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全球相机巨头尼康10月30日决定关闭在中国的一家生产数码相机的公司。不过,除了对这家位于无锡的公司停止运营外,尼康在中国广东和浙江的另两家公司依然正常运营,并未受到影响。(10月31日《北京青年报》)

  有人说柯达破产,是没有跟上数码相机的时代,尼康的衰落,是被智能手机击垮的。这种观点当然不无道理。因为在智能手机时代,数码相机的市场需求量确实呈现下滑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数码相机销量在2010年达到最高峰,此后开始逐年下滑。这直接导致不只是尼康,包括佳能、富士、索尼等一众影像巨头的日子都颇为难熬,营业利润出现下滑。

  但是,尼康当前出现的颓势,并不完全是败给了智能手机,更多的是自身没有练好内功。因为在整个数码相机行业,尼康的竞争对手们并没有出现同样的衰败、颓势迹象。

  相比较佳能等其他数码相机企业来说,尼康利润下跌最为严重,才逼得尼康不得不关闭在无锡的工厂。究其根源,是尼康相机自身失去了品质优势,市场口碑严重受损,导致尼康在单反相机、微单反相机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可以说是全线失败。

  在过去的几年里,尼康相机质量问题频频受到质疑。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尼康D600相机“黑斑门”,直指其相机存在质量问题,后来,尼康数码单反相机D750又被曝出质量隐患,尼康三次追加了D750在拍摄图像可能出现暗角现象的产品序列范围时间。

  尼康相机频频发生质量问题,加上中国消费者享受到的售后服务不如海外市场,直接导致尼康多年累积的品牌声誉严重受损,造成消费者不得不选择用脚投票。这使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尼康在单反市场不及佳能,在微单市场不如索尼,逐渐沦为数码相机市场配角。

  有记者在电商平台比对发现,在销量排名前十的单反相机中,佳能占据8款,尼康仅占2款,且销量排名前六均为佳能;而在微单方面,销量前十名中,索尼7款产品上榜,佳能2款,未见尼康身影。

  可见,尼康在当前要挽救这种颓势,必须提高数码相机的品质和改善中国市场的售后服务,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进而提升在数码相机市场的竞争力,“内容为王”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当然,除此之外,在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包括尼康在内的所有数码相机企业,要避免沦为下一个柯达和夏普,都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利用自身优势,进行转型升级,特别是尼康要平衡好新老业务发展,不能把鸡蛋全放在数码相机这一个篮子里之外,毕竟数码相机销售量逐年下滑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让书香飘满华夏大地,不能没有纸质书。读纸质书属于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坚守阅读的庄严与厚度,如此才能使纸质书与电...[详细]

  构建电商新零供关系并非一个市场议题,更是一个法治命题和社会问题,毕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旦失去控制,最终受损的是市场活力与消费者...[详细]

  此前,消费者对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抱怨,既是“量少”,更是“滑头”。“双11”的游戏规则如果到了考验智商的地步,无论是商家抑或平台,...[详细]

  近年来,铁路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不断挖掘不同消费者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从“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着手提高...[详细]

  正是因为创造了新的“公共空间”而呈现出复苏态势。从细节上观察,“跨界”思维颠覆了传统书店的经营理念,期待这一思维能激活行业走入创新...[详细]

  “买贵必赔”虽然营销手段,但是对消费者的危害却不容低估,很容易引发消费纠纷。对于这种促销行为,消费者可以不当真,相关部门却不能坐视...[详细]

  如此,一则大大增强了物流时效;二则也实现了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实际上,唯有良好的监管才能实现市场的有序与繁荣。据悉,郑州在创新监管...[详细]

  是,轮滑本身是健身或竞技运动,轮滑鞋也不是为了适应不同路况而生产的代步产品。更何况,早在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抽查就发现,当时全国范围...[详细]

  如果剩余月饼真被扔掉确实可惜,因此,一定要让这些剩余月饼有一个符合各方利益和要求的归宿,尤其不能让那些过期月饼,经过“回炉再造”后...[详细]

  民众休假热望与旅游热情为带薪年休假营造了舆论氛围。有关部门就要提高法律执行力,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把年休假民意与法律变成现实,避免“...[详细]

  从事实来看,改变这种现象仅靠一方努力远远不够,既要靠作者自觉、读者明察,更要靠出台专门法规规范和监管部门做到与时俱进,强化监管,促...[详细]

  谁也别指望一两句话就能解开家长的心结,更别指望顺势而下的教培市场主动契合教育规律。既然小学化的幼儿园能“一票否决”,那么,小学化的...[详细]

  基于对现行应试教育的不满和作出改变的替代,公众在选择方式上近乎有点“慌不择食”,以保护为名的伤害拥有着强大的基础,从而给了“内力觉...[详细]

  中国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17年10月31日中国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