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于2005年11月8-9日在北京召开,8日13:30——15:40,中国网现场直播论坛主题一:我国政府推进信息无障碍事业的战略及策略,敬请关注!

  今年的论坛主题是缩小数字鸿沟、共享信息文明。今天下午的论坛主要是就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战略及策略和全球信息无障碍发展趋势,请有关的领导、专家、学者为我们的各位来宾做专题的演讲,主要是围绕着如何缩小数字鸿沟、怎样共享数字文明,希望对推进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工作思路有所启发和帮助。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梁悦明太平绅士为我们演讲,她演讲的题目是“信息无障碍的国际发展历程及反思”,大家欢迎。

  首先我非常感谢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邀请我来参加第二届信息无障碍论坛,而且邀请我在这里提交一个报告。我的讲题就是信息无障碍的国际发展历程及反思。

  二十一世纪是资讯、信息和科技的世纪,使残疾人士能如健体人士有同等机会获取资讯,使残疾人士独立生活、公平参与及成功融合社会的最重要的因素。信息无障碍是二十一世纪残疾人士服务其中一项最重要的课题。从国际发展来说,有三个因素将会影响视障人士能否毫无障碍地获取信息的资讯,包括国家政策和投入,视障人士的普及教育,和接触科技训练的机会,为视障人士特别研制的软件和硬件,及足够的视障科技专家,本文将通过三个国家和地区防止歧视法律的发展,解释适当法律对信息无障碍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我讲讲英国的情况。在政策和法律方面。英国的反歧视法律于1995年通过,主要保障残疾人士在就业和接受服务方面不受歧视,可以与健体人士享有同等的机会。法案分三阶段推行,第一阶段,法案通过一年后,即1996年12月2号正式实施,禁止因残疾理由歧视残疾人士。第二阶段,于1999年10月1号生效,要求所有的业主不超过15名员工的,就需要为患有残疾的雇员提供方便的工作场所。第三阶段,于2004年11月生效,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歧视残疾人法案,规定所有雇主要在其办公室、工厂和商业进行的地方提供适合残疾人士的设施和无障碍通道。2001年英国通过了残疾人士特殊教育条例,规定所有教育机构及与教育有关的服务机构,需要预先布置有关残疾人士在教育服务上的需要,比如说虽然这个机构暂时还没有视障人士接受服务,但有需要的时候,这个机构就可以马上提供这个服务。英国政府需要调拨适当的资源给有关机构,提供适当的服务和检查法律顺利推行。在英国,防止歧视法律的推行和监管由三个机构负责,就是伤残人士权利专员公署,负责有关伤残人士歧视的问题。第二个是平等机会专员公署,负责处理有关性别歧视的问题,及种族平等专员公署,负责有关种族歧视的问题。

  有关英国反歧视法的历程和进展,大家可以参考他们的网址,在我提交报告以后,大家可以收到一份全文,大家可以看到那个网址。

  第二,关于福利与权利。随着以上法案的通过,英国政府需要推行一系列的服务和提供不同的资源,令视障和伤残人士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例如就业方面有以下服务和权利,第一,伤残人士有生活补贴,有照顾员,日常生活照顾。第二,协助购买辅助仪器。第三是就业辅导,1998年开始推行的就业新计划,帮助未能工作人士。该计划除了提供个人就业辅导员以外,还协助未能就业者在公开市场受雇,视障伤残人士可以自愿加入这个计划。第四是工作辅导员,也叫工作教练,视障和伤残人士可以通过工作辅导人或者工作教练协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第四是教育和再培训,视障和伤残人士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接受教育和再培训,向政府有关部门购买该服务。

  根据上述福利和服务,英国的视障和伤残人士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相关的仪器和设备,英国为伤残人士设立特别的工作间,令视障和伤残人士能够在无障碍的环境中工作。

  英国有无数众多的非政府团体,愿意为视障人士提供科技,信息无障碍在英国视障和伤残人士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美国的情况,美国有特定的法律规定视障人士可以享有与健视人士同等无障碍资讯的权利。美国政府法律保障、视障化、全盲人士通过有关的科技,从非视像途径获得标准的资讯科技。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于1999年通过了1227号法案,要求所有政府资金购买的科技,需要所有非视像途径获取。

  第二,福利与权利。基于法律的要求,所有公众及政府资助的机构,必须提供视障人士信息无障碍的设备。现时在美国大部分的州,都设有州政府科技援助计划,为有需要的视障人士提供所需的科技硬件和软件的资源。而所有的软件在投入市场可被政府购买以前,要确保可以用视障以外的方法使用。软件发展商承担的软件能够被视障人士平等使用的责任,而政府则提供资源上的援助和开发的动机。

  总结他们的政策和法律对信息无障碍的影响,对美国视障人士来说,信息无障碍是一种必然的、理所当然的权利,而电脑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商,也因市场和政府的要求,有强烈的动机令其所推出的新科技能适合视障人士的需要。

  现在讲讲香港的情况。香港有三条有关反歧视的条例,分别是:性别歧视条例、残疾歧视条例和家庭岗位歧视条例。条例由1996年成立的平等机会委员会负责监管和执行。性别歧视和残疾歧视条例规定,任何人公开歧视残疾人士,或者在下列活动中对残疾人作出歧视和骚扰的行为均属违法,比如说金融、教育、货品服务及设施的提供,进出住所,住所的处理或者管理,会社及体育的活动、政府的活动等,在交易方面,香港的九年义务教育计划为所有十六岁以下的儿童提供教育。家庭岗位歧视条例,就是禁止雇主因为员工需要负起家庭岗位的责任而辞退他。比如说有婴孩的妇女,因为需要照顾孩子而不能出差,雇主就不能说你不能出差,那我就辞退你,我请另外一个人去做,这是不行的。香港的反歧视条例趋向比较被动,并没有规定有关的团体和机构必须要为残疾人士在就业、教育和社会参与方面提供无障碍信息和无障碍的环境。例如,新的建筑物手册规定建筑物必须有残疾人无障碍的信息,但是执行的时候无却监管不力,例如很多新的建筑物并没有触摸地图,让盲人知道到底进入这个大厦的步骤是怎么样的,现在很多大厦都没有。

  福利与权利,香港的残疾人士可以因个别伤残的程度,或者政府医生证明以后及可以获得每月港币1120元的伤残津贴,或者港币2240元的高额伤残津贴,其所享受的福利和权利,都和普通市民相若。

  香港信息无障碍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由于缺乏政策上的规定和要求,香港信息无障碍的运动可以说是由民间的团体,为政府机构和残疾人士团体自发而成。

  香港盲人辅导会在推广信息无障碍方面也担任了重要角色。在软件的发展,1996年香港盲人辅导会通过向慈善基金申请拨款,和理工大学合作,发展广东话发音中文处理软件,叫语点,但是因为只能读出中文,1998年进行语点改良版的研制,后来因为经费用尽,语点的研究停止了,到现在为止,这个软件仍然被香港视障人士应用,但是因为缺乏技术发展,只可以在视窗98的平台上应用,早晚都会被淘汰。另外,因为没有视窗的源码,语点并没有和视窗98完全融合。

  2004年初,在美国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和香港盲人辅导会的技术支援下,香港一家公司开发了JAWS软件,原理是按英文JAWS软件加上中文系统组成,由于价格蛮贵,暂时只有一些视障人士的服务机构购买,视障人士个人购买的只是属于少数。现时,慈善基金已拨款一百万元,资助一群视障人士自己研发新的视障人士软件,成果待发表。

  香港视障人士使用资讯科技情况。香港特区政府于2000年初,全面推行资讯科技教育,视障人士也因此受惠。香港盲人辅导会现正定期举办视障人士科技资讯训练课程。而香港盲人辅导会复康训练中心,也于1996年将这项资讯科技训练纳入其课程之内。

  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推动资助残疾人士购买电脑和有关软件计划,但是不包括点显器。

  最近香港社会福利署也获得慈善机构拨款,资助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机构购买所需的电子点显器,预期超过一百名的视障人士可以受惠。

  数码发声突出。香港盲人辅导会的点击录音图书馆,1998年已经开始数码化,视障人士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借阅发声图书,由于获得香港汇丰银行的赞助,添置了数码发声图书器材,好处是可以随时翻阅目录,重听和快速抵达需要聆听的内容,这个项目我去年在第一届信息无障碍论坛已经详细介绍,在这里就不再重提了。

  民间推广的信息无障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香港民间团体也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的运动。例如,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IProA刚于2005年11月举办了网络无障碍行动颁奖典礼,有121间机构、207个网站获奖。

  总结香港对信息无障碍的发展,资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视障人士专用软件要跟上这一新的发展,一定要有不断的资源的投放,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援和长期资源的投入,单靠慈善机构的参与和努力,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果以后,可能因为缺乏资源而停顿。

  所以,外国的经验显示,要达至信息无障碍的境界,政府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规管和资源的投放,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为科技发展商提供足够的市场和动机,要不然发展商会说为什么要开发这个软件呢?对我有什么好处?虽然是公益事业,可以投放一点资源,但是总不可以长期这样做。所以,政府方面的政策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伟民和伟洪,你们在中国必须要努力和政府有关部门讲讲,多些推动,因为你们是中国盲人的领袖,必须要为视障人士做些建设性的工作。

  我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由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共同主办的研讨会,在这里我也特别多谢邢建绪秘书长提供这么好的机会给我。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希望内地、香港和台湾能够联手合作,推动有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因为三地的文字上都是一样的,所以香港、内地和台湾都能够共同开发这些软件和辅助仪器的话,我相信达到信息无障碍的机会就会更高。

  在没有足够的政府资源投入以前,我们一些非政府的机构团体还应该集中力量,共同努力,让我们早日达到视障人士信息无障碍的目标。谢谢大家。

  信息无障碍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前端的课题。刚才陈梁悦明太平绅士就推进信息无障碍政策制定给我们介绍了非常好的经验,对今后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非常好的价值。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基本国策,我们看到,要构建和谐社会,信息无障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接下来,我们欢迎中国盲人协会常务副主席李伟洪先生,为我们做主题为“努力实现信息无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演讲。

  在第二届信息无障碍论坛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盲人协会、代表全国877万盲人对这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来自各地的朋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真诚地感谢大家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信息交流无障碍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广大残疾人尽快融入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中,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提高残疾人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让残疾人和健全人一起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和全国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热切地呼吁社会各界要更加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共同营造更加融洽的社会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贯穿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努力消除城乡、地域、人群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社会公平又要注重起点的公平,也就是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让每个社会成员,包括健全人也包括残疾人,都有大致相同的参与发展和机会,只有实现机会均等的原则,才能保证社会成员在一个平等竞争社会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是体现结果的公平,及尊重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

  实现社会公平从残疾人工作的角度,就是要特别重视和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利。残疾人的基本权利不仅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也表现在有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这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一项重要任务。消除信息障碍,缩小健全人与残疾人的差距,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标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脑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化社会已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残疾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消除了时空上的障碍,为残疾人打开了平等参与的大门,极大的拉近了他们与外界的距离,为他们全面融入主流社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能把握良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那我们就只能选择落后,其结果是残疾人的社会地位非但不能因为科技进步得到相应和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被进一步边缘化;非但不能消除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反而会带来新的不平等,所以残疾人是否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确是有关社会发展大问题。

  我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盲人有877万,信息无障碍对盲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获取信息主要是靠眼睛和耳朵,而且70%以上的信息来自眼睛。眼睛看不见给盲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很大障碍,极大地限制了他们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发挥,以至于长期以来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

  信息技术的应用,给盲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他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增加了与他人、与社会的沟通机会,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推进盲人信息无障碍,对坚持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盲人与健全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障碍,维护盲人的平等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正像邓朴方主席说的:“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将会给广大残疾人带来历史性的变化。”

  那么盲人信息交流方面存在哪些障碍呢?我认为主要包括视觉信息障碍和信息环境障碍两方面。要实现盲人信息无障碍,既要消除视觉信息障碍,又要为盲人创造无障碍的信息环境。

  一、针对尚有残余视力的低视力者,要强化视觉信息元素。主要包括:充足的照明、较大清晰的字体以及强烈的对比度等。低视力者需要的照明度一般比近视者要多一倍。较大的字体和图像是指提供例如字体放大器、电脑屏幕放大软件、大字体印刷品、大字体标志等。鲜明的明暗对比度是有效减低视觉信息障碍的关键,对比度强如黑底白字或图像最能帮助低视力者获取信息。

  二、是针对严重低视力或全盲者,提供非视觉信息的替代方式,用其它感官功能获取信息,以弥补视觉信息障碍。主要是通过触觉或听觉作为信息媒介,为盲人提供点字触摸、声音提示等方式帮助盲人获取信息,如点显器、语音软件等。

  1.网络上的各种多媒体信息、影像图形等没有相应的替代文字,至使点显器、读屏器无法处理;

  2.在网页设计中有些网页为了文字对齐和美观,采用表格和页框排版,给盲人浏览造成障碍;

  5.一些网页设计语言如SCRIPT语言,盲人输入输出设备不能很好的支持;

  1.有些软件只提供鼠标操作,没有提供键盘操作的替代方式,致使盲人无法操作;

  3.WINDOWS系统为残疾人使用电脑提供了一些辅助工具以及无障碍的接口等,但许多软件提供商没参照微软的MSAA技术来设计软件,而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经济效益,对系统本来提供的无障碍用户交互界面进行修改,破坏了操作系统本身的无障碍功能,使盲人使用受到限制;

  4.许多软件没有设置键盘可以捕获的交点,致使盲人不能通过键盘操作软件;

  5.许多用户界面用图标代表按钮,或者用图标来识别状态指示器等,导致盲人很难访问;

  6.有些应用程序用色彩作为传达信息的惟一方式;一些表格不允许用辅助技术进行访问等。

  例如:公交车站没有语音报站器;银行自动取款机、电子信息屏幕等没有提供语音的服务或是替代性的方式等。

  当前的许多通讯、电子产品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但对盲人来说还存在使用障碍。例如,手机、快译通等,没有语音提示,无法读取短信,进行菜单操作等。

  这方面的障碍更是随处可见。例如:种类繁多的信息卡如IP卡、银行卡、房卡等都很难区别;宾馆的洗发水、浴液瓶以及形状相似的药瓶等等,很难辨认,经常用错。通用产品主要是由标准委员会制定相关的产品技术标准来解决。

  缩小数字鸿沟,共享信息化的丰硕成果,已经成为残疾人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群体的信息无障碍问题,并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残疾人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真正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去。

  一、希望尽快立法,从法律的角度来加大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社会资源的权利。目前正在修订中的《残疾人保障法》将有望把信息无障碍的内容写入其中。

  二、提出信息产业应遵循的信息无障碍标准,作为IT产品的执行规范。实际上从网站、软件实现信息无障碍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关键是有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意识到这样做的意义。

  三、要加强盲用软件和辅助用具的研发工作,开发出更好、更适宜盲人使用的软件和辅助用品。

  四、要加大信息无障碍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无障碍意识,呼吁大家都来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创造一个线

  总之,信息无障碍就是要使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如何使全国877万盲人在生活水准、文化程度和就业能力等诸多方面在更大程度上跨越信息鸿沟,使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享受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捷和快乐,这应该是全社会的使命,也是我们中国盲人协会的责任。11月28日中国盲协将在广州举办“盲人咨询科技研讨会”,展示各种有助于帮助盲人的科技成果和辅助产品,进一步推动盲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开展,欢迎大家参加。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信息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作为信息社会的特殊组成部分,他们的特殊需求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在政策、宣传和资金支持中,针对解决这些群体的要求给予扶持以外,在提供信息通信设施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这些设施应该能够为残疾人所用。帮助他们克服自身残疾所带来的困难,只有这样,一个人人平等、机会均等的全球信息社会才能线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关怀和支持下,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生活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中国残联在满足残疾人需求,帮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共享现代社会文明成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我国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残疾人作为社会,在社会信息化大潮中,所面临的信息享有和信息使用能力的差距,和被信息社会边缘化的威胁,使不具有信息文化和技术的残疾人将陷入困境。

  残疾人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其生存和发展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让各类残疾人不被信息社会所抛弃,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让更多人了解信息无障碍,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对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改变自身命运具有重要的积极推进作用。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残疾人的权益保障问题,关于信息和交流无障碍,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实施参与制定签署联合国世界残疾人行动纲领,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准则和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琵琶湖千年框架等活动。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修订残疾人保障法,以将信息无障碍作为残疾人重要权利之一正式提出,为推进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提供法律依据。与此同时,为了改善残疾人状况,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制定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其实施配套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缩小残疾人在基本需求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技术,提高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鼓励和倡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残疾人,使他们在信息社会中享有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与保障。

  二、网上信息服务是消除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每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于2000年试运行,2002年经过全面改版后正式开通,网站以丰富的内容和全面的服务,得到了广大残疾人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喜爱,逐渐形成代表、服务、宣传、反映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一个窗口。目前,中国残联网站的年访问量已达到500多万人次,网站浏览1000多万页。网站设有中文简体版、盲文版、繁体版、英文版,内容包括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组织、建设、维权、宣传与文化、残疾人体育、残疾人艺术等领域的大量信息,为广大残疾人搭建一个咨询政策、了解政务、寻求帮助、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服务平台,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关心、参与、服务残疾人的公益窗口。

  中国残联在推进公众信息网建设与发展同时,积极倡导全国人类残疾人网站的建设与互动。几年来,全国23个省级残联建立了公众信息网网站,占全国省级残联的70%。其中,广东省向地市延伸24个网站,浙江向地市延伸19个网站,上海向地市延伸18个网站,甘肃向地市延伸14个网站,江西向地市延伸9个网站。到目前为止,全国地市级残联、直属单位以及社会网站发展到200多个,初步形成了残联系统的互联网体系,发挥了利用信息手段、发布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接收群众意见的作用。同时,对社会残疾人网站提供技术、平台和各方面的支持,如聋兴网。发挥残疾人自身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为残疾人提供交流、交友的网上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残联网站注重与社会知名网络与媒体的合作,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等,通过网上直播、网上论坛、嘉宾访谈等活动,就社会和残疾人关心的话题,如残疾人如何一同奔小康,残疾人法律维权网上咨询、雅典残奥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全国助残日、扶残助残春雨行动网上捐助、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等主题进行了互动与交流。尤其在残疾运动员奔赴雅典残奥会赛场前夕,中国残联网站与新华网共同组织了雅典残奥会代表团作客的活动,一个小时活动中,参与聊天的网友达到了十万人,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赢得了社会对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群体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这些力量的形成,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极大丰富了服务于残疾人的资源,为推动我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地方残联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多种信息服务。辽宁省残联网站开设了专家坐诊、志愿者注册、毛遂自荐、招聘信息等栏目,通过网站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业务部门,使网站真正起到了方便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作用。北京市残联网站通过网上信访、在线交流这种公开、同步、互动的网上交流方式,为残疾人开辟了言路,使残疾人能够听民声、察民意,增进了与残疾朋友的感情,成功探索了维权信访工作的全新模式。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方式为残疾人提供网上咨询和救助服务,有效地为残疾人解答了大量问题,起到了宣传政策、宣传残疾人事业和答疑解惑的目的,为广大残疾人搭建了一个无障碍交流的空间。

  上海市残联强调网站建设要以服务为宗旨,提出网站不仅是宣传工具,还是反映残疾人的要求和心声,每逢全国助残日或其他残疾人节日,上海市残联理事长以及有关领导会在聊天室上与残疾人进行交流,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政策、康复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网站通过个人医疗帐户查询、住房公积金查询、电子警察违章记录查询、社保卡生理信息查询、个人社会保险缴费信息查询、脑瘫儿童医疗康复、便民热线电话、残疾人专用车门市部购车步骤、盲人按摩审批程序、盲人按摩就业流程,7259帮老助残服务、残疾人法律援助、信访指南等,为残疾人提供大量的服务信息,受到广大残疾人的好评。

  福建省残联不仅开辟了网上信息栏目,还依托网站面向社会开展网下服务,如电脑培训、志愿者助残活动、劳动就业推荐等等,使服务得到了延伸。

  四川、甘肃、江西、浙江、湖北、广西等残联网站开设网上信访、维权热线、政策法规、服务指南、志愿者服务、网友论坛、残疾人求职就业、残疾人用品用具、残疾人培训等栏目,为社会广大残疾人提供了一个提交意见、反映问题、寻求帮助、法律咨询的服务和办事窗口,曾有残疾人在论坛留言,这里工作人员的真诚回复给了我积极向上的勇气,冬天也许没有那么寒冷了。

  中国残联直属单位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在残疾人医学康复、聋儿语训、残疾人读物、盲人及盲人语音出版读物、盲人按摩技术、残疾人用品用具等领域提供网上信息服务,收到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残疾人网上信息,为残疾人提供机遇与帮助,以成为政府、社会和中国残联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三、中国残联作为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先导和载体,正在积极进行信息无障碍方面的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基础和保障。中国残联作为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先导和载体,在“十五”期间对信息无障碍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发挥自身的业务和技术优势,开始着手研究与制定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和探索,并得到国新办、信产部以及国家标准化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二次信息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信息无障碍建设高度重视,就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全国残联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行了讨论。

  地方残联在信息无障碍方面已经取得一些好的经验。2004年,辽宁省残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网站开发计划,确定了栏目侧重服务性、功能体现互动性的开发原则。为了方便那些利用多种不同的辅助工具上网的视障人士访问网站,他们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应用了网站导航、字体选择等近十项无障碍设施理念,开展了省残联网站盲用版,为更多的盲人浏览无障碍网页、获取信息、服务生活开辟了新的途径。

  广东市残联为提高网站浏览的无障碍程度,针对部分残疾人身体残缺,专设了盲人专办,发布了盲人信息等各种资料。在与移动通信等合作下,残疾人拨打特殊号码,就可以享受特殊的服务,使人在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真正享用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于好处。

  “十一五”期间,中国残联将积极倡导信息无障碍环境,推进信息无障碍广泛应用,推动信息无障碍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广泛协调相关国内外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交流、业务探讨、产品及其他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协同推广等工作,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在全国残联公众信息网站建设等方面,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建立网站建设指标体系,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的服务功能。对于无障碍技术规范的推广,中国残联信息中心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相信,这项工作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将会取得明显效果,使更多的残疾人共同分享信息无障碍技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四、发挥企业在消除数字鸿沟、提供信息无障碍技术保障的优势和积极作用。缩小数字鸿沟,发挥企业在信息无障碍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加盟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特殊人群的数字鸿沟问题就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与逐步的解决。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热心残疾人特殊需求的公司,开发了适合不同类别残疾人需求的特殊软件,如科达新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听盲软件读书郎,清华盲人软件系统,香港抗旱普及有限公司开发的数码电话语音上网获取语音信息系统,中国盲人出版社与中国华健集团共同研发的中国盲人计算机系统阳光软件等,这些软件通过内制中文语音合成技术,实现网页及本地文本的朗读功能,方便了盲人、弱势人和老人的信息获取。中科院研究所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课题中,着力解决聋哑人手语和正常人口语的转换问题,这一项技术解决了大词汇量的连续手语识别和三维虚拟人手合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将给聋人朋友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几大便利,是世界上最大的词汇量实施连续手语识别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残联主持召开的中国手语合成系统应用评估会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估,来自残联、教育部、聋协的各界专家对该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全国1310所聋校中广泛使用,对推广标准手语意义重大,为推广信息无障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广播影视方面,截至2004年底,全国29个升级广播电台开设了残疾人专题节目,287个地市级广播电台开设了残疾人专题,241个地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残疾人专栏。积极推进影视剧的字幕工程,绝大多数影视剧加配字幕。

  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获取信息无障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文明与进步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推进中国的信息无障碍建设,重视残疾人群体的信息无障碍问题,提高残疾人在全新经济形态中的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借助高科技的手段,真正融入到社会的主流生活中去,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将致力于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的发展,推行开放的信息无障碍标准,欢迎广大企业参与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鼓励在开放的空间下实施协作创新,希望更多的企业、机构和群体关注和重视弱势人群的信息无障碍问题。

  我们坚信,在政府、企业、公益机构、志愿者团体和弱势人群的通力合作下,关注特殊人群,缩小数字鸿沟,构建开放和宽容的信息社会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谢谢大家。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进信息无障碍进程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推进信息无障碍这一伟大事业共同努力。

  接下来我们有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IT多媒体部的副主任杨昆先生为我们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对我国信息无障碍服务和技术发展的探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是信息产业部在通信领域唯一的专业研究机构,一直将普遍服务、信息通信无障碍这类问题作为一个方向进行研究,在这里,我就我们前期取得的一些研究心得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我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通信无障碍的服务,一个是信息通信无障碍的技术。

  信息通信无障碍的推进对我国信息化整体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都存在大量的残障人士,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在生活和就业方面往往面临着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困难。但是,绝大部分的残障人士在思维和判断能力上和正常人是完全一样的,应该说,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有着对信息获取和使用的需求,但是我们目前已经建设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通信设施在很多方面还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

  不仅是这些残障人士,应该说在座的每一个人,包括所有的正常人,大家的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比如你的感知能力、行动能力、表达能力、思维判断能力都会随着你的年龄、所处的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或者发生衰退,今天对您来说可能是信息无障碍的设施,明天可能你就会使用,应该说信息无障碍是全社会面临的问题。

  信息无障碍对我国来说越来越重要,很多的由于信息通信障碍问题的存在,被人为的和信息化这班快速车之间搭住了一个数字鸿沟,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也对我们将来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说,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信息无障碍的问题。

  国内外对信息无障碍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联合国大会、国际高峰会议上都有有关文件,就信息无障碍问题进行了探讨。国内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电信的普遍服务工作,应该说这项工作的推进会给我们信息通信无障碍的开展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所谓的电信普遍服务就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到承担得起的服务,而且他得到的服务质量一视同仁。目前我国所有的构建的信息网络,包括电信网、互联网,都是由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的,所以电信普遍服务的推进将对我们整个信息无障碍的推动和开展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国际电信联盟、欧洲电信联盟这些最大的电信标准制定组织都有专门的课题或者有专门的委员会,就信息无障碍的标准化工作进行研究,他们的工作为我们将来规范化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非常好的基础。国内也在积极推动这方面的进展,刚才也都提到了,国内各个方面在致力于立法方面的工作,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前期也启动了互联网方面的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国内电信运营商也先后为残疾人推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中国爱心热线,包括残疾人服务中心都推动了信息无障碍的范畴。客观上讲,国内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开展整体处于分散的状态,有待于进一步从高层次上进行整合。

  在谈到具体的服务和技术之前,我首先跟大家探讨一下信息通信无障碍的一个范围。目前大家提到信息无障碍,就是指如何使得上面提到的一些或者特殊人群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实现信息获取和沟通的权利,但是从更广的方面来讲,我前几天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个定义,觉得非常好,信息无障碍是指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通信的目标。

  曾经有联合国专家专门归纳出无障碍环境应该具备的五个特点,这五个特点概括了所有无障碍应该具备的普适性的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信息无障碍而言还要考虑差异性。信息无障碍在我国可能涉及到电视、互联网、广播、出版等等不同的应用场景。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无障碍在国内是庞大的系统工程,绝对不是某一个单一的机构或者行业能够实现的。今天主要探讨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和电信网这个狭义的范围之内进行参照。国际电信运营商提供普遍服务的定义,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信息通信无障碍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一个狭义的目标,比如满足所有的对基本电话服务和互联网接入的一个合理的需求,这是针对所有的人。另外,所有重要机构和提供社会普遍服务的网站应该提供无障碍信息。

  提供终端,并确保其无障碍,这种终端不是接上看到的IC卡电话机,那种IC无卡电话机对很多残疾人来说都是不方便的,是一种新类型的终端。

  禁止存在价格歧视,对低收入和特殊群体要提供特殊群体的服务计划,为盲人提供帮助服务,诸如此类,目前我们短期内就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

  信息无障碍应该说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可以归纳为视觉障碍、视听障碍、机能障碍、精神不足、智力障碍等等不同类型。刚才讲了,信息无障碍面临的环境是千差万别的,像教育、购物、医疗、就业等方面,具体的问题存在不同。但是我们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实有一些特性是共同的,可以抽象出来,也就是我们屏幕上看到的这张图,我们认为这张图可以涵盖目前国内开展的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原理。

  刚才谈到对信息无障碍基本定义和基本原理的阐述,下面介绍我们了解到的国内已经局部开展的以信息无障碍为目的的服务。首先要建设集中式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对残疾人的救援服务系统集中整合的服务平台,比如广州残疾人服务中心已经建设成了一个,是很好的范例。第二是残疾人的救援服务,残疾人无法和家人联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他认为最方便的方式和服务中心取得联系,由服务中心和专业的救援机构进行沟通,进行救援。盲人定位导向服务,无论这个盲人走到什么地方,可以通过语音短信诸如此类的形式,提供定位和指示的服务。另外,盲人还可以通过语音短信服务和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开展沟通。另外,前一阵子国内运营商也在各地提供一种针对残疾人的爱心卡,将天气预报、股票查询这一类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短信和短语固化在卡中,盲人可以通过不用太复杂的操作就可以进行对话和联系,这些都是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跟通信有关的无障碍服务。

  当然了,还有一大类非常重要的就是无障碍的互联网服务,刚才很多同志都已经提到了,我就不单独再讲了。我们认为,无障碍互联网服务目前有两个关键,就是盲用计算机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第二是中文无障碍窗口界面的实现。应该说,这个无障碍窗口界面的实现应该作为普适的标准,推广在所有互联网站上,才能达到信息通信无障碍的目标。

  另外我们研究中通过国内外各种资料,也归纳出将来可能出现的信息通信无障碍的服务类型,这是目前还没有的。这就是建设一个公共的信息无障碍的服务平台,应该有广泛的公共信息社区接入点,有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和我们所有的特殊人群,图书馆、博物馆这些信息人,连接到医疗中心、医院这些健康福利机构,可以连接到政府和社会办事机构,可以连接日常生活服务的网络,比如餐饮、送票、打扫卫生等诸如此类的所有社会服务网络,可以连接到教育机构。而且,他这种连接服务所支付的价格应该是有障碍者能够承受的价格。

  第二大类可能提供的服务,就是我们目前所有的提供社会普遍服务信息系统要进行改造,改造的目标就是要能够支持信息使用有障碍人士的请求,比如我们打的119、110、120,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还有其他类型的社会普遍服务的信息系统,它应该能接受残疾人或其他的信息表达使用障碍人士的请求和救援。在求救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确切位置的时候,它应该通过电子地图等各种信息准确显示报警电线系统中已经实现了。

  此外,服务于残障人士的远程办公系统、盲人电子图书馆、咨询系统和教学等等,未来开展的信息无障碍服务是多种多样的,这依靠所有在座的诸位和业界同仁一块努力。

  另外,用于上述的服务,国内还出现了很多满足信息无障碍要求的一些产品,像大量连接网络的辅助器具,像诺基亚前一阵子开发的可以连接手机的助听器,还有一种可以连接通信网络的,供多重残疾者使用的传达意思的仪器,有特殊提示火灾的警报器,设置了特殊功能的通信终端,相应的语音识别合成芯片,手语识别系统,头控鼠标、眼控鼠标、振动鼠标、盲人用鼠标等等。

  下面讲讲实现信息无障碍需要的技术。要实现上述这些服务,必须通过已有的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信息使用有障碍的特殊需要,在这些需要的基础上,研发出一些特定的技术来,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无障碍系统。

  简单归纳一下,我们可以归纳为六大类。第一大类是代理控制,帮助用户完成信息获取或沟通过程中意思表达的技术,如现在在研究中的眼控技术,人的脑电波为标准电信号来控制机械手或者其他设备技术。第二是代理操作。第三是媒体信息的转换,第四是媒体信息还原及加强,语音通信和标准终端的切口技术。第五类是通用软件,我们认为将来没有必要为单独的一类产品或者某一类服务重新从底层开始信息无障碍的研发,可以设计通用软件,能够覆盖所有的信息通信无障碍基本技术,但是它对上面的接口应该是开放和标准化的,就像类似的VPI接口一样,所有愿意提供信息无障碍的人士都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开发更多更新的服务。第六是人机操作硬件界面无障碍技术,如可感知键盘、振动鼠标等等。

  刚才是总体上的归纳,现在的技术可以归纳到这六大类里,但是具体市场上出现或者得到比较多关注的,归纳一下,我们目前看到的是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唇读技术,是放在通信终端上的软件,使听力有障碍的通过手机进行交流,比如说一张三维动画的脸,嘴唇的变化和用户是同步的,使用户通过唇读来理解对方表达的信息。

  手语合成技术是跟手语识别技术相配套的,是聋人会话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已经取得了相应突破,建立了中国手语词库,目前正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语音识别技术并不是针对信息无障碍专门推出的,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应用了实现信息无障碍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语音识别对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的人士表达思想是至关重要的,而语音合成是实现人机对话,还可以在视觉障碍和其他的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目前清华大学都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而且有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商品化,这在所有信息无障碍技术中是比较靠前的。

  屏幕选择发音技术,就是听,是信息无障碍网站的一个重要目标,将鼠标移到一点的时候,可以移动将屏幕上的字读出来,就是屏幕上选择发音技术的一种。利用成熟的机器翻译技术,将屏幕上的字翻译成自然语。目前最常见的是盲人计算机的领域应用非常多,该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前段时间刚刚得到消息,有公司正在投入巨资,投入手机听网的技术。

  再下面是便捷廉价的终端输入技术。现在的手机、移动通信终端越来越小了,别说残障人士了,正常人使用也不方便,但是语音输入、手写输入、规模输入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成本高,使用起来不方便,使用管理要求高等等种种问题。应该说,真正要解决便捷输入的问题,还应该从现在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案来入手。

  首先,技术的研究必须从系统化角度来考虑。解决某一个单一的技术是好的事情,但是真正要解决信息通信无障碍的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刚才我们为什么画那张功能逻辑分解图,就是说我们从某种识别技术上考虑的,对于服务全社会,提供普遍技术的网络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从开始就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把它分解成合理的功能模块,这样才能把握系统的建设成本和难易程度等等问题。

  第二,产品的设计必须考虑尽量减少用户繁琐的操作过程,连普通人使起来都不方便的东西,我相信残障人士更不愿意使用这项技术。

  第三,也是目前扩展国内信息无障碍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成本。我们开发的信息无障碍通信技术,在技术的先进性来说,不乏有很好的代表,但是国内大部分的残障人士的消费水平要低于正常人,你开发出了针对他们的产品,首先要针对他们目前的经济水平和他们真正的需求,不能搞出一个很先进但是非常昂贵的东西,我相信这个东西肯定是没有市场的。

  第四,尽量使用已有的信息通信技术或在其基础上再开辟,并考虑和现有的信息无障碍系统的互通,这是为了降低信息无障碍系统的建设成本,我可以重新建设一个针对盲人的或者听力有障碍的系统,可以,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成本上非常高昂。如果跟现有的已经建设好的信息系统进行无障碍沟通、无障碍融合的话,对推动整个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六,中国互联网协会已经率先启动了,就是标准化的问题。所有新的通信技术和产品出现以后,第一件事先定一个通信标准,一台电视机或者计算机在家里,跟谁都不连,还能玩玩游戏。但是通信的终端不符合标准化,跟谁都无法进行联系,根本就是一个废品。信息无障碍同样面对这个问题,所以信息通信无障碍的标准应该值得各方面的重视。在这里,希望听到各方面好的意见,谢谢大家。

  我们知道,要进行信息无障碍事业的推进,首先必须彻底了解残障人士特殊的需求,这样才能够开发适合他们应用的产品和技术。

  接下来我们欢迎中国聋人协会的常务副主席杨洋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她演讲的题目是“让人人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大家欢迎。

  我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本人是一个聋人,我可以通过看口形跟大家交流,所以我的声音大家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太清楚,请大家谅解。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人人享有获取信息的权利。内容主要有三点,我先说第一点,人人应有平等机会,共享先进科技。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环境无障碍,环境无障碍包含设施无障碍和信息无障碍。1993年12月联合国大会发布的《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中指出,无障碍环境涉及全人类,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其紧迫性反映出工作重心已从原来的医疗模式,即对残疾人士的关心、保护和帮助,以使他们适应“正常的”社会机制转移到了社会模式,即授权、参与和改变环境以促进全人类的机会均等。社会模式是认同选择权以减少社会排斥,改变排外观点,从而确保平等权利,积极持续地提高机会均等的有效方法。同时,会议还指出,促进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的“最佳办法”,是由残疾人士共同参与建设无障碍环境。

  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来一个平等机会呢?而且我在前面先跟大家介绍一下环境无障碍。一般大家的感觉,看到残疾人可能会想,我们要对他关心、保护、帮助,包括我现在在中国残联工作,我的同事,我的领导都对我非常的关心,可是,在1993年联合国大会上,在当时会议文件中指出,无障碍环境涉及全人类,作为一个重大问题,其紧迫性反映出工作重点已从原来的医疗模式即对残疾人士的关心、保护和帮助,以使他们适应“正常的”社会机制而转移到了社会模式,即授权、参与和改变环境,以促进全人类的机会均等。在这次会议上,他们还指出,为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最佳办法”,是由残疾人士共同参与建设无障碍环境。所以,当残疾人士在信息无障碍的环境里,在设施无障碍的环境里,我们是跟大家平等的机会来参与这个课题的。

  我再举几个例子(图),大家在这里看到的,上面是坡道,下面是盲道,在坡道上,有一个人正在走,这个人是什么人呢?是一个年轻的女士,我们在坡道上看到的那些行走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还有就是推着婴儿车的父母。再看下面的盲道,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在清晨六点钟醒来,看看我们所住的社区附近的盲道,是什么样的人在走?早锻炼的人,早锻炼的年轻人或者是老人在盲道上走,不是正走,而是倒走。

  再看这个图的右边,这是一个电梯的按纽,上面有盲文,可是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梯里的镜子?现在有很多比较大的电梯,里面都有一个清晰度很高的镜子,大家看到这个镜子的时候,可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反应,比较快速的反应,就是看看自己的衣服怎么样、头发怎么样,是不是这个样子?可能还有一些聋人朋友说,看到镜子还可以看我们的手语怎么样了。可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电梯里的镜子最初的目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不是用于我们的仪表改正的,它是用于坐轮椅的肢残人士的。大家想象一下,一个肢残人士坐着轮椅要坐电梯,那么他肯定是面对电梯门的,当电梯门打开的时候,轮椅进去了,他不可能转过身来倒过去,再按我所要去楼层的键。怎么办呢?镜子给他带来了好处,他可以在走进电梯的时候,随手一按我要去的楼层,然后他通过镜子看到后面的门关上了,然后看看我所去的楼层有没有到,在他需要的楼层到的时候,电梯门打开了,他的轮椅慢慢摇出电梯。

  我想用这三个设施无障碍的例子来向大家说明,凡是有利于残疾人士的无障碍,都能有利于社会大众,也说明,环境无障碍并非某一社会群体所关心的问题,而是全民发展的必要前提。

  现在我们讲的是信息无障碍。大家都知道,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整个国家,特别是残疾人士参与社会生活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想,等一会儿肯定有更多的人士会跟大家讲到,就是消除了时空上障碍的网络,给残疾人士带来了多大的机会,因为它是一个靠头脑拼搏的空间。

  正如一本书的作者,他写的书叫《数字化时代生活设计》,他提到,我们的共同任务,是在网上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干得更好。网络自有其独到之处,它消灭了许多时空上的障碍,信息流动得更快,市场更加有效。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才能利用这些独到之处,设计一种更加开放、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的生活。同样的,作家指出,实现信息无障碍的途径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产品的易用性和可用性;二是使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辅助手段;三是使产品和辅助技术兼容的技术标准;四是技术开发;五是政府的法规保证。六是公众的意识。

  在信息资讯科技快速发展以及网络普及应用的社会里,不但在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产生了全新的互动沟通模式,同时也影响了商业、文化、教育等各层面社会行为的联动关系,随着信息联动的普遍发展,信息与知识就成为关键性的生产要素。

  美国著名的盲聋作家海伦凯勒对盲和聋有深刻的描述:盲,是人和物之间的距离被隔断了,聋,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被隔断了。同样的道理,残疾人士由于身体残疾状况、生活阶层、地域及群体背景等对于信息应用的差异程度,不但没有因为科技成果所带来的好处得到相应或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被进一步“边缘化”,最终产生了数码隔膜的现象。信息无障碍,便是致力于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突破数码隔膜,突破现代信息技术在使用上的局限,使广大残疾人士能够平等使用,从而开创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同时,信息无障碍的标准,并不是纯粹针对残疾人士的需要,也有助于老年人、儿童、甚至年轻人,使得人人受惠,同时也有助于商家建立品牌,拓展商机,最终达到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多赢的局面。

  1.计算机设施:包括硬件、软件、接入设备,比如对手部有缺陷不能随意控制键盘及鼠标的残疾人士能否设置特殊的键盘,以便操作;对肢体不便的残疾人士来说,能不能采用一些可以随意移动的电脑设备。现在大家都知道,盲人可以通过一些屏幕朗读软件来使用电脑,也就是说在门口放置的阳光读屏软件。可是在电脑日常使用过程当中,盲人也会碰到很多软件的使用。为了使屏幕朗读软件可以顺利获取软件的工作信息,在软件的设计当中,能否考虑到无障碍的标准和接口,能否在客户端运行的网络软件中制定实用软件的无障碍标准。同时,在操作方式上,因为盲人基本上不用鼠标,能不能考虑到键盘操作的解决方案,更进一步的,也有一些新闻报道,指出可以用声音控制视窗操作,这些科技无疑是方便残疾人士的。

  2.网络资源无障碍化。这个大家也讲得很多了,网络资源无障碍化,需要出台相应网络无障碍的相关标准。在使用图形化、动画以及视频的表达方式时,能不能考虑到盲人使用读屏软件的情况,加配文本文件,以便他们的读屏软件可以听到这些图形、动画、视频的声音,同时,电脑屏幕能不能以大字显示,以便视力不佳或者弱视者观看。聋人刚好和盲人相反,在有声音的传送比如电台的网页、语音聊天室没有加配字幕的视频,能不能考虑到在语音聊天或网络聊天中都能有可以将声音自然转变成文字的技术支持或者软件,网上视频都能够加配字幕。

  我觉得,无障碍的网页是一个目标,要达到真正的无障碍,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网页设计人员在设计网页时,能够尽量符合无障碍网页的设计要求,多用一分心,就少一点障碍。相信,最后作出的网页能够更具有亲和力,对残疾人士来说,也能够更为方便解决和应用。

  3.网络信息的可利用性。什么人最多地使用网上的交易呢?可以说是残疾人士和老年人。可是现在的国内网上信息能否让大众完全信任?能否有更多的支持电子交易的可靠的途径?

  另外,在网页的设计上,网站往往都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可是往往只是一个固定电话号码,能不能考虑到留下手机号、传真号和电子邮箱地址,或者是QQ号或者MSN号。如果在网站留下固定电话,对聋人朋友来说,这个联系就是一个无效信息。刚才我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我刚才非常高兴,我在携程网上定飞机票,没有用电话,可是他刚才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的航班有变动,要求我电话确认,他留下的号码是固定电话号码,我拿着手机,没有办法了,最后找这个宾馆的小姐帮我打出去的电话,所以这个非常遗憾,网络定票也好、定房也好如果需要确认的话,如果有手机确认或者网络确认对聋人来说更好。

  4.网络远程教育。残疾人士利用网络来实现自己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大家都知道,残疾人士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比较小,毕竟他们出行不便,而大学里有没有合适他们的无障碍设施都是问题。所以残疾人士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这是一个很方便的途径。在为残疾人士提供的网络教育上,可以说前面三点都提到了,盲人需要有声的设施,而聋人需要字幕的加配,同时,能否还考虑到在课程设置、软件应用、学习费用等方面为残疾人士创造条件。

  第二是影视作品。现在大家也都注意到了,电视上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加配了字幕,可是对聋人来说,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动物世界、说法、百家论坛等文化套餐仍然没有加配字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同样一部电视连续剧,可能在北京电视台播放的时候加配了字幕,而到辽宁电视台播放的时候,没有加字幕。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知道,所有的字幕都单有一个字幕机,所有的电视节目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电视节目,一部分是字幕机,这个字幕机就是用来播放字幕的,在播放的时候,电视节目肯定要放的,这个字幕机是可放可不放的。所以我也呼吁有关的电视台,能够考虑到聋人这个特殊群体的需要,凡是有字幕机的,都能够播放字幕。

  另外,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了DVD,大家在买一些正版DVD光盘观看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DVD字幕非常多,只要是正版的光盘,有中文、有英文、有日文、有韩文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甚至可以选择不放字幕,这样的技术在美国的九十年代就非常普及了,而且美国还在1990年出台的美国电视译码法中详细规定,要求1993年以后凡是美国出售的13英寸以上的电视机都必须配有字幕解码器,虽然这个技术在DVD的设施和光盘中都已经有了,能不能在我们的电视机和电视节目中做个尝试呢?我们迫切希望这方面有相应的规定,使这个局面达到双赢的效果。对聋人这特殊人群来说,他们有一部分是使用手语的聋人,能不能考虑开办手语节目?

  第三方面,通信产品和服务。现在的手机、小灵通的普及率非常高,短信也非常普及。对盲人来说,能不能有更多的语音化的服务。我听说在河北地区已经开通了盲人的语音短信服务。对聋人来说,大家肯定想,已经有短信了,聋人沟通交流也没有问题了。可是大家考虑到没有,我们的110、119、120,这些公众的电话,报警的、救护电话,聋人怎么跟他们联系呢?一方面希望这些公众电话能够有接收短信息的功能,另一方面,希望有图片上所显示的聋人中转电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健全人想找一位聋人,他没有手机短信的话,可以通过中转电话的服务发短信息给聋人,而聋人回复短信息给中转电话服务。这个中转电话服务便可语音说给健全人听。我们也很高兴地提到广州市将在后天正式启动聋人中转电话服务。

  第四方面,公共场所。残疾人士要平等地参与社会,去公共场所活动肯定是一个必然途径,可是这里也有非常多的障碍。

  比如图书馆和书城有阅览室的地方,能不能设置盲读专柜和盲人有声阅览室、图书馆。银行的服务,大家都非常多使用的自助取款机、存款机,能否有针对弱视和失明人士的设计有声的报告等等。而且,有些服务台用手触摸就可以得到信息。还有一些使用轮椅和拐杖的人士。另外,在公园、影院、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的服务型窗口能否配字幕滚屏,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有解说或广播的地方,能否准备书面解说稿,供聋人取用。能否设有专业的手语资讯台,或者专门有地方提供无偿的专业的手语翻译服务,另外上面这个图,介绍到医院里的CT和核磁共振RM,我们中国医院的一个检查设施,这个检查设施到目前为止在北京最好的医院都没有为聋人开通的信号显示灯或者玻璃窗口,可以说目前中国聋人没有办法享受医院的CT和RM的检查。而在商场和交易场所,是否能统一使用电子秤以便聋人观看,在宾馆、写字楼等能否安装可视的闪光门铃和报警系统。

  第五方面,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涉及到公共汽车、地铁、成绩轨道干线、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内和进出站台能否有给盲人的语音提示和电子字幕显示。到站前,不仅有声音报站,而且有字幕显示站名。如果做不到字幕显示站名的话,能不能将站台规范,文字突出、醒目、好辨认,让聋人在车上就能看清站牌上的站名和文字说明。

  第六方面,电子产品,现在很多电子产品,比如说掌上电脑、电子辞典、电子记事本等等,是不是能有有声设置,以便盲人使用。同样的,有没有语音报时表、语音体温计,方便盲人收听的产品。对于聋人来说,需要振动手表,婴儿哭声视觉报警器、非法侵入视觉报警器等等。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有效的沟通才能增进了解和互惠。我举一个例子,大家看到中国网的网上同步直播,是采用了一个速录技术。这个速录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是1993年在中国研制并且发明了亚伟速录机,这是和计算机键盘完全不同的键盘,最快一分钟能够录入500多个字,而在我们中国,1997年就有200多家法院拥有了近一千台速录机,1998年已经有超过500家法院拥有了200台速录机。这个速录在97年和98年大量被法院所采用,我为什么提到速录呢?因为这个速录如果连接我们这里的电脑和幕布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幕布上看到跟发言人同步显示的字幕了,这个是聋人非常需要的。这个技术在国外也是非常普及的,我的同事去国外也知道这么一个技术,对聋人非常的有好处。可是,在90年代的时候,不仅是我,还是我的同事,我们都不知道中国的这个技术已经产生了,而且已经应用了,我们都不知道。我身边的所有的朋友,包括聋人朋友,健全人朋友,都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而发明这个技术的人也没有想到跟我们联系。直到我们参加新浪的嘉宾访谈节目,我看到有一个专人帮助我们打字,而这个打字的技术就是这个速录,这已经是2000年的时候,我们才第一次了解到有这么一个产品。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中国残联四代会上,可以说是第一次采用了这个技术,这一技术我们还考虑能否会集随班就读以及在特殊学校就读的聋生,以便他们能够同步获取更多的信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我们早一点知道这个信息,早一点达到这个有效沟通的线年,我们就可以更多地应用这个技术了,而我们的聋人朋友也可以更早地享用这个技术,可是很遗憾,我们到2003年,晚了十年,我们才享用到这个技术,所以我希望,以后我们能够有更多有效的沟通。

  刚才专家也提到了,残疾人士经济水平都不高,所以我国的残疾人士发展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经济承受能力。经济承受能力里面也分为两个角度,第一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因为在我国一共有六千万残疾人士,其中一千七百万是贫困人口,而百分之七十的贫困残疾人生活在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他们要上网使用电话,基本上是亲朋好友的支持。一方面,许多人没有能力购买电脑,另一方面,还需要亲朋好友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有电脑,才能够上网,从另一方面又给他们的家庭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另外,有一些电脑的辅助设施,虽然残疾人士非常想用,可是因为它的成本很高,造价很高,收入偏低的残疾人士来说,他没有这样的购买力,就考虑到能否设立基金等等方式。第二个角度是有线电视费用和通信费用。盲人和聋人收看电视,一个是看不到,一个是听不到,那么他相对于健全人士的看电视质量来说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对贫困的盲人聋人来说,能否考虑到免交有线电视的初装费,收视费减半,这一个政策在辽宁省已经推出了。

  另外,我们上网费用是跟电话的月租费联系在一起的,而聋人不能使用电话,那能否考虑到聋人上网可以免交或者优惠电线

  第二个问题是,知识技术水平。能不能考虑到在学校或者一些计算机的培训中,为残疾人士提供培训的机会,残疾人士非常欢迎这样的培训机会。对聋人来说,在培训的时候,还需要加配手语翻译和同步字幕的服务。

  最后,我再占用大概几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说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著名的日本电视主持人乙武洋匡写了一本书叫《五体不满足》,他是残疾人士,他没有手,也没有脚,可是他在自己的书里写了什么呢?他在他的书里非常骄傲地告诉大家,他曾经是一个篮球队的队员。对一个没有手和没有脚的残疾人士来说,他怎么样会打篮球呢?他告诉我们,当他选择去打篮球的时候,他的教练说,好的,你来吧。他的队友说,太好了,欢迎你来,没有人想到,你没有手,没有脚,怎么样才能打篮球呢?大家只是想到,他来打篮球了,我们怎么样让他学会打篮球,成为我们最好的队友,结果他就像我们美国著名的篮球运动员那个小个子一样,在篮球队里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士。我讲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呢?就是公众的意识,也就是我前面讲到的信息无障碍的最后一个方面,公众的意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中国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