配。”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强势发展,市场竞争激烈。

  李六七表示,电子行业新型公司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元器件商城,主要以自营、代购等元器件流通环节的电商;还有一类是PCB(印刷电路板)切智造,从快速PCB打样切PCB生产制造,再提供元器件,往SMT延伸,还有一类是SaaS切协同智造,SaaS工具解决行业难点,切元器件供应链解决方案,再赋能工厂,切协同智造。

  硬之城属于第三种类型,通过SaaS赋能上下游,数字化和智能化电子产业链,为产业链提供数据、算法、供应链能力及智造协同平台等基础设施。李六七介绍,但无论是PCB还是生产制造或者SaaS,最终都绕不开一个问题——交付,他认为交付是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只有把这个环节解决好了,才能向上下游延展。

  李六七强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供应链问题、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是硬之城的初心,也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目前,硬之城为企业提供的SaaS软件是针对客户的项目输出完整的解决方案,理论上来讲,有了这个软件可以帮助企业省去采购供应链团队。

  在交易板块,硬之城采用自营方式,客户在购买工具后,工具中就已经包含了报价标准化及解决方案。当然,客户在选择购买渠道时,可以选择硬之城,也可以选择其他渠道。

  成为资本合伙人顾旋认为,在芯片上游加速国产化和新国货引领的下游电子产品快速迭代的趋势背景下,电子元器件流通和制造协同环节会诞生新的历史性机会。成为资本看好硬之城和李六七的团队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的应用,结合团队多年扎实的行业认知沉淀,去改造数万亿规模的电子产业链,赋能上下游,提高产业链的生产和流通效率。

  “硬之城要打造的是一个电子产业柔性供应链+柔性生产智能制造平台,这意味着我们要提供两个核心服务,一个是供应链,另一个是制造。”李六七介绍,制造是以协同工厂的方式,而供应链则以SaaS的方式。

  在掌控供应链系统上,硬之城采取自营方式在上游整合了2500家代理商及大量的芯片制造厂商,“这是一个典型的掌控供应链的方式,其中涉及到繁杂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在掌控协同系统上,本质上是控供应商及生产制造的系统。李六七介绍,把工厂的标签、画像及产能实时动态等信息对接到硬之城的系统。比如,有一百家制造工厂,把这一百家工厂的规模、产线、设备、品牌、材料及管理体系等信息完整的同步到硬之城,相当于把这一百家贴片厂画出来,并实时同步产线状况和排单计划,每条产线什么时间开机,每一个单上来后是处在等待状态还是开始发货了。“这一块需要进行数字化改造”。

  李六七介绍,供应链系统、内部扭转系统和生产制造驱动系统这三个系统在内部被称为DMS系统,即从设计到供应再到生产制造,这个系统打通后,无论是用户还是供应商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运行。

  “目前,供应商的管理系统及内部协同系统已经基本成熟,接下来要做的是延展到生产端系统,预计在2021年第一季度跑通。”李六七表示,要打造这一平台无时无刻都充满挑战,过去,如何在供应链环节对上游资源的整合和深度挖掘,以及在供应链中有4500万SKU,拆分到最小颗粒度大概有十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如何进行管理都是一道道难题。

  “在供应链端的难题基本已经克服了,现在要做的是更深度的事情。”李六七表示,近年来,硬之城一直在做供应链,现在是在切生产制造,它们最终是一个链条,因为客户要的是一个成品,所以,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环节都很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