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激光照排技术的横空出世让我国出版印刷行业经历了一次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伟大变革。如今,数字技术的出现又使得数字出版印刷即将掀起一场新的革命。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出版印刷行业的变革历程,就是一部共和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缩影。

  2009年5月12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CHINA PRINT2009展览会第一天,方正桀鹰C4200数字喷墨印刷机甫一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款印刷机采用连续走纸印刷方式,幅面宽度420毫米,可以轻松实现单色双面印刷、双色双面印刷、四色双机双面印刷,印刷品达到1080dpi精度效果。就在人们纷纷啧啧称奇于它的先进技术和强大功效时,殊不知,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出版印刷行业已经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字化”的历史性跨越和发展。

  先高温铸出一粒粒的铅字,放在架子上,拣字工再一粒粒挑拣需要的铅字作出清样,这种“铅与火”的铅字印刷方式在新中国的印刷行业一直占据了很长时间。直到上世纪80年代,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使铅字印刷和铅字工人写入了历史。那些密密麻麻的小铅粒,大都也成了很多印刷企业的展览品。如今,方兴未艾的数字出版印刷技术不仅再次改变着出版印刷行业的面貌,也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铅字印刷”是何物?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对于老一辈报人来说,那是他们内心深处有关“铅与火”最原始的记忆。

  “简单地来说,铅字印刷就是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字排版,以版印刷。”79岁的罗亦鸣老人说起铅字印刷,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罗亦鸣解放前就是印刷厂的学徒。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印刷厂厂长,干了大半辈子的印刷,他对铅字印刷的各个工艺流程了如指掌:“先要熔铅,然后铸字,铸完的字要放到架子上,由拣字工拣字。拣完字以后先印出样张,就像现在报纸在送到印刷厂前先要打印样张一样。拣字、排版之后便是校对人员进行校对,一般要进行三校。四版报纸一般需要四个排版工,一个人负责一个版面。校对好了之后就送到印刷厂正式印刷了。”

  在铅字印刷年代,每个编辑都备有一把钢尺、一叠版样纸,把文字按照字数精确地换算成版样上的行数。罗亦鸣回忆说:“做编辑最难的是准确掌握稿件字数,在版样上快速合成行数,我们每个人都有个字号本,标题字的大小、标题与正文的比例,记熟了就慢慢总结出规律了。”

  对于拣字这个工种,罗老饶有兴趣地介绍说,“记”是拣字工的一个硬功夫,不仅要记住字架上的常用字、部位字、繁体字,还要记版样上的行数、栏数。记得多了,就像现在的电脑打字的盲打一样,也能只看稿子,不看字架,盲拣字。最熟练的工人拣字就像采茶,1分钟能拣200多个字。那时的拣字工非常熟练,几乎是闭着眼睛就能把所有的铅字拣出。

  在罗老的印象中,当时的铸字是铅字印刷中比较危险的工种,铸字房的人身上基本都被硝酸“访问”过,个个带伤。正因为经常要用手拿刚刚铸出的滚烫铅字,铸字工人的手上都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不怕热、不怕烫,练出了“火中取栗”的功夫,可以说是“心酸的收获”。

  在漫长的铅印生涯里,除了这些往昔的美好记忆之外,在罗亦鸣老人脑海中,还不时浮现着这一幕幕场景:

  在铅排车间里,排字师傅手上托着沉重的字盒穿梭于几十排的字架之间,时间长了手都托不住;铅字需要用镊子一个一个地拣出来排列好,一个即使再熟练不过的工人一天也只能排一个版;铅排车间又黑又脏又有铅污染,油墨钻进工人指甲缝里,下了班用硬刷子、洗衣粉都刷不干净……

  铅排车间的这些场景深深地印在每个工人的心中。他们内心深处迫切希望,能有一种先进技术能够替代这种原始的劳作。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实行改革开放方针的号召,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52岁的夏天俊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80年6月调任《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厂长。那时的他没有想到,日后他亲自参与和见证了我国印刷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接任印刷厂长后,夏天俊发现各印刷单位都仍从发展铅排铅印着手,大家都陷入了发展铅作业的困惑。铅字印刷大量地占用场地、厂房,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大量的铅还会影响工人身体健康、污染环境。和许多印刷厂一样,夏天俊开始思考新的出路。

  而在此时,国家为了解决汉字的计算机输入/输出问题,于1974年8月设立了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 (即748工程),其中汉字照排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关的光学、机械技术,进行汉字的输入、编辑、输出、印刷等操作。

  1975年,时年38岁的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王选教授听说了这个工程。良好的数学背景让王选开始思考中文汉字计算机输入/输出问题。

  针对计算机难以用小点描述中文字符这种难题,王选教授提出了信息压缩的办法,即以一种特征来描述巨大的信息量,具体办法是用线段(笔画)来描述字形。这种矢量算法是一种根本性的进步,不仅解决了信息量的问题,而且在字形放大时不会出现毛边。

  在考虑汉字信息的高速还原和输出问题时,王选教授再次有了“跨越式思维”:他毅然跳过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创造性地研制国外还没有商品化的第四代系统,用激光扫描的方法来还原输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激光照排”。

  最后“748”工程专题小组综合有关方面技术力量,多方调查、钻研、试验,经历了8年之久的分析、对比,最后确定了王选教授研发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方案。

  因为当时中国大的报社都是引进国外进口印刷设备和机器,王选教授和研究团队特意给这套激光照排系统起名“华光”,寓意中华之光。作为活字印刷技术发明人——毕昇的后代,王选教授和他的团队决心要和进口印刷设备一争高下,为中国人争口气。

  夏天俊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印刷行业技术革新的动向。他开始和专题小组以及王选联系,面对重重压力,他主动提出让王选教授的“激光照排”技术在《经济日报》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

  1987 年下半年,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实验,华光Ⅲ型的运行越来越顺利,效益也大大提高。10月,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工作报告全文34000多字,《经济日报》在收到新华社电讯稿之后,立即上华光系统进行计算机排版,整个过程仅用20分钟,其他大报则召集一批最熟练的铅字排版工人,苦战了三四个小时。激光照排的威力充分显示出来,并因此名躁天下。

  1988年7月18日,《经济日报》印刷厂卖掉了一切铅作业设备,报纸版面全部采用激光照排技术排版印刷,这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经济日报》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张用国产中文激光照排技术排版的日报。”面对记者,80多岁的夏老回忆起这个“世界第一”,仍然很激动。

  为此,《人民日报》当时专门撰文“如果活字印刷是一次印刷革命的话,这个系统的诞生,将是一场新的印刷革命的开端”。

  一项原创性核心技术可以改变一个时代。激光照排技术的诞生,使我国在发明了活字印刷的上千年历史后,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它意味着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新纪元。

  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教授被誉为“当代毕昇”和“激光照排之父”。千年之后,毕昇的祖国和后代终于再次赢得了全世界聚焦的目光。

  自激光照排系统告别铅与火之后,王选教授领导北大正方相继发展出基于页面描述语言的远程传版,告别了报纸传真机;发展出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告别了传统的电子分色机;发展出新闻采编和资料检索系统,告别了纸和笔;发展出直接制版技术,开启了告别胶片的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