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印刷机械市场容量一直是制造企业、用户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因为市场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外印刷机械制造企业也非常关心中国印刷机械市场的动向,他们在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还积极研究中国市场准入政策,因为中国印刷机械市场是除美国之外,世界第二大印刷市场。为了取得中国进口免税政策,他们还通过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机会进行斡旋,争取免税政策的支持。我国印刷机械市场容量有多大,今后发展的走向,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本文从市场容量、发展预测谈一些观点,供业内人士参考。
我国印刷机械市场容量一直采用中介机构年度统计资料。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年度统计在内的重点企业仅60-70家,统计对象也仅限于国有企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统计内的国有企业有一部分转制为民营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由于统计口径、行业划分等问题,目前的统计资料已不能完全反映行业全貌。尤其当前数字化设备、数字化工作流程已成潮流,民营企业纷纷建立,进入印刷机械行业的企业数量大增,配套企业也不断与主机厂分离成立专业厂,我国印刷机械市场容量应该在中介机构年度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分析,真实地反映市场的真正容量。
2002年,42家主要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7.84亿元,比2001年增长18.5%;完成销售收入37.7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 0.6%;工业增加值完成 14.58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完成3.195亿元,同比增长23.9%;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57930元/人年,同比增长23.7%。这5项经济指标在跨世纪第二年创出了新高,成为自1995年以来第一个大丰收年。排列在前10名的企业,其销售收入总和达25.57亿元,比2001年增长21.2%,占42家的67.7%。
南北两大企业集团--北人集团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收入总和为 23.15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4.5%,占42家销售收入的61.3%。这两组数字表明,销售收入10强的增长率高于42家的销售增长率,南北两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10强的增长率,这反映了企业向做大做强方向发展的趋势,也证明了企业集团的市场优势、资本优势、质量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此基础上,按历年统计42家企业和60~70家企业差距,并结合2002年未进入42家企业实际销售额和统计数字中的重复计算等因素,缺口约为2.23亿元(其中包括唐山玉印等企业)。2002年销售总额约为40.1亿元。
由于印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还有不少行业外企业加入印刷机械行业,并取得成功。据不完全统计,在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企业中,电气行业转入2家,衣机行业转入2家,机床行业转入1家、航天企业转入3家,民营资本进入的更不计其数。
随着印刷机械行业规模的扩大,据有关专家和媒体披露,温州、瑞安地区印刷包装机械年销售额2001年达5亿元,品种主要涉及印后设备;浙江、江苏地区也出现一批生产销售激光照排机、表格机、柔性版印刷机、卷筒纸印刷机、输纸机和印后设备的企业,销售额不详;陕西西安、渭南、户县地区也有一批生产凹印机、水松纸印刷机、涂布机、分切机、瓦楞纸印刷开槽机的企业,2002年销售额达2.31亿元;另外,湖北、广东、深圳都有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从事印刷包装机械的生产。
按2002年销售情况计算,北京除北人集团公司以外,有近1亿元销售额没有统计在内;温州地区扣除纯包装机械,至少有3亿元没有统计在内;陕西西安、渭南、户县地区除陕印机、咸阳和丰、黑牛外,约有1亿元没有统计在内;河南除舞阳印机外,还有一批较大的企业没有统计在内,约流失统计量1亿元以上;湖北也有一家大型企业主要生产纸张加工设备和印刷包装设备,年销售额约在7~9亿元,除去纸张加工设备,印刷包装设备的销售额约在1.5~2亿元以上;江浙地区是印刷机械制造业发达地区,也是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有几个知名企业,销售额大约在1亿元左右;广东佛山、东莞、顺德、深圳有一批印刷包装设备制造企业,保守估计,其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山东潍坊、青岛、烟台、青州最近几年也涌现出大量的印刷包装设备制造企业,有人估计约有40家左右,其中有5-6家已形成规模,保守估计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以上地区销售额总量约为10.5亿元以上。据丝网协会提供的数字,2002年行业销售额约为3亿元,因此,印刷机械统计的缺口将增大到13.5亿元。有关企业在利用中介机构统计数字时,应考虑到这一缺口,并且给予必要的修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印刷包装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另一个标志是印机企业己逐步摆脱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大量的印机专用零部件改为市场采购,从而促使大量配套企业的诞生。
在众多配套企业中,有大型机组生产企业,也有高科技产品生产企业,当然还有大量的小型、专业性很强的产品的生产企业。这些产品有输纸机、给纸机、自动接纸机、龙骨、堆纸机、收纸机、弯版机、打孔机、打码机、水箱、电气柜、发行设备等较大型产品,还有像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张力控制系统、调偏装置、导纸装置、自动套准系统、自动温控系统、墨色遥控系统、定点润滑系统、喷粉装置、空心轴承、气泵、检测设备、号码机等高科技产品。就是企业原来自己组织生产的胶辊、瓦楞辊、网纹辊、裁切辊、切纸刀、折刀、磨锋器、气缸、凸轮、纸杠等零件,也采取扶植、联合的方式扩散加工。
另外,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工艺协作企业己成气候,它们进行铸造和粗加工、锻造和粗加工、热处理、电镀、化学镀、小零部件机械加工和小装配。专业化的逐步形成,使有的主机厂几乎绝大部分零件、甚至全部零件实行市场采购,有的地区已经形成整机配套的能力。这些配套和工艺协作企业也是印刷机械行业的一部分,也应该统计在大盘之内,当然,这些企业经济指标统计更加困难,但在分析市场时,应该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我国加入WTO前后,世界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很快,从而带动印刷科技飞速发展,加快了印机行业产业化的步伐。其中,值得关注的有新闻出版业、制卡印刷业、快速印刷业、包装印刷业,这几个印刷领域带动了制卡印刷机械、计算机直接制版机、直接打样机、一体机、数字印刷机、喷墨印刷机、激光雕刻机、柔性版印刷机的发展。这方面的生产企业虽然不多,但代表着新技术发展方向。柔印技术在印刷包装领域广泛应用,国内己有10多家企业在生产;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国内也有7家企业试制成功或正在研制之中;输出机、一体机也有企业在批量生产。这些高科技企业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并与它们加强联系,掌握有关经济信息,努力在统计数据中予以反映。
这块市场销售额的估算方法:仅仅依据机、电件投入在成本中所占比例,并考虑在行业前10名企业产品广泛应用无轴技术、变频调速、PLC、CPU、CPC、自动套准等新技术,企业广泛认同现代印刷机械产品电气件所占整机比例为1:4~1:3,如果以行业销售额前10名企业的销售总额25.57亿元,电气件所占比例为1:4计算,主机厂外购电气件为6.39亿元。因计算困难,配套产品暂时不计算在内。
2002年,印刷机械进口额已由2001年的13.7亿美元下降到10.28亿美元,下降幅度为24.9%。印刷机械进口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卷筒纸印刷机进口大幅回落,由2001年的进口253台2.59亿美元,下降到155台 0.7亿美元,下降了73%。
卷筒纸印刷机进口大幅回落的原因一是印速在60000张/小时以上的卷筒纸印刷机免税政策取消,2000年免税政策取消延期引起各厂家突击进口,大部分进口额发生在2001年,因此使2002年进口额大幅下降;二是卷筒纸报纸印刷机产销量比2001年增长了13.8%,表格印刷机产销量比2001年增长了157%,市场占有率有所增加三是卷筒纸报版印刷机的3个主要产品--小型塔式印报机、扩版印报机技术日臻成熟、质量也趋于稳定,对扩大版面、彩色印刷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设备采用机组式的灵活配置,较好地适应用户的需要,因此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另外,2001年采用无轴技术开发的两种中型印报机都实现了销售,也是中型卷筒纸报纸印刷机挡住进口的主打机型;四是生产卷筒纸报版印刷机的厂家由原来的3家增加到5家--北人集团公司、上海高斯、湖南印机、沈阳天民、浙江嘉路。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进口幅度也在下降,进口额由2001年的111台0.2803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 75台0.2284亿美元,下降了 18.5%。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进口下降的原因一是前几年进口120多条线,因为种种原因开工不足,还有一部分设备闲置;二是国内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的制造能力大幅提高,己有10多家企业批量生产,每年都有10多条线条线投入生产。另外,未列名印刷机进口额也有下降。单张纸平版印刷机进口量2002年比2001年增长140台,但进日额略有下降。其它设备进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印刷机械进口到中国最多的国家仍然是德国、日本、美国、法国,各占进口额的38%、32%、5%、4%,我国台湾在国内的销售量占9%。仅德国、日本两个国家就占进口额的70%,其实力之强可见一斑。中国印刷机械制造业虽然取得长足进展,但高档产品差距还相当大,尤其是单张纸多色胶印机、中大型印报机、商业卷筒纸印刷机、直接制版机、喷墨印刷机、数字印刷机、宽幅柔版印刷机等。克服这些差距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任何掉以轻心都可能使我国的印刷机械制造业难以克服落后的状态。
从以上观点分析,行业销售额年度统计数字仅占全行业的70%一75%,季度统计数字约占行业的60%~65%。今后应该扩大统计范围,使统计工作更好地为行业服务。同时,希望使用统计数字的企业和业内人士要考虑以上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1、中国包装网运营的信息资讯发布平台,在任何情况下,本网所发布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的建议,任何人和企业据此进行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网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