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名字中带一个“印”字,所以,赵庆印总把自己所从事的印刷行业,看做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身为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数字车间领机,近十年数字印刷的从业经验,让他练就了“一眼洞穿”的本领:纸张上字迹、墨色出现任何问题,打眼一瞧就知道要检修哪里了。8月12日,曾获得第七届河南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印刷员一等奖的他,再次参赛冲击新的荣誉。

  “我们车间,以印制高中、大学教材为主,”在与记者交谈时,赵庆印首先强调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他表示:“因此,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让成品尽善尽美。”

  1978年出生的赵庆印,是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接触数字印刷机的员工。他至今还记得,九年前自己见到公司引进的第一台数字印刷机时的震撼。“那应该是当时河南第一台数字印刷机,比传统的印刷级体积小得多,长度超5米,而宽度只有3米左右。”赵庆印说:“另外,传统印刷机运行起来的噪音,不戴耳塞屋里就没法呆。而数字印刷机运行起来,只有汽车发动的声音。”

  随后,技术过硬的赵庆印被抽调到数字车间工作。他介绍说,数字印刷机和传统印刷机的印刷原理不同,传统印刷是液体油墨,而数字印刷则用墨粉静电成像,靠纸张上的特质图层来吸附墨粉。“因此传统打印机开机后需要先调墨调颜色,这一调整就要一二十分钟,这个过程中一卷纸就没了,纸张的损耗太大。而数字印刷则完美避开了这道工序,印刷的第一张和第100张都一样。”

  由于这些区别,数字印刷承担起了公司小批量印刷的责任,印制的内容以高中、大学等教材为主。“因此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让成品尽善尽美。”赵庆印说道。

  为了能更好地迎接新挑战,赵庆印很快便熟练掌握了数字印刷的印前、印中、印后各个流程的工作。

  “很多人理解的印刷工作,就是拿着资料在设备前面印出来,其实我们的工作要复杂许多,”赵庆印介绍道,印前需要核对拿到的电子文件,并确定制作工艺,需不需要硫酸纸插图等特殊工艺,然后确定用什么纸、多大纸张,最后才能将确定好的内容传到印刷机上;而印中需要做一张纸上印几面的拼版工作,并根据印前的要求进行开机生产;印后则需装订成册、打捆打包塑封。“要完成诸如上胶厚薄、美观度、成品大小这些装订要求所以成品美观与否主要在印后!”他表示:“出版社正规图书对印刷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每本书的版芯,必须按客户的要求误差在一毫米以内!”

  随着数字印刷从业经验的积累,赵庆印逐渐练就了“一眼洞穿”的本领:纸张上字迹、墨色出现任何问题,打眼一瞧就知道要检修哪里了。

  “如果印刷出的字迹有白线,那一定是喷嘴堵了,我会找到堵塞的喷嘴,进行强制喷墨;如果纸张着墨不均匀,则有可能是喷嘴电压不稳。此外,墨筒传感器信号丢失、纸张张力不统一、裁切不稳都会影响印刷。”赵庆印说:“数字印刷的传感器很多,但我基本上看一眼就知道哪里出问题了。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书籍教材最终能够按时、正常生产,这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凭借对数字印刷全流程的熟练掌握,赵庆印成为了数字车间领机,带领一个班十余名工作人员。此外,他还积极参加竞赛,并于去年获得了第七届河南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印刷员一等奖。

  日前,他又报名参加了第八届河南省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并于8月12日完成了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两部分竞赛内容。“竞赛时间卡得比较紧,要求一小时内数字印刷全流程竞赛内容都做完。此外,我平时的工作内容为印刷操作,但竞赛也会有用AI制图之类的印前考题,这是比较有难度的项。”尽管如此,但赵庆印仍然对竞赛信心满满,他相信功夫在平时,竞赛只是平时经验水平积累的一次展现。

  每当平时工作累了的时候,赵庆印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段场景:那是他上初中的孩子,每当发下新课本时,就会第一时间翻看课本的版权页,当看到印有“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时便会兴奋地叫喊:“这是爸爸印的书!”而这些场景,早已成为赵庆印工作的动力,推着他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