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007绝对是大片,邦德的墨镜、火机和香烟都是炫酷的武器,现在这个年代你再拿腔拿调说“邦德,詹姆斯•邦德”就显得有点土了。一个代号陪了你60年,我真有个发小把肖恩•康纳利时代的邦德都翻出来过了一遍,我说老爷子那会的特效和老版《西游记》差不多吧,他说“嗯,背着火箭筒就想上天”。

  让007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确实是皮尔斯•布鲁斯南,也是从他的第一部邦德《黄金眼》开始,中国观众和邦德才算基本同步了,那些黑科技和特效也算与时俱进了。然而就像星战一样,有传统的邦德,在中国还是有点小众。个人是真不喜欢布鲁斯南版邦德,花拳绣腿,尤其讨厌邦德像哆啦A梦一样不停拿出各种小玩意。我是力挺丹尼尔•克雷格的干练风的。当年看《金枪人》是因为看了星爷的《国产凌凌漆》,看《诺博士》是因为有“第一部”的知识点和象征意义,至于《太空城》则是因为它很像一部科幻片。

  曾记否,成龙第一次在电影里死掉都是新闻,而如今,一个叫邦德的男人决定去死!拯救世界,真的不需要理由吗?

  虽然可以从老帅哥肖恩•康纳利开始算,之后也有罗杰•摩尔这样的经典帅哥出演,但是在所有007系列电影里,如果一定要以现在的眼光挑出两部代表,我个人觉得是布鲁斯南的《黄金眼》和克雷格的《皇家赌场》。实际上可以说,布鲁斯南和克雷格共同完成了007系列的复兴。布鲁斯南一共演了4部007,也被认为是史上最帅的007,这个见仁见智,但是1995年的《黄金眼》确实为007系列重新打开了局面。“邦女郎”越来越受关注,豪车和大场面越来越重要,从《黄金眼》开始,邦德基本告别老派特工片腔调,确立了更快更紧凑的现代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是,《007》原著小说作者伊恩•弗莱明的原著故事布鲁斯南接演之前——也就是道尔顿版《007:杀人执照》之后全部拍完,所以从布鲁斯南开始,所有的007故事都是重新编剧,而《黄金眼》上来就把题材聚焦刚刚过去没多久的冷战时代和美苏争霸。

  客观说,布鲁斯南主演的四部007确实非常成功的,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所有007饰演者中,电影平均分最高的。有数据为证,《黄金眼》的全球票房为3.5亿美元,是当年的年度全球票房榜第四,这也是1979年《007之太空城》之后最成功的007电影。说实话,确实下了功夫烧了钱,有焕然一新的时代感。布鲁斯南时代的邦德,香车美女科技弥漫,堆砌名车和武器,看007仿佛是一件奢侈品秀,看的有点纸醉金迷,你会很容易出戏,觉得拯救世界是个明显的玩笑。

  审美疲劳和娱乐至死确实是捆绑外一起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太会撩骚的布鲁斯南急流勇退,特工行业竞争激烈,老派的勾魂夺命眼和高科技已经随着电影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得不新鲜了。新鲜的反而是硬桥硬马拳拳到肉,敏锐,锋利,你琢磨琢磨,钢铁侠在山洞里的第一套战服,是不是让你梦回《机械战警》嘎吱嘎吱的金属梦时代,所以拍电影也是个圆。所以,长得糙点但更像特工的克雷格来了。危险!危险!危险!冷峻硬派,和布鲁斯南反差巨大,可还记得中毒之后的邦德在豪车里自己给自己解毒的段落,007真的风格大变了:行动派!包括《碟中谍》和《谍影重重》,都是走这个套路。《黄金眼》和《皇家赌场》作为两代007的开箱之作,都在故事完成度上表现优异,基本确立了两代特工的整体形象。

  然而,事实上,007系列在中国电影市场不算爆款。尤其是这几年中国影市爆发式增长时,007依旧不温不火,现在的电影市场竞争过于激烈,007系列突破自我才是最难的,包括英国人自己都开始拍皮鞋西装雨伞全套定做更英伦范的《王牌特工》。确实,《007》系列电影是有浓郁英伦血统的,原著作者弗莱明是英国特工出身,写的是英国情报处MI6王牌特工的故事,六代007的饰演者也全部选用英国演员,除了第二代007乔治·拉扎贝是在英国发展的澳大利亚模特,他也只演了一部,其他的肖恩•康纳利(6部)、罗杰•摩尔(7部)、提摩西•道尔顿(2部)、皮尔斯•布鲁斯南(4部)和丹尼尔•克雷格(5部)这些007的主演全是英国人。

  但007确实留下了很多符号。譬如,应该是先有“邦女郎”才有后来的“谋女郎”之类的说法,苏菲•玛索、哈利•贝瑞和杨紫琼,都是在布鲁斯南邦德演过邦女郎,可见那会的007确实如我所言很奢靡,克雷格时代的《皇家赌场》的邦女郎则有另一位女神伊娃•格林。007系列总体确实很浮夸,对豪车美女有破坏欲。不过最经典的配乐《James Bond Theme》确实让人“闻鸡起舞”。当然还有一个不朽的动作,邦德走,走,走,突然转身面朝观众,开枪。说句心里话,每次看邦德系列和碟中谍系列,都会被主题曲点燃,即便电影很一般,就像你去看IMAX-3D的场次,总会被倒数的阿拉伯数字搞得有点激动,心里会暗自说:大制作,还是不能用手机看。邦女郎走马灯一样,邦德一拍就是四五六七部,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男演员都是最后主动辞演。一个知识点是,1983年,电影制片人邀请康纳利,时隔12年后再度出演“007”影片——《巡弋飞弹》,不过未列入007系列25部正式大名单。

  从上世纪50年代弗莱明创作了英国军情六处特工詹姆斯·邦德的形象,从1962年根据小说改编的肖恩•康纳利版《诺博士》问世,007是电影史上寿命最长的特工,第六任邦德丹尼尔·克雷格终于“卸任”。实际上,当年克雷格从克里夫•欧文和休•杰克曼等一众大咖中被制片人选中之后,这位素来只是文艺片怪咖的英国男演员就备受争议,但冷峻的颗粒感十足的克雷格用《皇家赌场》立住了形象,用007系列全球最高票房(11.08亿美金)的《天幕危机》证明了硬汉特工时代的到来。

  但中国内地有专业票房统计以来,007系列尤其是克雷格版时代的007,一直不是中国影迷的绝对宠儿,07年的《皇家赌场》9271万,15年内地票房最高的一部《幽灵党》也只有5.41亿,这个数字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和华丽扯不上半毛钱关系。疫情时代,作为第六任007丹尼尔·克雷格的谢幕之作,《无暇赴死》在中国内地的表现依旧不温不火,截至11月4日还在冲刺2.4亿人民币,且口碑分化严重,不过好在影片的全球票房截至目前超过6亿美元,仅次于《速度与激情9》的7.21亿美元(要知道,大烂片《速度与激情9》在中国内地卖了将近14亿人民币,到哪儿说理去),暂列好莱坞影片年度第二——考虑到疫情影响和中国内地票房乏力,这个成绩已经算非常优秀了。换句话说,大IP时代,克雷格“卸任”了,邦德没有假期。

  除了《007》系列,最为成功的系列特工电影大概就是《碟中谍》系列和《谍影重重》系列,虽然也看阿汤哥的脸,但从布莱恩•德•帕尔码开篇就给《碟中谍》系列定下了强情节的调子,而且诞生了倒挂悬垂和悬崖特技以及摩托车时刻等吴宇森式枪战美学,情节强推进也让碟中谍系列保持了生命力。实际上,吴宇森西进好莱坞最成功的电影《变脸》也同样展现了这种强情节推进的特色,像阿汤哥在《碟中谍》系列中不停揭下脸皮一样。同样强节奏的还有《谍影重重》系列,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三部曲完满之后,到了第四部就狗尾续貂啰嗦个没完了。当然阿汤哥和马特达蒙首先是自带流量的巨星,但强情节的支撑才是关键。

  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案例,就是老特工的老而弥坚。连姆•尼森的《飓风营救》系列,当然也包括基努•里维斯的《疾速追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不啰嗦,废话少说,干他!不论因为家人还是家里的一条爱犬。而且新时期的特工,拳拳到肉的硬派风已经是主流,哪怕主角是个大叔。当然也有《特工绍特》和《史密斯夫妇》这种相对另类的特工电影,花里胡哨的流量片,但是即便花哨,像《特工绍特》都有点玄幻了,但电影的情节密度都是很高的。特工跟你聊人生,还要《艺术人生》干什么!新时代的电影,需要尊重观众的时间,因为大家线》系列的挑战也是很大的,因为他真的也是个老年人了,而且主演风格一直在变化。很难想象《碟中谍》和《谍影重重》更换主演,阿汤哥和马特•达蒙已经和伊森•亨特、伯恩融合了,就像复联的主要英雄,也都基本被观众镌刻于心了。那么007呢?这个抉择真的好难啊。下一个会是谁?不论是谁,都得给他一个好故事。好皮囊不难找,好故事才难。世界已经被无数个疯子妄图用无数种方法毁灭无数次,而又被无数个英雄无数次拯救了,我觉得是这个残酷的现实逼死了邦德。而邦德当然不是邦德,他背后是一个编剧,编剧知道,拯救世界是需要一个好理由的。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24小时新闻热线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劳动者可以不接受强制超时加班,拒绝签订放弃加班费等无效合同,对于随意克扣加班费等行为也不能听之任之,要有主动维权意识,更加理性地依法维权

  虽然没有带兵打仗,但李克农在看不见的战线上运筹帷幄,导演了许多团结抗战的有声有色的活剧,为祖国独立、为人民解放事业进行机智勇敢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一名从“寂静战场”上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